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插入部件及具备该隔热插入部件的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09891076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780064806.9

    申请日:2017-10-02

    Abstract: 本发明的隔热插入部件(30)的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插入部件(30)被配置在发动机(E)的气缸盖(10)的进气口(11)处,具备引导所述进气口(11)处的进气的流动的引导部件(41)。该隔热插入部件(30)防止热从成为高温的燃烧室(22)的顶部经由气缸盖(10)传递到翻转控制阀(26)。由此,隔热插入部件(30)与以往相比能够抑制进气口(11)处的温度升温,能够使进气填充效率比以往提高。

    吸气口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18861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226269.4

    申请日:2019-03-25

    Inventor: 池谷健一郎

    Abstract: 本发明的吸气口结构能在气缸盖的吸气口内容易地组装套筒,且能将具有套筒的吸气口形状容易地设为所期望形状。吸气口结构具有沿着气缸盖(10)的吸气口(11)的内周面(11c)配置且由较气缸盖(10)的材料而导热率更低的材料所构成的套筒(30)。当将气缸盖(10)与朝向气缸盖(10)的吸气通路(24)的接合面(S)附近的上游侧的、吸气通路(24)的截面积设为接合面上游面积,将气缸盖(10)与吸气通路(24)的接合面(S)附近的下游侧的、吸气口(11)的去掉套筒(30)的吸气口截面积设为接合面下游面积时,接合面下游面积大于接合面上游面积,且吸气口(11)中配置有套筒(30)的部位的吸气口截面积从接合面(S)向燃烧室(20)侧递减。

    燃料直喷发动机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36572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0880008701.2

    申请日:2008-04-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5

    Abstract: 燃料直喷发动机在挤气区域(SA)的径向的宽度(W2)大、挤气间隙(C2)小从而从活塞(13)的外周部向空腔(25)流动的挤气流大的截面中,增大燃料喷射轴(Li2)与空腔(25)碰撞的碰撞角(α2),相反,在挤气区域(SA)的径向的宽度小、挤气间隙大从而挤气流小的截面中,缩小燃料喷射轴与空腔(25)碰撞的碰撞角。由此,在挤气流小的截面中燃料流出至空腔(25)的外部的倾向变弱,在挤气流大的截面中燃料流出至空腔(25)的外部的倾向变强,因此能够在空腔(25)的整个区域使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状态均匀化。

    燃料直喷发动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36572A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880008701.2

    申请日:2008-04-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5

    Abstract: 燃料直喷发动机在挤气区域(SA)的宽度(W2)大、挤气间隙(C2)小从而从活塞(13)的外周部向空腔(25)流动的挤气流大的截面中,增大燃料喷射轴(Li2)与空腔(25)碰撞的碰撞角(α2),相反,在挤气区域(SA)的宽度小、挤气间隙大从而挤气流小的截面中,缩小燃料喷射轴与空腔(25)碰撞的碰撞角。由此,在挤气流小的截面中燃料流出至空腔(25)的外部的倾向变弱,在挤气流大的截面中燃料流出至空腔(25)的外部的倾向变强,因此能够在空腔(25)的整个区域使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状态均匀化。

    引导构件、发动机以及发动机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1886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237991.8

    申请日:2019-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使燃烧室内高效率地产生滚流而提高滚流比的引导构件、包括此引导构件的发动机以及发动机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引导构件(40)设于发动机(100)的气缸盖(10)的吸气口(11)内,且包含引导吸气流动的板状构件,且将配置于设有吸气阀(21)的燃烧室(20)侧的一侧设为前端时,在前端面(40b)中距吸气阀(21)的轴线(Y)成为最短距离的部位具有缺口部(44)。

    隔热插入部件及具备该隔热插入部件的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0989107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80064806.9

    申请日:2017-10-02

    Abstract: 本发明的隔热插入部件(30)的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插入部件(30)被配置在发动机(E)的气缸盖(10)的进气口(11)处,具备引导所述进气口(11)处的进气的流动的引导部件(41)。该隔热插入部件(30)防止热从成为高温的燃烧室(22)的顶部经由气缸盖(10)传递到翻转控制阀(26)。由此,隔热插入部件(30)与以往相比能够抑制进气口(11)处的温度升温,能够使进气填充效率比以往提高。

    进气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662050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580035138.8

    申请日:2015-03-24

    Abstract: 一种具有四个气缸(3)的内燃机(1)的进气装置(23),其具有:进气腔室(30),其与进气入口(16)连接;和多个分支通道(31),其在上游端(41)与进气腔室连接,在下游端与同气缸连通的进气口(6)连接,分支通道的上游端分别在以规定的中心线(X)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按照与气缸的点火顺序相同的顺序配置。在内燃机的进气装置中,在不延长分支通道的情况下减小各气缸间的空燃比之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