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型电动三轮车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0126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270263.4

    申请日:2021-0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提高后侧车身的刚性,能够提高缓冲性及操纵稳定性的电动三轮车。该跨骑型电动三轮车包含:前侧车身(BF)、后侧车身(BR)、动力单元(U)、摆动装置(50),其中,所述后侧车身(BR)包含:摆臂(16),其支承所述动力单元(U);后缓冲器(88),其将该摆臂(16)悬挂于所述后侧车身(BR)。所述动力单元(U)通过前侧固定部(200)及左右一对后侧固定部(201)固定于所述摆臂(16),所述后缓冲器(88)的下端部在比所述后侧固定部(201)靠后方的位置,支承于所述摆臂(16)的后端部件(107)。所述后端部件(107)形成向上方敞开的大致U字状截面。

    机动二轮车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80201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180051413.7

    申请日:2011-1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04 B62K19/02 B62K19/04 B62K19/20

    Abstract: 本发明为机动二轮车,具有前叉立管(12),该前叉立管(12)以能转向的方式支承前叉(21),该前叉(21)旋转自如地支撑前轮(13);主车架(31),主车架(31)从该前叉立管(12)向车辆后方延伸;发动机(15),该发动机(15)被配置在该主车架(31)的下方,其具有曲轴箱(32)及从该曲轴箱(32)向斜上方延伸的汽缸(33);和迂回部(56),从车辆侧面观察时,该迂回部(56)设于所述主车架(31)的前部,其从所述前叉立管(12)后表面下端朝车辆后斜上方延伸,该迂回部(56)绕过所述汽缸(33)的上表面。

    跨骑型电动三轮车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01265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270263.4

    申请日:2021-0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提高后侧车身的刚性,能够提高缓冲性及操纵稳定性的电动三轮车。该跨骑型电动三轮车包含:前侧车身(BF)、后侧车身(BR)、动力单元(U)、摆动装置(50),其中,所述后侧车身(BR)包含:摆臂(16),其支承所述动力单元(U);后缓冲器(88),其将该摆臂(16)悬挂于所述后侧车身(BR)。所述动力单元(U)通过前侧固定部(200)及左右一对后侧固定部(201)固定于所述摆臂(16),所述后缓冲器(88)的下端部在比所述后侧固定部(201)靠后方的位置,支承于所述摆臂(16)的后端部件(107)。所述后端部件(107)形成向上方敞开的大致U字状截面。

    机动二轮车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80201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80051413.7

    申请日:2011-1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04 B62K19/02 B62K19/04 B62K19/20

    Abstract: 本发明为机动二轮车,具有前叉立管(12),该前叉立管(12)以能转向的方式支承前叉(21),该前叉(21)旋转自如地支撑前轮(13);主车架(31),主车架(31)从该前叉立管(12)向车辆后方延伸;发动机(15),该发动机(15)被配置在该主车架(31)的下方,其具有曲轴箱(32)及从该曲轴箱(32)向斜上方延伸的汽缸(33);和迂回部(56),从车辆侧面观察时,该迂回部(56)设于所述主车架(31)的前部,其从所述前叉立管(12)后表面下端朝车辆后斜上方延伸,该迂回部(56)绕过所述汽缸(33)的上表面。

    跨骑型车辆
    5.
    发明公开
    跨骑型车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60107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80077446.2

    申请日:2021-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能够实现质量的集中化,并且能够缩短车辆的前后长度。一种跨骑型车辆(1),其具备:车身框架(70),其构成车辆;电池(SB),其固定于车身框架(70);臂部件(16),其对将后轮(WR)轴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动力单元(90)进行支承;枢轴(24),其将臂部件(16)轴支承为相对于车身框架(70)摆动自如,其中,将枢轴(24)配设于臂部件(16)的前端部、且电池(SB)的附近且下方的位置。将电池(SB)相对于垂直方向后倾地配设。在座椅(22)的下方具备收纳部件的收纳部(29),将电池(SB)配置于收纳部(29)的附近。

    车轮结构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180287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1990001028.3

    申请日:2019-07-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轮结构,其能够抑制传感器环的直径尺寸的制约,提高车轮速度检测的精细度。该车轮结构具备:轮毂(68),其具备制动鼓(62);以及传感器环(78),其构成车轮速度传感器(76),其中,所述轮毂(68)在比所述制动鼓(62)靠轮部径向外侧的位置具备用于安装所述传感器环(78)的环安装部(82)。所述轮毂(68)在比所述制动鼓(62)靠轮部径向外侧的位置具备凸缘部(74),所述环安装部(82)设置于所述凸缘部(74)。

    鞍乘型车辆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852085U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20523995.9

    申请日:2024-0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在具备朝向后方左右分支的主框架的结构,使制动线缆等布线部件不易过度地露出于外观且容易不制约周围部件而进行配置。鞍乘型车辆(10)具有朝向后方左右分支的主框架(51)和从转向把手(21)朝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布线部件,在俯视观察车辆时,所述布线部件被布置在所述主框架(51)的左右分支的分支框架部(51b)之间。

    机动两轮车的后轮悬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623885U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320412862.6

    申请日:2013-07-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动两轮车的后轮悬架结构,其为了提高行驶感觉,相对于后部摇臂,抑制抗扭刚性的大幅减小并且调整车辆宽度方向的刚性。后部摇臂(5)具有:左右一对的臂部(20、20);架设在该左右一对的臂部之间的横梁(21);将该横梁的后面侧与臂部(20、20)的内面侧连接的左右一对角撑板(22、22)。角撑板(22)具有上板部(40)和从其边缘部朝向下方延伸的垂下部(41),在该垂下部(41)形成有从下端朝向上板部(40)的边缘部被切除的切口部(42),抑制抗扭刚性的大幅减小,并且降低车辆宽度方向的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