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5925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43205.1

    申请日:2024-01-11

    Abstract: 一种隧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顶管机沿平行于相邻的隧道的轴向设置,进行顶管作业;(S2)实时检测顶管机的前端的偏移量和偏移角度;(S3)根据检测到的顶管机的前端的偏移量和偏移角度计算得出顶进下一节管节后的偏移量;(S4)当顶进下一节管节后的偏移量大于顶进作业的限制标准,暂停顶管作业;(S5)在顶管机的前端和相邻的隧道之间打多个喷水的旋喷桩;(S6)调整顶管机的前端;(S7)继续进行顶管作业;(S8)循环依次实施步骤(S2)和步骤(S7)直至顶管作业完成;本发明在顶管机和相邻的隧道之间打多个喷水的旋喷桩,使顶管机周围的地质硬度趋于均匀,进而使顶管机可以轻松调整其前端的位置和朝向。

    一种管节的安装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8620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41877.9

    申请日:2024-01-11

    Abstract: 一种管节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第一插销插装于位于管节在第一方向上两侧的第一吊装孔内;(S2)将扁担吊具两侧的钢丝绳分别连接至管节两侧的第一插销;(S3)将管节竖直向上拉起,并将其移动至工作井的上方;(S4)将管节朝工作井的底部移动;(S5)将管节和顶管机对准位置;(S6)将管节放入顶管机中;(S7)将钢丝绳和第一插销拆除;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管节的厚度方向之间具有角度。本发明使扁担吊具并非依靠吊臂连接至管节,而是依靠钢丝绳连接至管节,从而减少扁担吊具的宽度,增大工作井和扁担之间的间隙,可以更容易地将管节运送至工作井的底部。

    一种双洞门的顶管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3687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370212.4

    申请日:2020-0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洞门的顶管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基坑中预留第一始发空间和第二始发空间,步骤二,在第二始发空间建立第一支撑件,并在第一始发空间的内壁和第一支撑件的一侧安装第一密封构件,以形成第一围护结构,步骤三,穿过第一围护结构,往第一主体结构内进行顶管施工,步骤四,顶管施工完毕后,拆除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一支撑件,步骤五,在第一始发空间建立第二支撑件,并在第二始发空间的内壁和第二支撑件的一侧安装第二密封构件,以形成第二围护结构,步骤六,穿过第二围护结构,往第二主体结构内进行顶管施工。本发明能在两个洞门的间距较小的情况下满足洞门施工的要求。

    一种双洞门的顶管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3687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370212.4

    申请日:2020-0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洞门的顶管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基坑中预留第一始发空间和第二始发空间,步骤二,在第二始发空间建立第一支撑件,并在第一始发空间的内壁和第一支撑件的一侧安装第一密封构件,以形成第一围护结构,步骤三,穿过第一围护结构,往第一主体结构内进行顶管施工,步骤四,顶管施工完毕后,拆除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一支撑件,步骤五,在第一始发空间建立第二支撑件,并在第二始发空间的内壁和第二支撑件的一侧安装第二密封构件,以形成第二围护结构,步骤六,穿过第二围护结构,往第二主体结构内进行顶管施工。本发明能在两个洞门的间距较小的情况下满足洞门施工的要求。

    一种提高顶管管节整体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3904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95231.9

    申请日:2018-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顶管管节整体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顶管管节的制作过程中,在各个顶管管节的管壁上预留若干贯通顶管管节两端的预应力孔洞,且各个顶管管节的预应力孔洞的位置一一对应;S2、利用制作得到的顶管管节,采用顶管施工的方式完成隧道的施工;S3、分别用预应力锚索穿过各个顶管管节中位置对应的预应力孔洞,各根预应力锚索的两端分别露出先施工的隧道的两端;S4、在隧道的两端同时张拉预应力锚索;S5、采用预应力先张拉法,最终将预应力锚索张拉到预应力设计控制值;S6、最后往预应力孔洞内浇筑混凝土。本发明能有效提高隧道结构的整体性,以抵抗后施工隧道施工过程产生的侧向力,尤其适用于左右隧道间距很小的顶管工程。

    盾构机磨损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5229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508109.2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机磨损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在盾构机掘进的过程中,利用磁性机构将金属物质从排渣中分离出来。当盾构机掘进T时间后,对分离的金属物质进行磨损成分检测,并根据磨损成分检测的结果判断盾构机的磨损部位。本发明在盾构机掘进的过程中,利用磁性机构将金属物质从排渣中分离并进行磨损成分检测,进而根据磨损成分的检测结果判断盾构机的磨损部位,从而不需要人工进仓检查,提高了盾构机磨损检测的安全性,且当需要检测盾构机的磨损部位时,只需利用磁性机构将金属物质从排渣中分离并进行磨损成分检测即可,不需要停止盾构机掘进,进而提高了盾构机掘进的效率,操作简单方便。

    地铁施工行为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267014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84117.5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铁施工行为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对地铁保护区进行采集得到的目标图像集合,目标图像集合包括地铁保护区中各个区域对应的目标图像,目标图像集合包括多个目标图像;分别对目标图像进行施工辅助物体识别,识别得到目标图像中的目标辅助物体;确定各个目标辅助物体对应的施工辅助类型,基于施工辅助类型确定辅助特征提取模型;将目标图像输入到辅助特征提取模型中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目标辅助物体对应的物体提取特征;将目标图像集合中各个目标图像对应的物体提取特征进行组合,得到提取特征集合;基于提取特征集合识别得到地铁保护区对应的目标施工行为。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地铁保护区巡查的效率。

    盾构机始发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0308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912442.3

    申请日:2021-0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机始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盾构始发井准备工作;将多模盾构机的刀盘推进入密封装置内,密封装置与多模盾构机的机壳完全密贴;选择与当前掘进模式相对应的填充物对多模盾构机的密封舱进行回填;多模盾构机掘进施工时,在密封舱内逐渐建立压力,直到多模盾构机穿越洞门并建立盾构压力平衡状态;多模盾构机在进入端头土体后,根据端头土体地质情况将多模盾构机切换至相适应的掘进模式。上述盾构始发方法可以避免多模盾构机通过时由于密封舱空舱造成端头地层渣土涌入密封舱发生涌水、涌砂造成坍塌的风险,同时通过多模盾构机的掘进模式切换,并对不同模式回填不同的填充物,可以适用各种复合地层以及多种施工情况的始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