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8546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1810686855.2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锦鸿希电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江海 , 胡怡东 , 杨玲芝 , 刘林武 , 廖湘志 , 席雷 , 钟声标 , 吕锐 , 李恒斌 , 唐元军 , 杨毅 , 周雄慧 , 罗信伟 , 杜黎明 , 李小书 , 唐世亮 , 陈培哲 , 徐欣 , 裴文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维修管理方法,包括:通过输入设备录入轨道中各个部件的状态数据至总服务器;根据预先建立的作业人员信息与站点服务器的对应关系,将对应的维修工单分配至对应的站点服务器进行存储,使得对应站点的现场手持终端能从站点服务器下载所述对应的维修工单;在维修过程中,通过现场手持终端输入维修过程数据以将维修过程数据通过站点服务器传输至总服务器进行存储,实现轨道精细化维修管理。采用本发明的轨道维修管理方法能够对轨道维修的维修物料进行准确控制,同时,可对维修的全过程过程进行实时登记,实现轨道维修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轨道维修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8546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686855.2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锦鸿希电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江海 , 胡怡东 , 杨玲芝 , 刘林武 , 廖湘志 , 席雷 , 钟声标 , 吕锐 , 李恒斌 , 唐元军 , 杨毅 , 周雄慧 , 罗信伟 , 杜黎明 , 李小书 , 唐世亮 , 陈培哲 , 徐欣 , 裴文武
IPC: G06Q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维修管理方法,包括:通过输入设备录入轨道中各个部件的状态数据至总服务器;根据预先建立的作业人员信息与站点服务器的对应关系,将对应的维修工单分配至对应的站点服务器进行存储,使得对应站点的现场手持终端能从站点服务器下载所述对应的维修工单;在维修过程中,通过现场手持终端输入维修过程数据以将维修过程数据通过站点服务器传输至总服务器进行存储,实现轨道精细化维修管理。采用本发明的轨道维修管理方法能够对轨道维修的维修物料进行准确控制,同时,可对维修的全过程过程进行实时登记,实现轨道维修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轨道维修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5839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517112.9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成都明崛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怡东 , 席雷 , 曾明 , 杨玲芝 , 吕锐 , 罗信伟 , 杨坤山 , 廖湘志 , 刘林武 , 李军 , 谢炜强 , 唐元军 , 杨毅 , 周雄慧 , 李恒斌 , 李胜利 , 颜怡翥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巡检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轨道巡检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列车轨道的图像信息和位置信息;从所述图像信息中截取感兴趣区域图像;将所述感兴趣区域图像输入深度学习网络;在识别出所述感兴趣区域图像为异常时,向服务器和车辆终端监控设备发送所述感兴趣区域图像以及所述位置信息,实现轨道巡检。本发明采用智能识别轨道缺陷,提高轨道缺陷识别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28406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0207617.6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轨小半径曲线内轨的波磨波长和波深的估算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轨道小半径曲线内轨波磨的波长和波深估算模型;基于有限元及动力学仿真确定所述波长和波深估算模型的参数;分析小半径曲线内轨波磨波长和波深发展特性;基于小半径曲线钢轨振动频响特性计算及车辆通过激励分析和波磨主振频率分析,提出了轨道结构超谐振动导致波磨产生的理论。该发明能对曲线内轨波磨的产生和发展趋势进行预判,为维修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钢轨打磨或维保建议,从而降低时间、经济成本,提升曲线车辆运行的寿命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5706365U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20681736.5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成都明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3D图像识别的轨道感应板异物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检测小车车底的检测箱以及车内的中心处理终端和供电装置;通过供电装置为中心处理终端和检测箱供电,检测箱采集感应板数据并提供给中心处理终端,所述检测箱内设有工业相机、光源设备和速度编码器,所述工业相机和速度编码器均与中心处理终端连接,连续采集感应板表面的图片,并为中心处理终端提供感应板3D数据;所述中心处理终端为工业计算机,内置有高性能GPU,对检测箱内采集的数据进行三维建模。本实用新型能实时采集、识别出感应板表面的异物,快速高效,并以立体三维图像的方式呈现出来,更为直观。
-
公开(公告)号:CN309256656S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30495304.4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广东瑞铁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公铁两用轨道交通智能综合检测车。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隧道、接触网及轨道综合检测。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5.本外观设计产品的为使用时不容易看到或看不到的部位,省略左视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