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3687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370212.4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洞门的顶管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基坑中预留第一始发空间和第二始发空间,步骤二,在第二始发空间建立第一支撑件,并在第一始发空间的内壁和第一支撑件的一侧安装第一密封构件,以形成第一围护结构,步骤三,穿过第一围护结构,往第一主体结构内进行顶管施工,步骤四,顶管施工完毕后,拆除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一支撑件,步骤五,在第一始发空间建立第二支撑件,并在第二始发空间的内壁和第二支撑件的一侧安装第二密封构件,以形成第二围护结构,步骤六,穿过第二围护结构,往第二主体结构内进行顶管施工。本发明能在两个洞门的间距较小的情况下满足洞门施工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13904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95231.9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顶管管节整体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顶管管节的制作过程中,在各个顶管管节的管壁上预留若干贯通顶管管节两端的预应力孔洞,且各个顶管管节的预应力孔洞的位置一一对应;S2、利用制作得到的顶管管节,采用顶管施工的方式完成隧道的施工;S3、分别用预应力锚索穿过各个顶管管节中位置对应的预应力孔洞,各根预应力锚索的两端分别露出先施工的隧道的两端;S4、在隧道的两端同时张拉预应力锚索;S5、采用预应力先张拉法,最终将预应力锚索张拉到预应力设计控制值;S6、最后往预应力孔洞内浇筑混凝土。本发明能有效提高隧道结构的整体性,以抵抗后施工隧道施工过程产生的侧向力,尤其适用于左右隧道间距很小的顶管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63687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370212.4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洞门的顶管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基坑中预留第一始发空间和第二始发空间,步骤二,在第二始发空间建立第一支撑件,并在第一始发空间的内壁和第一支撑件的一侧安装第一密封构件,以形成第一围护结构,步骤三,穿过第一围护结构,往第一主体结构内进行顶管施工,步骤四,顶管施工完毕后,拆除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一支撑件,步骤五,在第一始发空间建立第二支撑件,并在第二始发空间的内壁和第二支撑件的一侧安装第二密封构件,以形成第二围护结构,步骤六,穿过第二围护结构,往第二主体结构内进行顶管施工。本发明能在两个洞门的间距较小的情况下满足洞门施工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21934192U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323522946.8
申请日:2023-12-23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盾构机系统及其渣土处理装置,在工作时,盾构机掘进过程中产生的渣土,尤其是富含金属元素的渣土通过输送机构输出,第一传送元件在传输渣土的过程中,通过位于第一传送元件的上方的磁铁吸附机构吸附去除渣土中的金属物质,去除金属物质的渣土进入到筛选机构中,由筛选机构对渣土进行筛选处理,从而将小于预设尺寸的渣土筛选出来,筛选出来的小于预设尺寸的渣土由回收机构进行回收处理,从而实现小于预设尺寸的渣土的再次利用。其中,由于金属物质在经过第一传送元件传输过程中及时地被吸附去除,从而能大大减小金属物质自身的腐蚀性或硬度对传输皮带、机械零件等造成腐蚀及磨伤,并能保证出渣效率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19826862U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20417168.7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管片的输送与拼装系统,包括: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单元和控制单元,输送单元设有两个,两个输送单元并列设置以用于输送管片,控制单元分别与两个输送单元电性连接,且控制单元能够用于控制两个输送单元的输送速度;及发射机构,位于输送单元的起始端,发射机构发射定位激光。在对管片进行输送时,先在管片上确定一个参照点,使发射机构发出的定位激光对准该参照点,随后启动两个输送单元以传输管片。当管片发生偏移时,参照点与定位激光错位,此时,通过控制单元单独改变一输送单元的输送速度,直至参照点与定位激光重新对准。可见,该系统能有效避免管片发生偏移,从而可确保每一管片在输送单元终止端时状态的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5298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37908.X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严东 , 丁建隆 , 刘智成 , 张志良 , 姜宝臣 , 王晖 , 林志元 , 吕剑英 , 黄辉 , 李阶智 , 赵驰 , 王杜鹃 , 郭青 , 桑晓光 , 梅俊 , 刘召刚 , 丁琳 , 杜志华 , 李现森 , 王东存 , 姚亮 , 徐韬 , 叶建新 , 钟长平 , 徐建国 , 陈树茂 , 谭佳 , 刘志勇 , 汤勇茂 , 郭永顺 , 赵剑雄 , 董艳萍
IPC: E21D9/06 , E21D9/14 , E21D11/00 , E02D29/00 , E21D9/00 , E21D9/02 , E21D11/38 , E21D11/10 , E21D21/00
Abstract: 一种厅台分离的双洞站台机械法分离岛式车站,包括上行盾构隧道和下行盾构隧道,上行盾构隧道和下行盾构隧道相对的一侧分别进行扩挖形成两个相同的扩挖站台空间,上行盾构隧道和下行盾构隧道的内部分别作为上行行车区域和下行行车区域,扩挖站台空间采用复合式衬砌修建;两个扩挖站台空间分别用于建设上行站台和下行站台,两者之间通过横通道进行连通形成站台层,站台层的上侧建造站厅层并设扶梯将站台层和站厅层进行连通;无需增加既有盾构隧道直径,只需要通过少量扩挖形成分离岛式车站,既能满足车站侧站台宽度及其它功能空间要求,又不增加区间隧道造价,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657592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731856.5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智成 , 丁建隆 , 王晖 , 严东 , 姜宝臣 , 张志良 , 林志元 , 吕剑英 , 黄辉 , 李阶智 , 赵驰 , 王杜鹃 , 郭青 , 桑晓光 , 梅俊 , 刘召刚 , 丁琳 , 杜志华 , 李现森 , 王东存 , 姚亮 , 徐韬 , 叶建新 , 钟长平 , 徐建国 , 陈树茂 , 谭佳 , 刘志勇 , 汤勇茂 , 郭永顺 , 赵剑雄 , 董艳萍
IPC: E21D9/06 , E02D29/00 , E21D9/00 , E21D11/00 , E21D9/14 , E21D9/02 , E21D11/08 , E21D11/10 , E21D11/38 , E2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械法厅台分离的多洞组合站台及其建造方法,包括两个盾构隧道,设为上行隧道、下行隧道,两者分别设于站台层两侧,并通过横通道分别与中部通道连通,站台层通过扶梯斜通道与站厅层连接,盾构隧道上方设有排热风道;本发明的站台层能减小暗挖工程量,降低了施工风险,基本不需要交通疏解、管线改迁,避免了车站主体施工对地面交通、地下管线、周边建筑的影响,减少了粉尘、振动、噪音等污染;两侧站台直接联通,站厅到站台客流路径唯一,目的明确,通视性好,使用舒适度高;本发明的站台层建造方法,与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区间盾构工法相结合,提高车站建设的机械化率,减小对地质条件、劳动力的依赖,减少对地面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53780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741817.3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智成 , 丁建隆 , 黄辉 , 王晖 , 张志良 , 林志元 , 叶建新 , 钟长平 , 李阶智 , 赵驰 , 徐建国 , 陈树茂 , 谭佳 , 刘志勇 , 汤勇茂 , 郭永顺 , 赵剑雄
IPC: E21D9/06 , E02D29/00 , E21D9/00 , E21D11/00 , E21D11/10 , E21D11/08 , E21D11/38 , E21D9/14 , E21D21/00 , E21D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洞一体化站台机械法侧式车站及建造方法,包括筒状盾构保留管片、初支结构、二次衬砌对车站主体进行搭建,形成三部分组合结构,实现盾构隧道与扩挖相结合的侧式车站空间形式,满足车站的工艺及使用功能,其采用机械化程度高的盾构法与机械化扩挖法相结合的建造方式,解决目前传统工法建造带有配线的大体量地铁车站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大、劳动力依赖程度高、安全质量控制难等诸多弊端,本发明的建造方法,施工简单可靠,对车站整体结构、位置及数据选取参考价值更高,通过该建造方法的车站,其稳定性及结构强度高,使用范围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6971794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015498.4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智成 , 丁建隆 , 严东 , 王晖 , 姜宝臣 , 张志良 , 林志元 , 吕剑英 , 黄辉 , 李阶智 , 赵驰 , 王杜鹃 , 郭青 , 卢全辉 , 王丹 , 黄志伟 , 桑晓光 , 梅俊 , 刘召刚 , 丁琳 , 杜志华 , 李现森 , 王东存 , 姚亮 , 徐韬 , 叶建新 , 钟长平 , 徐建国 , 陈树茂 , 谭佳 , 刘志勇 , 汤勇茂 , 郭永顺 , 赵剑雄 , 董艳萍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变直径盾构法的站台区间一体化侧式车站,包括下行明挖竖井和上行明挖竖井,所述下行明挖竖井与所述上行明挖竖井的地下一层分别设有下行车站站厅和上行车站站厅,所述下行车站站厅与所述上行车站站厅采用顶管通道连接,所述下行车站站厅通过下行线扶梯连接下行车站站台,所述上行车站站厅通过上行线扶梯连接上行车站站台,所述下行明挖竖井与所述上行明挖竖井通过暗挖通道分别连接下行大直径盾构站台隧道与上行大直径盾构站台隧道。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车站形式占地规模大、经济性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9169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736748.7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智成 , 丁建隆 , 姜宝臣 , 张志良 , 严东 , 王晖 , 林志元 , 吕剑英 , 黄辉 , 李阶智 , 赵驰 , 王杜鹃 , 郭青 , 桑晓光 , 梅俊 , 刘召刚 , 丁琳 , 杜志华 , 李现森 , 王东存 , 姚亮 , 徐韬 , 叶建新 , 钟长平 , 徐建国 , 陈树茂 , 谭佳 , 刘志勇 , 汤勇茂 , 郭永顺 , 赵剑雄 , 董艳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洞站台机械法分离岛式车站及其施工方法,其分离岛式车站所述分离岛式车站包括两条平行的纵向的盾构隧道,盾构隧道的外侧设为左右线行车区域,盾构隧道的内侧设为侧站台;两条盾构隧道间设有一条与盾构隧道平行设置的纵向通道,所述纵向通道用作站台设备房及站台,并通过扶梯斜通道与位于其上方的站厅层连接;所述纵向通道的两侧均通过多条小型横向通道连接盾构隧道;其中所述盾构隧道的内侧的侧站台与纵向通道的站台及横向通道形成站台层。本发明技术有效地满足车站工艺及功能,同时减小暗挖断面,降低了施工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