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95821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0578655.0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44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4 , H01M10/0525 , H01M1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更少的电量消除因树枝状晶体而产生的微短路的消除微短路的方法,所述树枝状晶体通过在锂离子电池的制造过程中混入的污染物析出而构成。在消除微短路的方法中,所述微短路因树枝状晶体而产生,所述树枝状晶体通过正极活性物质合剂及负极活性物质合剂以外的异物金属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熔解、析出而生成,所述锂离子电池具有在正极与负极之间夹有隔板且填充有电解液的结构,所述消除微短路的方法具有持续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以使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容量持续规定时间以上维持为规定值的电池容量维持工序(S111)。
-
公开(公告)号:CN1717757A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200380104271.1
申请日:2003-11-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G9/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58 , H01G11/38 , H01G11/86 , Y02E60/13 , Y10T29/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电层电容器用的可极化电极,其特征为,其通过在活性炭粉末中混合粘结材料而形成,并且有机化合物的浓度为300(ppm)或者300(ppm)以下,通过使用该可极化电极,残留在活性炭粉末的细孔内的有机化合物量少,并且不必担心妨碍由电解质离子的吸附而形成双电层。借此,在活性炭粉末的细孔内部可以充分地形成双电层,并使活性炭粉末和电解液之间的扩散阻抗变小。这样,可以得到内部阻抗小且静电容量大的双电层电容器。
-
公开(公告)号:CN11174045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010159832.3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适当地算出对二次电池充电的充电许可电流的充电控制装置及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对具有正极和负极的二次电池的充电进行控制,其中,具备:OCP算出部,其算出所述负极的开路电位即负极静电位;下限负极电位算出部,其算出下限负极电位作为所述负极的下限电位;以及充电许可电流算出部,其基于由所述OCP算出部算出的所述负极静电位、由所述下限负极电位算出部算出的所述下限负极电位以及单电池过电压或负极过电压,来算出对所述二次电池充电的充电许可电流,所述充电许可电流算出部将所述负极静电位的目标值设为所述下限负极电位,而算出所述充电许可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0446138C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380104271.1
申请日:2003-11-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G9/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58 , H01G11/38 , H01G11/86 , Y02E60/13 , Y10T29/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电层电容器用的可极化电极,其特征为,其通过在活性炭粉末中混合粘结材料而形成,并且有机化合物的浓度为300(ppm)或者300(ppm)以下,通过使用该可极化电极,残留在活性炭粉末的细孔内的有机化合物量少,并且不必担心妨碍由电解质离子的吸附而形成双电层。借此,在活性炭粉末的细孔内部可以充分地形成双电层,并使活性炭粉末和电解液之间的扩散阻抗变小。这样,可以得到内部阻抗小且静电容量大的双电层电容器。
-
公开(公告)号:CN108375596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054899.3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1N23/20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X射线衍射测定方法和装置。该X射线衍射测定方法具有配置工序(S2)和计算工序(S7),其中,所述配置工序(S2)将遮蔽板(26)和二维检测器(18)配置在出射光轴(32)上;所述计算工序(S7)根据由二维检测器(18)检测到的二维X射线图像(70)来计算衍射图谱,该衍射图谱表示相对于被测定物(M)的衍射角的X射线强度。在配置工序中,将遮蔽板(26)配置为,直线状的狭缝(24)相对于与入射光轴(30)和出射光轴(32)的双方垂直相交的垂直相交方向(A),至少沿绕出射光轴(32)的轴旋转的方向(C)倾斜。据此,能够通过一次性的X射线检测动作来有效地测定被测定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95754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1910855492.5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抑制锂离子电池的劣化的锂离子电池的控制装置、锂离子电池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锂离子电池的控制装置具备:取得部,其取得在负极的石墨中吸藏的锂离子的吸藏程度根据蓄电量而变化的锂离子电池的与所述吸藏程度相关的判定指标;以及控制部,其在基于由所述取得部取得到的判定指标而判定为与所述吸藏程度建立了关联的区域不是与含有用化学计量比表示所述吸藏程度的LiC12且不含有用化学计量比表示所述吸藏程度的LiC6的所述吸藏程度建立了关联的特定区域的情况下,以使所述吸藏程度接近与所述特定区域建立了关联的所述吸藏程度的方式,进行使所述锂离子电池充入电力或使所述锂离子电池放出电力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740457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159832.3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适当地算出对二次电池充电的充电许可电流的充电控制装置及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对具有正极和负极的二次电池的充电进行控制,其中,具备:OCP算出部,其算出所述负极的开路电位即负极静电位;下限负极电位算出部,其算出下限负极电位作为所述负极的下限电位;以及充电许可电流算出部,其基于由所述OCP算出部算出的所述负极静电位、由所述下限负极电位算出部算出的所述下限负极电位以及单电池过电压或负极过电压,来算出对所述二次电池充电的充电许可电流,所述充电许可电流算出部将所述负极静电位的目标值设为所述下限负极电位,而算出所述充电许可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7895822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0568180.7
申请日:2017-07-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48 , H01M10/44 , H01M10/058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41 , B60L11/1816 , B60L11/1824 , B60L11/1861 , B60L11/1877 , H01M10/0525 , H01M10/425 , H01M10/482 , H01M2010/4271 , H01M2220/20 , H01M10/48 , H01M10/058 , H01M10/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更少的电量消除因树枝状晶体而产生的微短路的锂离子电池的管理方法及车辆的充电控制方法,所述树枝状晶体通过在锂离子电池的制造过程中混入的污染物析出而构成。锂离子电池的管理方法包括:测定高充电状态时的各单体的电压,并算出各单体的电压的偏差的高充电状态时算出测定步骤(S102);测定高充电状态时算出测定步骤的经过规定时间后的低充电状态时的各单体的电压,并算出各单体的电压的偏差的低充电状态时算出测定步骤(S104);通过对高充电状态时与低充电状态时的单体的电压的偏差进行比较来判断微短路的产生的微短路产生判断步骤(S109);以及根据微短路的产生来执行微短路消除操作的步骤(S111)。
-
公开(公告)号:CN116263417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1512783.2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1N23/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通过检测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锂电结晶的面分布来知晓锂电结晶发生的预兆从而谋求锂离子电池的能量效率的改善的锂离子电池的电结晶检测方法。锂离子电池的电结晶检测方法具有:正极SOC图制作工序,向锂离子电池照射X射线,并进行正极活性物质层的X射线衍射测定,制作正极SOC图,该正极SOC图表示正极活性物质层在厚度方向上的充电深度的分布;SOC差量值检测工序,检测SOC差量值,该SOC差量值是正极SOC图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差量;以及判定工序,将SOC差量值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定负极活性物质层有无锂电结晶。
-
公开(公告)号:CN111796187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010215593.9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1R31/385 , G01R19/165 , H01M10/42 , H01M10/48
Abstract: 提供能够准确地判定是否发生着金属锂的析出的二次电池的金属锂析出获知装置及二次电池的金属锂析出获知方法。二次电池的金属锂析出获知装置具备判定在二次电池中是否发生着金属锂的析出的金属锂析出判定部,所述金属锂析出判定部基于使对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结束之后的、每规定时间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开路电压的变化量,来判定是否发生着金属锂的析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