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64433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446927.8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扩增鳞翅目昆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cytochrome c oxidase I,COI)基因序列的引物对,其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采用本发明的扩增引物,可以有效地扩增出多种鳞翅目物种的COI基因,对鳞翅目中重大农林业害虫进行大规模的遗传背景分析,准确鉴定某些难于鉴别的近缘物种,为我国鳞翅目昆虫的种类鉴定、系统发育、种群遗传结构、群口演化历史和地理种群鉴别提供了重要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05002296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525069.0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6 , C12Q1/6888 , C12Q2600/16 , C12Q2537/1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快速鉴定3种入侵斑潜蝇的特异性引物、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所述的特异性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采用本发明的扩增引物,能准确而快速地鉴别3种入侵斑潜蝇,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本发明为3种斑潜蝇的快速鉴定及检疫检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12718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39126.2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Q1/6869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区分蓟马科微小昆虫的简并引物、试剂盒及其应用。本发明设计了鉴定蓟马科微小昆虫的引物,并开发了基于常规PCR的分子鉴定技术。通过试验证明:本发明的基于常规PCR的分子鉴定技术可以实现对蓟马科微小昆虫的种类鉴定,具有特异性强、准确性高、成本低、操作简单、耗时短的优点,不仅解决了蓟马科微小昆虫的种类鉴定问题,也为蓟马科害虫的疫情监测、分布及为害现状以及其后续的田间治理提供了技术和理论指导。同时,对有效预防其进一步的扩散和为害,保护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促进我国经济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600633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10580.9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芹收获实验平台,属于农业收获设备技术领域,结构上由由移动支撑框架、分禾模块、切割模块和旋转送料模块组成,移动支撑框架实现水芹收获实验平台的移动;左分禾板、右分禾板将待收割的水芹进行扶持;电机驱动上连接轴带动中心旋转体及扇叶旋转,对待收割的水芹进行拨禾,同时,割刀通过割刀驱动电机做直线往复运动将水芹茎秆根部割断,旋转送料模块将割断的水芹向后输送,割断的水芹在离心力和重力作用下倾倒在底部挡板上,完成水芹收获。本发明结构新颖,工作原理清晰,弥补了传统水芹收获机构在其设计和研发的过程中,缺少探寻其合适结构和工作参数的实验平台的不足,实现了不同结构与工作参数下的水芹收获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164246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610273.3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01K67/033 , A01M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叶斑潜蝇卵的收集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收集管,所述所述收集管侧面以黑布包裹,一开口端设有营养液且不密封,另一开口端设有三叶斑潜蝇产卵刺激物。还公开了利用上述收集装置收集蝇卵的方法,具体为:(1)在收集管一端通过石蜡薄膜设置葡萄糖溶液,(2)投放成虫,(3)在收集管另一端通过纱布设置蜂蜜水,(4)用一层黑布裹住收集管侧面,使得玻璃管仅两端口透光。本发明不仅可以定点收集三叶斑潜蝇卵,而且显著提高了卵的收集效率,为田间防治三叶斑潜蝇提供了新思路,采用自制玻璃管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高效迅速的人工收集卵,提高防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42468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610273.3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01K67/033 , A01M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叶斑潜蝇卵的收集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收集管,所述所述收集管侧面以黑布包裹,一开口端设有营养液且不密封,另一开口端设有三叶斑潜蝇产卵刺激物。还公开了利用上述收集装置收集蝇卵的方法,具体为:(1)在收集管一端通过石蜡薄膜设置葡萄糖溶液,(2)投放成虫,(3)在收集管另一端通过纱布设置蜂蜜水,(4)用一层黑布裹住收集管侧面,使得玻璃管仅两端口透光。本发明不仅可以定点收集三叶斑潜蝇卵,而且显著提高了卵的收集效率,为田间防治三叶斑潜蝇提供了新思路,采用自制玻璃管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高效迅速的人工收集卵,提高防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222117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45355.1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斑潜蝇及烟粉虱的农药制剂,属于农药制备技术领域。一种含有螺虫乙酯的防治斑潜蝇和烟粉虱的农药制剂,其有效成分为螺虫乙酯和灭蝇胺,螺虫乙酯占所述农药制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5.0—30.0%,灭蝇胺占所述农药制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5.0—30.0%,其余为辅剂。所述农药制剂为水乳剂或悬浮剂。本发明用主剂与辅剂制成水乳剂或悬浮剂,对害虫高效、杀灭彻底,药剂对环境污染少,生产成本低,适合于斑潜蝇和烟粉虱的化学防治。
-
-
公开(公告)号:CN11445114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209180.9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仿形剪切托举式西甜瓜智能采摘机器人,属于农业机械领域,结构上由轮式移动模块、旋转模块、第一移动模块、第二移动模块和末端执行器组成,轮式移动模块用于实现机器人整体的支撑与移动,旋转模块、第一移动模块和第二移动模块用于实现末端执行器的支撑与移动,末端执行器用于实现西甜瓜的采摘,本发明结构新颖,工作原理清晰,解决了现有西甜瓜人工采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3141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57481.4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01K67/033 , A23K10/30 , A23K50/9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大豆叶片离体饲养豆天蛾的方法,将新鲜带着茎的大豆叶片插在湿润的花泥上,每个饲养容器内共放入4‑5株大豆叶片,同时确保大豆叶片上不要有水滴;单个饲养容器内,将10‑15粒乳白色的豆天蛾卵黏在双面胶上,双面胶另一面贴于大豆叶片背面,使得豆天蛾卵接在大豆叶片背面;将老熟幼虫放置于装有灭菌土壤的化蛹容器中;每个化蛹容器中放置8‑10头老熟幼虫,将老熟幼虫置于土壤表面,使其自然入土壤;用黑布盖住化蛹容器,且置于温室中;每个化蛹容器内放置8‑10头蛹,并在蛹旁共放置3‑4根木棍或3‑4个面纸团,以利于豆天蛾羽化时成功展翅。采用本发明的离体饲养技术,可以较好地饲养豆天蛾到老熟幼虫,并能正常的化蛹和羽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