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7701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54774.5
申请日:2024-04-16
申请人: 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毫米波雷达点云目标的尺寸显示方法,包括:获取毫米波雷达探测到的点云目标的目标原始尺寸,预设本车处于高速行驶状态时的目标初始显示尺寸为第一初始显示尺寸处于中低速行驶状态时的目标初始显示尺寸为第二初始显示尺寸,当本车处于低速行驶状态并且点云目标的行驶方向与本车行驶方向的夹角大于预设阈值时,对该点云目标的目标原始尺寸进行修正,通过将目标原始尺寸与对应的初始显示尺寸进行卡尔曼滤波处理,获取目标显示尺寸。发明通过设置不同的目标初始显示尺寸及卡尔曼滤波,从而输出每一帧目标的真实显示尺寸。同时,通过引入目标行驶方向与本本车行驶方向的夹角,辅助提升了目标显示尺寸的正确性与合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05165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1097444.8
申请日:2021-09-18
申请人: 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S13/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内生命体遗留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雷达中频信号数据;对雷达中频信号数据进行距离维的傅里叶变换,得到距离维FFT数据并累积存储;对距离维FFT数据进行速度维的傅里叶变换,得到速度维FFT数据并累积存储;根据累积生成距离‑时间图谱和速度‑时间图谱;根据累积得到的距离‑时间图谱和速度‑时间图谱,分别与标定的车内空环境数据进行比较,判断车内是否为空环境;基于累积得到的距离‑时间图谱和速度‑时间图谱、标定的车内空环境数据进行车内生命体检测,得到生命体检测结果;对接下来的每一帧雷达中频信号数据进行滑窗处理;本发明在车辆驻停时能够及时发现生命体被困车内的危险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80889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14907.7
申请日:2023-12-26
申请人: 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申请关于基于摄像头的自动驾驶车载传感器标定系统及方法,涉及自动驾驶车载传感器标定方法。该系统包括摄像机设备、待标定传感器、至少两个车辆位姿标识物、至少一个传感器标识物以及控制器;控制器与摄像机设备通信连接;待标定传感器、至少两个车辆位姿标识物以及至少一个传感器标识物用于贴附在以预设位姿设置的目标车辆上,摄像机设备与目标车辆相距预设距离;传感器标识物贴附在待标定传感器上。基于高分辨率摄像头与车体表面的标识物对本车姿态与传感器相对于本车的位置与姿态进行标定,并确定传感器相对于本车的位置与姿态,大量减少了手动量测,因此可以大幅度减少量测误差,并且缩短标定过程准备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78929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68139.6
申请日:2023-12-20
申请人: 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V40/20 , G06V10/764 , G06V10/30 , G06V10/40 , G06F18/2131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时频累积图的舱内手势识别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包括基于毫米波雷达发送探测信号并接收反馈信号;基于探测信号以及反馈信号确定中频信号;对中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二维累积图;进行去除静目标干扰处理,保留动目标;基于二维累积图得到目标质心的角度信息;基于二维累积图得到信号的动态阈值,提取二维累积图中信号高于动态阈值的动目标信息;定义动目标不同类别手势动作,根据动目标信息获取每帧动目标的凝聚质心,根据凝聚质心得的凝聚质心曲线;对不同类别手势动作的多组凝聚质心曲线提取特征,根据特征和对应类别手势动作训练分类器,利用分类器对不同类别手势动作的特征进行分类。本发明能够快速进行手势动作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778929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67139.4
申请日:2023-12-20
申请人: 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V40/20 , G06V10/764 , G06V10/30 , G06T7/73 , G06T7/20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正对场景点云的舱内手势识别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包括获取目标手势当前帧点云数据;进行假目标去除;进行点迹凝聚,获取前手势动点;对当前帧的手势动点进行坐标变换处理,将所述目标手势的坐标从雷达坐标系转换到与手势正前方对齐的新坐标系,得到坐标转换后的当前帧手势动点;进行关联状态判断,得到航迹信息;提取所述航迹信息的特征,根据所述特征和对应类别手势动作训练分类器,利用所述分类器对不同类别手势动作的特征进行分类。本发明消除了环境干扰,提高了识别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8889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53109.8
申请日:2023-12-19
申请人: 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20/70 , G06V20/40 , G06N3/09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毫米波雷达点云分类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包括获取毫米波雷达点云公开数据集和毫米波雷达点云私人数据集;提取公共特征数据集后预处理;将公开数据集输入到深度学习网络进行模型预训练,得到深度学习模型;对私人数据集进行数据标注,使预处理后公共特征数据集与公开数据集一致;按照预定比例将标注后的私人数据集进行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通过训练集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网络参数的微调;利用微调后的深度学习模型在验证集上进行精度验证,若验证精度大于阈值,则测试微调后的深度学习模型在测试集上的测试精度;反之,继续进行深度学习模型的微调。本发明实现对毫米波雷达探测到的动目标的分类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703146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25211.5
申请日:2023-07-25
申请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舱内运动活体与动目标干扰区分方法,包括:获取距离‑慢时间数据矩阵,对距离‑慢时间数据矩阵进行预检测获取动目标集合;对距离‑慢时间矩阵进行取模操作获取幅度矩阵,沿慢时间方向对幅度矩阵求取均值,得到幅度均值数据,将其按列重复N次得到无脉冲影响的幅度矩阵;沿慢时间维度对无脉冲影响的幅度矩阵作傅里叶变换到频域得到幅度频率矩阵;将幅度频率矩阵和幅度矩阵取模相乘得到动目标检测矩阵;采用动目标检测矩阵上生成Z‑Score奇异值矩阵,检测区分运动活体与动目标干扰。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抑制复杂情况下的杂波干扰,降低检测漏报率和虚警率,并且运算量小,便于硬件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579291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71634.3
申请日:2022-12-08
申请人: 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S13/931 , G01S13/62
摘要: 本发明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目标朝向计算方法,包括获取毫米波雷达采集的车辆周围目标的当前帧点云信息;依据车辆周围目标的当前帧点云信息和车辆自身速度信息,将当前帧的车辆周围目标划分为运动目标和静止目标,并提取出运动目标的当前帧点云信息;对运动目标的当前帧点云信息进行聚类追踪,以得到当前帧所有运动目标中的有效运动目标;对当前帧的有效运动目标进行边缘点提取,得到当前帧的有效运动目标的边缘点信息;根据当前帧的有效运动目标的边缘点信息,计算当前帧的有效运动目标的第一朝向信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目标朝向计算系统。本发明能够提高目标朝向计算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9278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01334.6
申请日:2022-06-21
申请人: 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申请关于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儿童单独出入电梯轿厢预警方法及系统,涉及儿童室外安全预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发送探测信号并接收反馈信号;基于探测信号以及反馈信号生成中频信号;基于中频信号确定目标的速度数据以及位置数据;基于位置数据以及速度数据判断电梯门的开闭状态,电梯门的开闭状态包括开启状态和闭合状态;对目标进行目标类型检测,目标类型检测用于判断目标的类型;响应于目标类型检测指示禁区内包括至少一个儿童,且禁区内不包括成人,生成报警信号;向电梯轿厢中控设备发送报警信号。利用了毫米波雷达的特性,在电梯轿厢闭合时,精准判断环境当中是否仅存儿童,可以对于儿童单独出入电梯轿厢的情况进行准确识别以及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5047450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01309.8
申请日:2022-06-21
申请人: 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申请关于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车内安全带穿戴提醒系统和方法,涉及智能座舱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毫米波雷达,车辆微控制单元MCU和安全带穿戴提醒设备。结合毫米波雷达探测范围大的特点以及对于发热物体进行识别与信号接收的功能,在采集车辆内部的二维频谱矩阵后,结合车辆内部作为的划分情况以及热力学信息判断乘客的乘坐状态,并基于乘坐状态向车辆MCU进行检测结果的反馈,利用毫米波雷达对微动目标和散热目标的识别能力进行人体、物体的区分,以及位置的判别,以此来降低安全带提醒的误报率,提高在进行安全带穿戴提示时的使用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