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5624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15542.5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 成都华睿晶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避雷器状态监测装置及控制方法,能够实时感知避雷器在运行电压下的泄露电流、雷电流信号,及时发现避雷器的老化、受潮状态,以减少爆炸事故的发生,提升避雷器运行风险评估和故障排查效率,为输配电线路运行智能化、数据化提供信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5885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82029.2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架空地线防冻液喷洒技术领域,具体是喷洒机构、喷头调整方法、喷头喷速控制方法及除冰装置。本发明包括邻近地线除冰装置尾端布置的旋转环,旋转环的环体上设置有用于地线通过的缺口,且旋转环的内侧安装有用于喷洒防冻液的喷头;旋转环设置为与地线同轴分布且沿地线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三个,且每个旋转环均由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并均可独立的绕地线轴线回转调节,以分别调节喷头位于地线外周的相对位置,并且三个旋转环的所述缺口对齐的状态下,三个喷头绕地线轴线周向均布。本发明能够实现防冻液在架空地线上的均匀喷洒,大幅降低了防冻液的浪费,确保对地线起到良好的防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0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043495.4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H02G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缆除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输电线缆的旋转切削除冰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行走机构、辅助行走组件、无人机吊挂组件、夹持调心组件、旋转切削组件和第一摄像头,本申请可通过无人机吊挂的方式完成线缆挂载,作业方式更加灵活,通过辅助行走组件对线缆上初始位置的覆冰施加折弯力使覆冰掉落,实现线缆初始位置除冰的效果,通过夹持调心组件将线缆导向夹紧,使得线缆中心与旋转切削组件的运动中心重合,进而提高旋转切削精度,而且防止刀刃对线缆造成触碰损坏,利用旋转切削组件旋转切削冰层,保证覆冰完全去除,提高覆冰去除效果,通过第一摄像头对覆冰厚度进行实时识别,然后根据覆冰厚度进行动态调速,提高智能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51279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210529398.2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更换输电线路绝缘子的通用卡具,其包括用于设于同一绝缘子串不同绝缘子处的前定位抱箍和后定位抱箍,前定位抱箍和后定位抱箍间设有用于对前定位抱箍和后定位抱箍间的间距进行调整的回拉件;前定位抱箍和后定位抱箍均包括两个呈非闭合圆环形且相互配合的卡爪安装体装配形成的定位抱箍本体,所述两个卡爪安装体中的之一为主卡主安装体,所述两个卡爪安装体中的另一为副卡爪安装体,主卡爪安装体的一端通过铰接副与副卡爪安装体对应一端铰接,主卡爪安装体的另一端通过卡扣件与副卡爪安装体对应另一端可拆卸连接。通过上述构造,使得用于更换输电线路绝缘子的通用卡具更换绝缘子更加的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793507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823564.0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V20/13 , G06V20/17 , G06T3/4053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V10/7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山火检测方法及系统,应用于遥感影像智能处理技术领域。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山火检测方法包括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待检测数据;将待检测数据输入到预先训练的山火检测模型中,确定待检测数据的山火预测结果;其中山火检测模型基于包含山火信息的历史遥感影像数据集进行对抗性训练得到;根据山火预测结果,确定待检测数据中的潜在火点区域;根据潜在火点区域,确定待检测数据的山火检测结果。本发明克服了山火监督信息稀少的问题,并且还提高了山火检测模型在不同区域的泛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50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17065.3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7 , G06F16/21 , G06F16/2458 , G06F16/26 , G06F16/29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F18/2431 , G06N20/00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火点样本的山火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应用于机器学习技术领域。基于火点样本的山火预测方法包括采集待测区域的实时山火数据,实时山火数据包括待测区域处的实时气象数据、实时生态环境数据或实时人类活动数据中的多个;对实时山火数据进行特征工程处理,确定用于山火预测的实时数据特征;将实时数据特征输入到预先训练的山火预测模型中,基于山火预测模型输出实时数据预测结果,实时数据预测结果用于表示山火的发生概率和/或分类标签。本发明提高山火预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从而实现更加高效、准确和实时的山火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11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037628.7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缆除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自动挂拆的线缆除冰装置及除冰方法,包括机架、行走机构、除冰机构、联动机构、自锁机构和平衡机构,本申请可配合无人机进行上下线作业,作业方式更加灵活;通过自锁机构实现了吊挂过程的开锁进线以及除冰过程的防坠落保护;通过间距调节组件可将两个履带式除冰组件调整成八字型结构夹紧覆冰线缆,边行走边将线缆的覆冰碾压破碎,配合两个履带式除冰组件一端八字形的挤压作用,使覆冰快速从线缆上脱落;通过联动机构使行走机构与除冰机构可以共享履带式除冰组件的动力输出端的动力输出,节省了驱动装置的数量;通过平衡机构调整重心,行走过程中稳定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0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82025.4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架空地线除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线除冰装置。本发明包括底部形成有敞口状的过线通道的骨架和安装在骨架上的破冰机构,过线通道的上部形成仅供地线穿过的行走腔,过线通道的下部形成可供地线和覆冰进入的初始除冰腔;行走腔处安装有用于除冰装置在地线上移动的行走机构,骨架上还安装有夹紧机构和爬行机构,夹紧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夹板,爬行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夹板,两个第二夹板和两个第一夹板均对称分布在所述初始除冰腔所在通道的两侧,两个第二夹板之间以及两个第一夹板之间均形成敞口状的夹持区。本发明无需人工或借助其他破冰设备对地线起始段的覆冰进行处理,提升了除冰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33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82026.9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架空地线除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线锁扣组件及地线除冰装置。本发明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下部设置有可套设于地线外周的进线槽,进线槽的旁侧设置有U形锁扣,U形锁扣的U形底端通过水平转轴与外壳体形成回转配合,且所述水平转轴与U形锁扣的内腔槽长方向均沿进线槽的槽长方向布置;U形锁扣具有内腔与进线槽槽腔共用同一开口的初始状态,并由进入U形锁扣内腔的地线推动其转动形成U形锁扣内腔与进线槽槽腔十字相交的锁止状态,由锁止状态下的U形锁扣的内腔壁与进线槽的槽壁共同围合形成闭锁地线的闭锁腔。本发明结构布置合理,能通过无人机或吊装装置实现与地线的自动锁止和解锁,且无需供电单元提供电力支持,可靠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13740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38928.X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理宏 , 孟令 , 周飞飞 , 童贤德 , 丁思明 , 张乐 , 安旸 , 方小马 , 郭文博 , 王维坤 , 吴继伟 , 魏茂荣 , 蔡博文 , 寇奥永 , 何叶飞 , 朱昱龙 , 陈义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除冰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磁式振动除冰器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采集电缆垂度数据及环境数据,根据垂度数据判断当前的覆冰状况;S2、根据当前的覆冰状况确定振动的冲量及冲击次数,并获取振动除冰过程中及过程后的实时电缆垂度数据;所述冲量的大小通过直线电磁线圈加速装置调整;S3、根据振动除冰过程中及过程后的实时电缆垂度数据确定是否二次除冰,并在判断需要二次除冰时确定除冰振动的冲量及冲击次数。基于环境数据结合电缆的垂度数据进行综合判断,提高了对电缆状态判断的准确性,同时根据一次除冰过程的相关数据对二次除冰过程进行适应性调整,能够提高除冰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