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水稻粒型和外观品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2265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84132.3

    申请日:2021-09-1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水稻粒型和外观品质的方法。本发明具体地公开了一种使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现有优良粳稻的SLG7基因启动子区创制新的等位变异,灵活调控水稻粒型的方法,并公开了编辑靶位点T3及获得的三种新等位变异体。实验证明,与野生型相比,这三种突变类型均引起SLG7基因表达量增加并使得水稻籽粒变长,同时降低垩白,使外观品质显著改善。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免去杂交选育的工作,大大缩短长粒粳稻品种选育的周期,快速获得不同粒型的粳稻材料,进而满足消费者对稻米籽粒外观的不同要求。可为现有的高产粳稻品种提供一种高效的改善粒型和外观品质的方法,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

    一种鉴定CC染色体组野生稻的PCR引物及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3122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725242.X

    申请日:2019-08-07

    申请人: 扬州大学

    IPC分类号: C12Q1/6895 C12N15/11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CC染色体组野生稻的鉴定引物和CC染色体组野生稻的鉴定方法。本发明所述鉴定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所述鉴定方法是:采集待鉴定水稻根尖和叶片,提取叶片总DNA;以根尖鉴定染色体数;以鉴定染色体数目为24条的待鉴定水稻的样品叶片总DNA为模板,利用序列如SEQ ID No.5和SEQ ID No.6的引物组合对待测样品进行PCR扩增;PCR反应结束后对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在317bp处出现特异性扩增条带的样品即为CC染色体组野生稻的阳性判定结果。本发明的方法结果稳定、操作简单、高效而且成本低。

    一种特异识别栽培稻第9号染色体整条短臂的寡核苷酸文库及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99849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710442531.X

    申请日:2017-06-13

    申请人: 扬州大学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异识别栽培稻第9号染色体整条短臂的寡核苷酸文库及识别的方法。所述寡核苷酸文库,由SEQ ID NO.1‑2258所示的共2258条寡核苷酸组成。本发明还开了特异识别栽培稻第9号染色体整条短臂的方法,是先用所述的特异寡核苷酸文库制备获得带有荧光标记的特异寡核苷酸探针共2258个,再利用这些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根据荧光信号识别栽培稻第9号染色体整条短臂。利用本发明的整条染色体臂的涂染探针,可以识别水稻第9号染色体整条短臂,可以用其分析和研究染色体的重组、畸变和同源基因,也可以研究不同物种来源的染色体之间的进化关系。

    红莲型杂交粳稻选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47095A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810196356.1

    申请日:2008-09-05

    申请人: 扬州大学

    IPC分类号: A01H1/04 A01H1/02

    摘要: 红莲型杂交粳稻选育方法属于生物和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的应用技术,适用于三系法粳稻杂种优势利用。所说的红莲型杂交粳稻选育方法是:将籼稻红莲型不育细胞质导入粳稻品种,转育红莲型粳稻不育系,并利用红莲型粳稻不育系测交筛选或杂交选育红莲型粳稻恢复系,再利用红莲型粳稻不育系与红莲型粳稻恢复系选配红莲型杂交粳稻。本发明通过选育红莲型粳稻不育系及其相应的恢复系,培育红莲型杂交粳稻,解决了目前生产上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不育性不够稳定及细胞质单一的问题,实现红莲型粳三系配套。

    植物株高和籽粒大小相关的OsTAL基因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988157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45282.3

    申请日:2015-06-19

    申请人: 扬州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株高和籽粒大小相关的OsTAL基因及其应用。该蛋白是具有序列表中SEQ ID No:2氨基酸残基序列的蛋白质,或者是将SEQ ID No:2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或添加且具有与SEQ ID No:2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相同活性的由SEQ ID No:2衍生的蛋白质。在植物中过表达该基因时,转基因植株表现出更强的生长势,包括成熟期株高增加、百粒重增加。根据本发明,可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转基因植物,调节株型和百粒重等农艺性状,因而可很好地应用于作物品种的改良。

    提高水稻智能不育系繁种产量的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29935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69239.5

    申请日:2014-12-12

    申请人: 扬州大学

    IPC分类号: A01H1/04

    摘要: 提高水稻智能不育系繁种产量的新方法,1)将EPSPS基因的显性突变基因与水稻隐性雄性核不育基因的育性恢复基因、花粉失活基因和使水稻对另一类除草剂敏感的基因构建在载体的同一T-DNA区成为连锁基因,然后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技术将其导入相应的不育系中成为智能不育系;2)让该智能不育系自交,利用该群体繁殖智能不育系的过程中,喷撒除草剂草甘膦就可以将不育株去除,获得一致的可育株群体,从而使得智能不育系的繁种产量较不施用除草剂草甘膦时要提高一倍,也较通过色选的方法进行不育与可育籽粒的筛选准确、可靠,而且使用方便。

    一种抗黑条矮缩病水稻的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8975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07942.4

    申请日:2013-10-25

    申请人: 扬州大学

    IPC分类号: C12N15/84 A01H5/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抗黑条矮缩病水稻的培育方法,通过构建含有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基因组S7部分片段的RNAi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方法将目的片断导入水稻的胚性愈伤组织,通过潮霉素抗性筛选、分化,获得再生转基因植株,并通过对经接虫传毒试验的转基因植株中病毒基因的表达分析表明,转基因水稻植株中病毒基因的表达明显降低。该方法利用RNAi技术,可培育出对黑条矮缩病表现抗性的水稻转基因株系,从根本上解决水稻黑条矮缩病缺少抗源的问题,显著增强水稻对该病的抗性,提高经济效益。

    OsSPMS2基因在提高水稻产量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1013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40563.0

    申请日:2024-08-20

    申请人: 扬州大学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OsSPMS2基因在提高水稻产量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靶向编辑水稻OsSPMS2基因中如SEQ ID NO.3所示的靶位点序列,获得日本晴背景中OsSPMS2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8或SEQ ID NO.9所示的水稻突变体,以及苏垦118背景中OsSPMS2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0或SEQ ID NO.11所示的水稻突变体,有效实现水稻粒重和产量的增加。本发明在提高水稻粒重和产量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