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9722709U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20174417.8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19/04 , E01D101/30 , E01D101/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限位高摩阻铅芯橡胶支座,包括:支座上钢板,所述支座上钢板的上表面四角处均焊接有上连接螺栓,所述支座上钢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两个上挡块,所述上挡块对称设置,所述两个上挡块之间留有容置空间,且上挡块均为圆弧形;支座下钢板,所述支座下钢板设置在所述支座上钢板下方,所述支座下钢板的下表面四角处均焊接有下连接螺栓,所述支座下钢板下表面设置有下档块,所述下挡块与所述上挡块位置相对应,所述支座下钢板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铅柱,所述铅柱的外壁围设有加筋钢板,所述加筋钢板的外壁围设有橡胶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方便,能够显著改善桥墩受力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28938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729133.3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生态型高强水泥混凝土路面压实成型方法,主要包含:步骤一,通过计算确定标准理论密度;步骤二,通过轴心抗压强度试验确定碾压的目标压实度;步骤三,通过拟合试件成型过程中的压力—位移关系曲线并积分,计算室内试件成型过程中所需的压实功;步骤四,通过单位密度变化压实功等效关系,计算路面现场碾压采用的压路机的吨位数;步骤五,通过现场混凝土试铺确定压路机碾压遍数;步骤六,摊铺碾压完成后,在路面表面喷涂环氧树脂强力胶保以及护剂。本发明的方法对生态型高强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全机械化摊铺碾压控制,可以确定量化的压实控制指标以及集成化的施工工艺,保证混凝土路面的高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18492184U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222308552.1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nventor: 陈为成 , 吴志刚 , 张玉斌 , 鲍世辉 , 徐良 , 桑伟宁 , 刘兵 , 李灿 , 柏培桃 , 武明利 , 王祥彪 , 王春红 , 牛京涛 , 任园 , 方肖立 , 张乐乐 , 韩明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广场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从下往上包括四层结构,分别为透水混凝土层、水泥稳定碎石层、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层和原状土层,所述透水混凝土层上设有透水间隙,在水泥稳定碎石层四周边缘设有矩形的碎石盲沟,相邻碎石盲沟交汇处设置集水井用于排水。利用透水混凝土层的透水特性,水可以直接渗透至水泥稳定碎石层,流入碎石盲沟,本时效性的透水混凝土层排水面积更广,四周只需要设置几个集水井即可,减少井盖的应用,碎石盲沟为暗排水,不会出现杂物聚集。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407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175376.0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有限公司 , 长安大学
IPC: C04B24/26 , C08F283/06 , C08F22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细集料为隧道洞渣的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分:聚乙二醇3.5‑5.0%、甲基丙烯酸6.1‑9.2%、丙烯酸5.5‑7.4%、过硫酸铵0.6‑1.1%、维生素C 0.5‑0.9%、氢氧化钠0.2‑0.4%、硫酸钠0.4‑0.8%、双氧水0.5‑0.8%、烯丙醇3.5‑6.0%、聚氧乙烯醚7.0‑11.4%、巯基乙酸2‑4%、对苯二酚1.5‑3.0%、吩噻嗪2.4‑4.2%、苯乙烯0.8‑1.5%,余量为去离子水。本发明还涉及前述外加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解决细集料为隧道洞渣的混凝土易离析崩塌和外观质量不佳等问题的同时,有效提升了混凝土的性能,促进了隧道洞渣等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简单实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40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175376.0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有限公司 , 长安大学
IPC: C04B24/26 , C08F283/06 , C08F22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细集料为隧道洞渣的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分:聚乙二醇3.5‑5.0%、甲基丙烯酸6.1‑9.2%、丙烯酸5.5‑7.4%、过硫酸铵0.6‑1.1%、维生素C 0.5‑0.9%、氢氧化钠0.2‑0.4%、硫酸钠0.4‑0.8%、双氧水0.5‑0.8%、烯丙醇3.5‑6.0%、聚氧乙烯醚7.0‑11.4%、巯基乙酸2‑4%、对苯二酚1.5‑3.0%、吩噻嗪2.4‑4.2%、苯乙烯0.8‑1.5%,余量为去离子水。本发明还涉及前述外加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解决细集料为隧道洞渣的混凝土易离析崩塌和外观质量不佳等问题的同时,有效提升了混凝土的性能,促进了隧道洞渣等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简单实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297571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510805963.3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岩填方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泥岩发育地区填筑路基时,在土基中设置汇水槽,在土基的表面铺设有不透水层,在不透水层上填筑泥岩层,在泥岩层上填筑封水调平层,在下路堤上填筑调平验收层,路床填筑改良土层。本发明采用“破碎机+推土机+羊足碾+分层振压+冲击补压”的组合压实方法,通过控制泥岩颗粒大小和均匀度,提升路基整体稳定性和强度,减少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避免了泥岩遇水软化、泥化现象;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使得改良土路床满足相关验收标准。实践证明,本发明在泥岩路基施工中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297571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05963.3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岩填方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泥岩发育地区填筑路基时,在土基中设置汇水槽,在土基的表面铺设有不透水层,在不透水层上填筑泥岩层,在泥岩层上填筑封水调平层,在下路堤上填筑调平验收层,路床填筑改良土层。本发明采用“破碎机+推土机+羊足碾+分层振压+冲击补压”的组合压实方法,通过控制泥岩颗粒大小和均匀度,提升路基整体稳定性和强度,减少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避免了泥岩遇水软化、泥化现象;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使得改良土路床满足相关验收标准。实践证明,本发明在泥岩路基施工中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835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39591.2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干法高黏度改性排水沥青混合料高黏改性剂掺量测试方法,1)对生产高黏沥青混合料用的原材料进行检测。2)拌合楼按照干法制备高黏沥青混合料,采用随机取样法取料。3)用高速剪切仪制备理想状态下的高黏改性沥青,而后用小型沥青混合料拌合机制备高黏沥青混合料。4)制备测试用试样。5)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技术对集料表面的沥青膜区域进行检测,获得集料表面沥青拉曼特征峰。6)采用共聚焦拉曼—AFM联动系统获得拉曼特征峰处的模量参数。7)对比模量参数的差异计算干法高黏沥青混合料中的高黏改性剂的实际掺量,本发明解决目前干法高黏沥青混合料无法精确评估高黏改性剂掺量和拌和均匀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0301139U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21807537.X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修复,提供了一种用于排水降噪路面的修复工装,包括压板,设于压板中部的通孔,穿设于与通孔的套管,开设于套管侧壁的排料口,滑动设于套管内的加料管,以及设于加料管侧壁的加料孔;排料口设有多件,多件排料口沿套管的长度方向分布;套管和加料管下端均为封闭端;加料管用以泵入填料。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排水降噪路面的修复工装及修复路面,其能够高效且标准化地对降噪排水路面进行多层修复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205259016U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20929579.X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泥岩填方路基结构。泥岩遇水易软化、崩解,直接利用泥岩作为填料,路基稳定性差。本实用新型在土基中构筑汇水槽;在土基的表面铺设有不透水层,在不透水层上依次构筑下路堤、上路堤、路床以及路面结构层;在路基两侧分别构筑粘土护坡。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路基,有效降低了基底中部地下水位,防止地下水或毛细水对上部路基的侵害;尽可能避免泥岩遇水软化、泥化现象,大大节省了材料和工期,提高了工程质量;就地取材,避免大量土方调运和弃土,降低工程造价;解决了泥岩路堤上直接填筑改良土路床压实度验收不合格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