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1169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62500.7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 G06F30/28 , G16C20/10 , G06F119/12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钢包吹氩模型预测管控方法、系统、工控机及可读存储介质,属于钢包吹氩技术领域,建立历史数据库,并对信息进行分类,形成钢包吹氩信息组;对每一组钢包吹氩信息组进行模拟分析,得到气‑液循环流动时各时间段的最佳流场,并匹配到钢包两支路的底吹流量;模拟出钢包两支路的底吹流量,形成底吹两支路流量二级数据库。结合本炉次实际条件,在二级数据库中对应找到模拟推荐的吹氩各时间段最佳流场所对应两块透气砖各自的底吹流量值,再通过动态修正,得到本炉次最佳流场下钢包吹氩在时间轴上的两支路流量控制曲线,实现对钢包吹氩的预测和管控。本发明提高了吹氩效率和效果、提高钢水质量、保证生产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417116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1120764.5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钢坯加工用步进上料机构,自左至右依次包括用于将钢坯理顺的理料机构、用于将钢坯依次提升的提升机构和用于将钢坯输送到加工工位的输送机构;工作时,将钢坯放置到储料槽中,并通过理料机构将钢坯整理呈平整的一层,提升机构将整理平整的钢坯不断的一一提升到输送机构出,并通过输送机构将钢坯输送到钢坯加工处进行加工,不需要人工参与将钢坯安装在航车吊钩处,降低劳动强度,效率高,同时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危险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479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36915.8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KR精准脱硫模型处理方法、机构、系统、脱硫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属于铁水预处理技术领域,从数据库中调取历史炉次原始数据信息;对历史炉次的原始数据信息进行数据预处理;基于硫元素质量守恒进行脱硫前后的平衡计算;执行KR法铁水预处理进程,匹配出脱硫工艺参数及脱硫剂加入量,开启搅拌头进行搅拌,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测定铁水包中的铁水及铁渣中的硫含量;根据脱硫剂加入量调整铁水包中的铁水及铁渣中的硫含量,并继续按照铁水预处理脱硫模型设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搅拌脱硫处理,达到目标硫含量要求后,执行后续工序。本发明提高了脱硫率及合格率、降低了脱硫剂成本、提高了预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1186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169268.1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C21C5/28 , G06Q10/10 , G06Q50/04 , G06F16/9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转炉炼钢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转炉加料预测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本次转炉加料的数据信息和本次转炉加料的音频化渣信息;从预建的二级数据库中推选出与本次转炉加料的数据信息相同或相近数据信息的加料时机的推荐值和加料方式;根据本次转炉加料的音频化渣信息对加料时机的推荐值进行修正;将二级数据库推选出的加料方式和修正后的加料时机作为本次转炉加料的预测值,并输出。本发明通过音频转化信息对转炉的加料时机进行修正,能够避免转炉出现喷溅与返干现象的发生,提高钢的质量和产量,防止引发安全事故,现了转炉的经济高效吹炼。
-
公开(公告)号:CN11820738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145011.2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铁水沟中消纳富铁赤泥的方法及加料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高炉出铁时,使用加料装置向支铁沟内流动的铁水中加入富铁赤泥;富铁赤泥和铁水进入铁水包,开始炼钢工序,进行KR铁水预处理。通过在渣铁分离后的支铁沟中利用耐材加料溜管加入富铁赤泥,在铁水流经支铁沟的过程中和铁水混合,并随铁水流入铁包,利用铁水自身的落差动能进一步冲混,利用铁水热量进行铁元素的还原回收,并在铁水转运过程中进一步混合、反应,提高Fe的回收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3365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043695.5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转炉出钢时合金配加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主要涉及转炉出钢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的方案会随着材料的改进,存在不可预测的变动数学公式的情况、初始数值实际使用时还需要由专业操作人员调整、使用合金材料不考虑资金成本的问题。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历史炉次的炉次信息和合金配加信息;采集当前炉次对应的炉次信息;实时采集合金价格;计算合金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包含炉次信息的合金加入量计算公式,获得第一合金加入量;统计合金获取模块,用于确定历史炉次信息对应的第二合金加入量;合金确定模块,用于将合金价格、第一合金加入量、第二合金加入量导入训练好的模型,获得合金加入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05239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11608.5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4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冶炼过程氧化铁皮厚度预测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包括:将冶炼过程划分为多个阶段,并为每个阶段构建氧化铁皮厚度预测模型,将氧化铁皮厚度预测模型保存至共享数据库;控制终端基于所处的阶段从所述共享数据库调取对应的氧化铁皮厚度预测模型,并利用对应的氧化铁皮厚度预测模型预测氧化铁皮厚度;根据所述氧化铁皮厚度与预设的标准厚度的差值生成厚度预警信息。能够实现在对热轧低碳型钢的冶炼过程中的全流程氧化铁皮厚度预测以及监控,及时对氧化铁皮进行处理,提升了热轧低碳型钢的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0316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11613.6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竖窑下料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竖窑均衡下料调控装置及控制方法,装置包括:在竖窑的不同高度的横截面中心位置上分别部署横向的调整板和纵向的调整板,“十”字形设置的横向的调整板和纵向的调整板将竖窑的下料空间分割为“田”字形四个区域;位于竖窑纵向、横向中心的调整板阻碍竖窑中心料柱下行,从而遏制竖窑中心下料快的漏斗效应;调整板的两端通过摆动驱动机构固定在竖窑壁上,且调整板在摆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自身轴向摆动以及上下倾斜;通过调整横向的调整板以及纵向的调整板的摆动角度来调整四个区域的面积比例,所述面积比例与下料速度比例直接相关。可以实现竖窑下料均匀,生产稳定顺行和产质量稳定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38512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568258.7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5/35 , G06F18/241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转炉高效吹炼的方法和装置,属于转炉炼钢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转炉熔池吹炼处理过程模型,对吹炼过程中熔池内钢水循环流动速度及运行轨迹进行模拟,获取钢水循环流动的速度矢量图;根据速度矢量图分析钢水在转炉熔池中的流场合理性及运行轨迹,获取最佳氧枪控制枪位高度和最佳转炉底吹流量;根据速度矢量图分析最佳氧枪控制枪位高度和最佳转炉底吹流量条件下钢水在转炉熔池中的流场合理性及运行轨迹,获取最佳加料时机和最佳批次重量;构建转炉高效吹炼模型,并进行模型训练,获取修正系数;利用修正系数进行转炉高效吹炼操作。本发明实现了转炉经济高效吹炼的目的,有效提高了金属收得率和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52263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48562.1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C21C7/00 , G06F119/08 , G06F119/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目标联动的LF精炼终点温度预测方法,主要涉及LF精炼终点温度预测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的方法终点温度预测不精准的问题。包括:确定连铸机与钢水炼制方式对应的若干组合;获取各个组合,周转包过程温降值与包况温降补偿值随时间变化的加合数据;将随时间变化的加合数据导入预设曲线方程,获得各个组合对应的第一曲线方程和第二曲线方程;获得预设温度值,根据预设温度值和第一曲线方程,确定LF精炼对应的当前温度;在当前时刻进入预设出站范围时,获取当前测温值,根据预设终点温度值、当前测温值、第二曲线方程与转包过程温降值与包况温降补偿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各个组合对应的补加热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