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0432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266430.2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徐州弘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部巷道掘进矿山地震波监测及超前应力快速探测的方法,涉及深部矿井开采动力灾害监测的领域,适用于煤矿深部开采下巷道掘进迎头超前应力及周边应力的快速探测。首先在工作面进风巷、联络巷、工作面切眼以及正在掘进的巷道后方布置震动信号传感器,对巷道掘进迎头超前及周边区域形成覆盖监测,然后根据监测区域内应力大小与收集到的震动波纵波速度大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通过层析成像法反演震动波纵波波速情况得到该区域内应力分布状态,以便准确地分析、总结巷道掘进期间掘进迎头超前应力的分布规律,划分冲击危险区域,确定冲击危险等级,从而及时、有效地制定针对性的卸压解危措施,确保巷道安全掘进。
-
公开(公告)号:CN114704329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0266430.2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徐州弘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部巷道掘进矿山地震波监测及超前应力快速探测的方法,涉及深部矿井开采动力灾害监测的领域,适用于煤矿深部开采下巷道掘进迎头超前应力及周边应力的快速探测。首先在工作面进风巷、联络巷、工作面切眼以及正在掘进的巷道后方布置震动信号传感器,对巷道掘进迎头超前及周边区域形成覆盖监测,然后根据监测区域内应力大小与收集到的震动波纵波速度大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通过层析成像法反演震动波纵波波速情况得到该区域内应力分布状态,以便准确地分析、总结巷道掘进期间掘进迎头超前应力的分布规律,划分冲击危险区域,确定冲击危险等级,从而及时、有效地制定针对性的卸压解危措施,确保巷道安全掘进。
-
公开(公告)号:CN216588732U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22934398.4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徐州弘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煤矿灾害监测预警装置,包括两块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中空结构设置,两块所述固定板的内壁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为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插设于矩形开口内,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表面设有锁紧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带动支撑杆向下移动,使支撑杆推动导电块接通第一触块、第二触块、蓄电池与警示灯之间的电路,从而使警示灯提醒工人矿道发生塌落,以便工人能够及时逃生。
-
公开(公告)号:CN216841739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22932683.2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徐州弘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煤矿开采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横箱和护板,所述护板有两个并中心对称设置,且护板为C型,每个所述护板一对称均设有定位机构,所述横箱位于两个护板之间,且横箱内部两端均滑动有条形板并均水平设置,两个所述护板上横边对立的两端分别穿过横箱一对称侧面并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条形板远离的两侧,且横箱内部一对称侧面两端均设有用于限位条形板的第一限位机构,所述横箱内部滑动有滑块,且横箱内部水平转动有丝杆,所述丝杆通过螺纹连接于滑块内部,且横箱内部设有用于限位丝杆转动的第二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可对两个护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669634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34909.6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解嘉豪 , 曹安业 , 郝英豪 , 彭雨杰 , 韩刚 , 郭文豪 , 苏士杰 , 吕国伟 , 霍永金 , 郝琪 , 赵乾 , 刘耀琪 , 郝晓琦 , 赵卫卫 , 曹京龙 , 王常彬
IPC: E21C41/18
Abstract: 一种冲击地压矿井煤层群协同开采布置方法,采集矿井煤层分布特征,基于煤层分布特征,确定煤层群各煤层开采顺序;根据各煤层开采条件,确定各煤层工作面布置的区段煤柱宽度和工作面尺寸范围;根据开采区域煤层及其顶底板物理力学参数,建立煤层群开采卸压保护范围模拟模型,确定不同参数下煤层群卸压保护范围变化趋势;根据煤层群卸压保护范围变化趋势确定开采区域煤层卸压保护范围,确定各煤层具体布置的工作面尺寸;根据矿井实际条件及采掘接续原则,确定煤层群各煤层工作面接续顺序。本发明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被保护层的卸压区域,有效降低煤层群开采冲击地压危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7852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512693.6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陕西长武亭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84 , G06N20/10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N3/006 , G06N3/126 , G06T17/05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数值仿真和深度学习的巷道围岩稳定性评估方法,获取实际地质环境下的地层岩石实际参数;根据煤矿井下巷道附近的钻孔柱状图及实验确定的地层岩石参数建立二维地质模型;改变影响因素,并记录改变影响因素后巷道帮部形变量、加速度值及是否发生明显破坏情况,然后,将所提取的影响因素与巷道围岩动态响应特征作为标签,再将两者进行组合得到数据集,最后将所得到的多组数据集形成数据库;将数据集按照设定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并将训练集输入PSO‑BP神经网络和GA‑SVM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深度学习,得到基于数值模拟和深度学习的初步巷道围岩稳定性评价模型,随后利用验证集对初步巷道围岩稳定性评价模型进行调整验证,得到优化后的巷道围岩稳定性评价模型;进行稳定性评估。该方法能对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854805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44251.4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彬州城投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采空区下孤岛工作面顶板结构弱化方法,先确定工作面顶板上方坚硬岩层及其所处位置,并根据其位置确定层位类型;若存在高位顶板岩层,则判断是否进行高位顶板岩层弱化,并采用高位顶板岩层弱化方案进行弱化;若存在中位顶板岩层,则判断是否进行中位顶板岩层弱化,并采用中位顶板岩层弱化方案进行弱化;若存在低位顶板岩层,则判断是否进行低位顶板岩层弱化,并采用低位顶板弱化方案进行弱化。这种方式能大幅降低孤岛工作面上覆坚硬顶板强度,降低孤岛工作面受采空区影响的侧向支承压力,减弱顶板活动对工作面及巷道的动载扰动,从而大大降低孤岛工作面回采期间发生冲击危险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7852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12693.6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陕西长武亭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84 , G06N20/10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N3/006 , G06N3/126 , G06T17/05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数值仿真和深度学习的巷道围岩稳定性评估方法,获取实际地质环境下的地层岩石实际参数;根据煤矿井下巷道附近的钻孔柱状图及实验确定的地层岩石参数建立二维地质模型;改变影响因素,并记录改变影响因素后巷道帮部形变量、加速度值及是否发生明显破坏情况,然后,将所提取的影响因素与巷道围岩动态响应特征作为标签,再将两者进行组合得到数据集,最后将所得到的多组数据集形成数据库;将数据集按照设定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并将训练集输入PSO‑BP神经网络和GA‑SVM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深度学习,得到基于数值模拟和深度学习的初步巷道围岩稳定性评价模型,随后利用验证集对初步巷道围岩稳定性评价模型进行调整验证,得到优化后的巷道围岩稳定性评价模型;进行稳定性评估。该方法能对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689434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916374.7
申请日:2023-07-24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8/243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托顶煤巷道顶板围岩结构的分类方法,先根据待分类托顶煤巷道的顶煤厚度与锚杆及锚索间的支护形式,对托顶煤巷道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分类后的结果,将不同分类巷道的顶板锚固结构分为叠加梁‑拱型、组合梁‑拱型和组合拱三种类型,且设定厚煤梁的梁‑拱转换临界值,并将顶煤厚度与该临界值进行比较,根据不同顶煤厚度再进一步划分顶板结构力学模型,最后将确定的顶板结构力学模型进行网格化处理,得出当前顶板结构的极限承载强度。本发明能根据托顶煤巷道顶煤的厚度变化,对顶板结构进行分类,并确定分类后每种类型的顶板结构力学模型,从而有效提高对不同顶煤厚度的托顶煤巷道顶板结构进行力学分析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9709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66897.8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Q10/0639 , E21F15/00 , G06F16/2458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类矿震要素判定的采空区填充效果检验方法,包括:获取未填充采空区的矿震要素,将所述未填充采空区的矿震要素作为初始指标;基于所述初始指标预设采空区填充效果检验级别评估阈值,并对各级评估阈值区间进行权重赋值;获取已填充采空区待测区域的矿震要素指标,基于所述待测区域的矿震要素指标,结合所述各级评估阈值的权重,评判采空区填充效果。本发明实现了对采空区填充效果检验的无损探测,保证了采空区填充效果检验的实时性、持续性和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