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7715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057317.8
申请日:2023-01-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片材输送装置。片材输送装置(10)具有:获取部(76),其获取表示保护膜(16)相对于片材(14)的剥离位置(PP)的信息;和控制部(78),其基于该信息对辊装置(20)进行控制,从而使剥离位置(PP)移动。据此,能够抑制剥离位置发生变化,能够抑制施加于片材的张力发生变化而对片材施加不必要的载荷,从而能够抑制产生片材的损伤等。
-
公开(公告)号:CN11339121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211483.X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1R31/378 , G01R31/389 , G01R31/36 ,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堆的组装错误的检查方法,可以不依靠外观来判断燃料电池堆是否被适当地制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组装错误的检查方法检查将发电电池及模拟电池层压于正常发电位置及正常模拟位置制造而成的燃料电池堆是否存在组装错误。组装错误的检查方法藉由测定在分别向工件的阳极气体导入部及阴极气体导入部供给不同压力的气体时的阳极气体流道及阴极气体流道的压力差来判断工件是否处于包含模拟MEA与发电隔板组装而成的第一异常电池的第三组装错误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2037635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0980118513.X
申请日:2009-05-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2K1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5/125 , H02K15/12 , Y10T29/5137 , Y10T29/53143 , Y10T29/53161
Abstract: 一种定子制造设备,该设备包括:线圈通电机构(124),该线圈通电机构可向定子(10)的输入端子(U,V,W)供应电流;以及加热机构(126),该加热机构具有设置成面向定子(10)的第一和第二板式加热器(150,152)。通过从线圈通电机构(124)向线圈(18)供应电流而从线圈(18)产生热,从而加热填充定子(10)的密封剂(28a,28b)。另一方面,通过供应电流加热第一和第二板式加热器(150,152),从而从外部加热密封剂(28a,28b)。该操作被控制成使通过从线圈(18)产生的热对密封剂(28a,28b)进行加热的加热温度与通过加热机构(126)对密封剂(28a,28b)进行加热的加热温度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04176023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205557.9
申请日:2014-05-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T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8/44 , B60T7/042 , B60T8/4081 , B60T13/146 , B60T13/662 , B60T13/686 , B60T13/7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制动系统,即便在将车辆维持为静止的状态的制动力保持功能的工作时切换变速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驾驶员感到的不适感。车辆用制动系统(10)具有能够对自动变速器是设定为行驶模式还是设定为非行驶模式进行判断的控制机构(150),并使保持操作制动踏板(12)而产生的制动力并将车辆维持为静止的状态的制动力保持功能工作。而且,控制机构(150)以操作制动踏板(12)而产生的制动力并在车速低于规定的阈值时使制动力保持功能工作,此时,在判断为自动变速器设定为非行驶模式的情况下,增大并保持操作制动踏板(12)而产生的制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037635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980118513.X
申请日:2009-05-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2K1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5/125 , H02K15/12 , Y10T29/5137 , Y10T29/53143 , Y10T29/53161
Abstract: 一种定子制造设备,该设备包括:线圈通电机构(124),该线圈通电机构可向定子(10)的输入端子(U,V,W)供应电流;以及加热机构(126),该加热机构具有设置成面向定子(10)的第一和第二板式加热器(150,152)。通过从线圈通电机构(124)向线圈(18)供应电流而从线圈(18)产生热,从而加热填充定子(10)的密封剂(28a,28b)。另一方面,通过供应电流加热第一和第二板式加热器(150,152),从而从外部加热密封剂(28a,28b)。该操作被控制成使通过从线圈(18)产生的热对密封剂(28a,28b)进行加热的加热温度与通过加热机构(126)对密封剂(28a,28b)进行加热的加热温度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15472878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656625.8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合体制造装置和接合体制造方法。接合体制造装置(10)的辊式输送部(48)具有旋转部(56)和抽吸部(58)。旋转部(56)的外周面具有与第1背面(38)接触的接触抽吸部(88)。旋转部(56)使接触抽吸部(88)与第1背面(38)接触的同时进行旋转。抽吸部(58)从接触抽吸部(88)通过第1层(12)的细孔抽吸第2层(14),从而在第1层(12)与第2层(14)的层叠体上形成被吸引到接触抽吸部(88)的被抽吸部分(112)。剥离部(50)将覆盖膜(46)从带膜接合体(52)的被抽吸部分(112)的第2背面(44)剥离。据此,能够高效地制造高质量的接合体。
-
公开(公告)号:CN11867641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215958.6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2404
Abstract: 燃料电池堆的组装方法包括在规定区域交替层叠包含电解质膜和电极的膜电极结构体和隔板来构成电池层叠体的层叠工序。膜电极结构体和隔板都是层叠体元件。层叠工序包括经由吸附部吸附层叠体元件并向规定区域上方输送的输送工序、沿着在规定区域的周围向上方延伸的引导部件一边定位层叠体元件一边使其下降的下降工序以及当层叠体元件的下表面与在规定区域层叠完毕的其他层叠体元件的上表面抵接时解除吸附部的吸附的吸附解除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201840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010461575.9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1 , H01M8/02 , H01M4/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片材粘贴装置和方法。片材粘贴装置(10)具有把持机构(20)、移动机构(22)和解除机构(24),其中,把持机构(20)把持从第1供给辊(12)拉出的第1片材(S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移动机构(22)通过使把持机构(20)移动来使第1片材(S1)接近进而接触经过粘贴部(28)的第2片材(S2),据此将第1片材(S1)粘贴到第2片材(S2)上,其中粘贴部(28)被设置在输送路径(18)上;在使第1片材(S1)与第2片材(S2)接触之后,解除机构(24)解除把持机构(20)对第1片材(S1)的把持。据此,使将第1片材粘贴到第2片材上的作业变得简单,从而不再需要操作员具有高超的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3391215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0211483.X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664 , G01R31/378 , G01R31/389 , G01R31/36 ,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堆的组装错误的检查方法,可以不依靠外观来判断燃料电池堆是否被适当地制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组装错误的检查方法检查将发电电池及模拟电池层压于正常发电位置及正常模拟位置制造而成的燃料电池堆是否存在组装错误。组装错误的检查方法藉由测定在分别向工件的阳极气体导入部及阴极气体导入部供给不同压力的气体时的阳极气体流道及阴极气体流道的压力差来判断工件是否处于包含模拟MEA与发电隔板组装而成的第一异常电池的第三组装错误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689576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331793.4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88 , B29C65/02 , B29C65/18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合装置。接合装置(10)包括第一辊(12)和第二辊(14),其中,第一辊(12)使被吸附的第一工件(18)向输送方向旋转,由此来输送第一工件(18);第二辊(14)使被吸附的第二工件(22)向输送方向旋转,通过加热将第二工件(22)接合于被输送的第一工件(18)。第二辊(14)包括主体筒(30)、突出部(32)和抽吸部(46),突出部(32)在主体筒(30)的旋转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抽吸部(46)在各突出部(3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使第二工件(22)吸附于突出部(32)的端面。据此,能够将短的工件彼此接合,并能够抑制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错位、变形、加压过度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