-
公开(公告)号:CN11723756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94043.3
申请日:2023-09-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体微观结构特征三维数字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SEM图像,并基于SEM图像构建土体微观结构的可视化三维模型;S2、利用Grasshopper平台对土体微观结构进行数字化处理,并结合土体微观结构参数对土体微观结构进行特征分析。本发明能够通过Grasshopper参数化平台利用逻辑编程语言进行二次开发,构建了土体微观结构分析方法,给出了土颗粒表面粗糙度、表面凹凸度、定向频率、孔隙数目、三维孔隙比及三维分形维数等土体微观结构参数的计算方法与流程,具有可视化程度、自动化程度和计算精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58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75976.2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IPC: G06F30/23 , E21B49/00 , G06T17/20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岩性深部巷道钻孔卸压参数分析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钻孔卸压的方案与参数设计依靠工程经验以及研究过程中忽略了分析不同岩性时钻孔卸压参数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导致研究成果的推广范围有限的问题;本发明实现钻孔卸压网格模型的建立方法,比较了摩尔‑库伦模型与应变软化模型在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时的差异,建立了钻孔卸压数值计算模型,在泥岩、粉砂岩、砂质泥岩三种不同岩性的情况下,分别研究巷道卸压钻孔在不同直径、间排距及长度时,巷道方向一定范围内围岩最大主应力、粘聚力、巷道直墙表面位移的变化,结合三项计算结果对钻孔卸压后围岩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得出在三种不同岩性的情况下钻孔卸压合理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046063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010645.2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软岩巷道预应力锚杆支护监测方法,涉及预应力锚杆支护监测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预应力锚杆支护存在不能对深部软岩巷道进行综合监测和日常监测,导致无法合理选择预应力锚杆支护参数,以及因监测人员的水平有限,导致监测效果不佳和准确度低的问题;本发明预应力锚杆承载体内外深部位移监测布置在巷道围岩易于失稳的关键部位,范围不小于巷道跨度的1.5倍,孔内测点数不少于四个,以便于提高监测的准确性,通过异常处理模块接收监测人员发现异常后通过智能终端提交的监测异常指令并对其进行异常处理并选取对应的技术人员进行对异常监测数据进行在线分析,以便于及时提出处理办法,组织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07273636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710545267.2
申请日:2017-07-06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Inventor: 吴德义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E21D20/0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部煤层巷道帮部软弱煤岩锚杆索支护合理性评价方法,支护合理性可以通过反映等速阶段变形速度系数值来评价。在确定不同区段煤岩承载力得到充分发挥时等速阶段变形速度合理取值基础上,工程中可以通过监测深部煤层巷道帮部锚杆锚固区、锚索锚固区以及锚固区外软弱煤岩变形随时间演化特征,分析不同区段等速阶段软弱煤岩变形速度系数并与合理值比较来评价锚杆、锚索支护参数的合理性,确定合理支护参数。在煤岩变形早期即可判别支护合理性并能及时进行支护参数调整,保证安全的基础上使支护成本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70912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436752.8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IPC: G06F30/20 , E21D20/00 , G01N3/04 , G01N3/0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深部软弱煤岩预应力锚杆压缩拱作用效果的方法,通过建立预应力锚杆作用下深部地应力软弱煤岩巷道围岩松动破碎及支护效果分析的数值计算模型,根据确定的预应力锚杆压缩拱厚度及压缩拱内煤岩粘结力c及内摩擦角Φ的增加值,将量化确定的一定厚度压缩拱植入计算模型并考虑压缩拱范围内煤岩粘结力c及内摩擦角Φ的增加,压缩拱内煤岩变形本构关系考虑为摩尔-库伦M-C准则,本发明涉及锚杆支护技术领域。该分析深部软弱煤岩预应力锚杆压缩拱作用效果的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将理论分析结合数值模拟分析锚杆支护效果,过程中存在预应力锚杆作用围岩松动破碎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实际存在出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07427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436734.X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深部软弱煤岩预应力锚杆压缩拱形成及演化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巷道重点部位钻孔,通过数值模拟初步确定深部软弱煤岩重点部位预应力锚杆压缩拱范围,钻孔内布置多点位移计六个左右测点。本发明通过在深部软岩巷道重点部位钻孔并根据预应力锚杆压缩拱厚度初步分析结果,钻孔中适当位置选择测点布置多点位移计固定装置,采用多点位移计测量各测点位移及其随时间演化,与多点位移计连接的数据分析仪分析并显示重点部位煤岩位移随距巷道表面距离变化曲线及其随时间演化,并根据曲线特征确定预应力锚杆压缩拱厚度及其随时间演化、预应力锚杆压缩拱有效形成及其随时间演化并予以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05937395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510601300.X
申请日:2015-09-14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大断面硬岩巷道综掘与炮掘联合快速高效掘进方法。如图1,在普氏系数f>10.0的硬岩巷道断面布置炮眼直径Φ40.0mm及装药直径Φ35.0mm的掏槽眼和辅助眼开挖s≈14.0m2槽腔。如图2,掏槽眼采用三级斜眼掏槽,逐级加深,倾角逐级加大,单位体积耗药量依据硬岩普氏系数、炮眼深度按图3量化确定。三级斜眼掏槽分别选择I、III、IV段毫秒延期雷管,辅助眼选择V段毫秒延期雷管,掏槽眼与辅助眼全断面一次起爆,总延时不超过130.0ms。爆破法形成槽腔后,综掘机在较大自由面作用下,选择合理刀齿参数快速扩展槽腔至设计断面并修整轮廓线。掏槽眼三级毫秒延期起爆以及较大炮眼直径使炮泥堵塞增长确保了岩石抛掷不损坏工作面后方综掘机,达到安全、高效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2219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67278.2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软岩巷道围岩非均匀破碎变形监测、支护方法,涉及巷道围岩支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使用测绘工具测量巷道的测量数据,测量数据包括巷道高度h1、巷道长度l1、巷道偏转角度a1、巷道宽度w1、巷道地表下深度h2、非均匀破碎围岩最大长度l2和最大高度h3,使用移动终端将测量数据输入计算单元,计算单元执行空间模拟程序生成空间模型,计算单元再根据测量数据执行取样分析程序计算出取样点位置p1,从取样点位置p1获取围岩样本,本发明通过分析围岩样本的力学性能参数,在支护点安装锚杆执行初次支护,开设帮部卸压钻孔及底板卸压槽,可以改善巷道直墙表面的位移距离和巷道深部的应力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654191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275664.8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辆移动加载的中小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方法,属于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时程响应获取;S2:时程响应预处理;S3:影响线识别;S4:承载能力评估。本发明利用单辆重车移动加载获取桥梁时程响应;然后采用变分模态分解剥离桥梁时程响应中的结构动力成分,再根据采样频率及车辆轴距构建桥梁影响线识别数学模型,从而剔除桥梁时程响应中的车辆多轴效应;并利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解得桥梁影响线的稳定解;然后通过在桥梁影响线上开展虚拟加载,重构桥梁虚拟静力响应,并采用传统校验系数法评价桥梁承载能力,有效提高了桥梁承载能力评估速率,避免了加载效率较高而导致桥梁结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634088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03833.4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影响线信息融合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属于桥梁损伤识别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D‑S证据理论融合多源影响线数据;S2:引入空间距离权重系数;S3:桥梁损伤识别。本发明基于D‑S证据理论进行多测点信息融合,可以有效地将多源影响线数据进行信息融合以此来进行桥梁损伤识别;在进行多测点信息融合时,引入空间距离权重系数可以较好地提高测点空间更近处的可靠度,进而提高桥梁损伤结果识别的可靠度与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