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23621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611080120.2

    申请日:2016-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将变速箱体的重量增加抑制为最小限度并且抑制振动而降低噪音。变速箱体(11)由与驱动源(E)连结的支承框架(51)以及覆盖支承框架和多个传递单元(14)的密封盖(52)构成,支承框架(51)由一对侧部框架(54、55)以及连结框架(56、57)构成,所述一对侧部框架支承输入轴(12)和输出轴(13)的两端部,连结框架在输入轴(12)与输出轴(13)之间在不与连接杆(33)的移动轨迹干渉的位置将一对侧部框架连结,因此,由支承框架分担支承输入轴和输出轴的支承功能,由密封盖分担防止来自变速箱体的噪声或漏油的密封功能,由此,能够将变速箱体的重量抑制为最小限度并且实现无级变速器(T)的防振以及防音。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15073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580005527.6

    申请日:2015-01-29

    Inventor: 西村优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29/04

    Abstract: 将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6个传递单元(14)从轴向一端侧向另一端侧依次设成#1单元~#6单元时,分别使#6单元的相位相对于#1单元的相位、#2单元的相位相对于#6单元的相位、#4单元的相位相对于#2单元的相位、#3单元的相位相对于#4单元的相位、#5单元的相位相对于#3单元的相位、#1单元的相位相对于#5单元的相位沿相同方向偏移60°,并且将#1单元与#2单元的间隔、和#4单元与#5单元的间隔设定为相同,且将#2单元与#3单元的间隔、和#5单元与#6单元的间隔设定为相同。由此减小具备以不同相位间歇地传递驱动力的6个传递单元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振动。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23621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611080120.2

    申请日:2016-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29/04 F16H57/028 F16H2057/020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将变速箱体的重量增加抑制为最小限度并且抑制振动而降低噪音。变速箱体(11)由与驱动源(E)连结的支承框架(51)以及覆盖支承框架和多个传递单元(14)的密封盖(52)构成,支承框架(51)由一对侧部框架(54、55)以及连结框架(56、57)构成,所述一对侧部框架支承输入轴(12)和输出轴(13)的两端部,连结框架在输入轴(12)与输出轴(13)之间在不与连接杆(33)的移动轨迹干渉的位置将一对侧部框架连结,因此,由支承框架分担支承输入轴和输出轴的支承功能,由密封盖分担防止来自变速箱体的噪声或漏油的密封功能,由此,能够将变速箱体的重量抑制为最小限度并且实现无级变速器(T)的防振以及防音。

    无级变速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76183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10805961.X

    申请日:2014-12-22

    Inventor: 西村优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其中,曲柄连杆机构的旋转半径相对于旋转盘的旋转角度的变化率在OD侧也较大。无级变速器(1)将输入轴(2)的旋转运动经由旋转半径调节机构(4)转换为在输出轴(3)上轴支承的摆动连杆(18)的摆动运动。旋转半径调节机构(4)具备:凸轮盘(5),其以偏心的状态与输入轴(2)一体旋转;小齿轮(70),其相对于输入轴(2)同心地相对旋转;以及旋转盘(6),其以偏心的状态被凸轮盘(5)支承成旋转自如,并且具有与小齿轮(70)啮合的内齿(6b)。该小齿轮(70)和内齿(6b)互相啮合的部位处的两者的节圆半径(70c、6c)在旋转半径(R1)较大时比在旋转半径(R1)较小时要大。

    无级变速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76182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10720382.5

    申请日:2014-12-02

    Inventor: 西村优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通过对输入到连接杆轴承的滚动体的负荷进行分散而降低最大负荷,能够提高连接杆轴承的耐久性。连接杆(15)形成为:在输入到旋转盘(6)的负荷成为峰值负荷时,在通过输入侧支点(P3)和输出侧支点(P4)的直线上,向旋转盘(6)施加最大的负荷矢量。旋转盘(6)位于与最大的负荷矢量对应的区域,形成在旋转盘(6)的旋转中心轴线方向上贯通的镂空孔(6c)。

    无级变速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30181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510125969.6

    申请日:2015-03-20

    Inventor: 西村优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无级变速器,其具备:多个距离检测部(50),其被固定在变速器壳体(30)上,检测至被检测部的距离;和输出轴扭矩计算控制部(52),其基于由距离检测部(50)检测出的值来计算输出轴(23)的扭矩。输出轴扭矩计算控制部(52)具备:平均值计算部(56),其计算由距离检测部(50)检测出的值的平均值;和输出轴扭矩计算部(57),其根据平均值来计算输出轴的扭矩。多个距离检测部(50)至少具备第1传感器和第2传感器,由第1传感器和第2传感器检测距离的各个被检测部的圆周方向上的间隔由多个辊的间距×1/2+辊的间距×M(M是整数)构成。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421413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325529.0

    申请日:2014-07-09

    Inventor: 西村优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当利用连杆搅起的润滑油对无级变速器的壳体的内部进行飞沫润滑时,能够在将连杆受到的阻力抑制为最小限度的同时提高润滑效果。设置在连杆(33)上的板状部件(33c)在突入油面(OL)的过程中沿着该板状部件(33c)的移动方向(A1),因此能够使板状部件(33c)以最小的阻力突入油面(OL),而且,由于在从油面(OL)脱离的过程中向相对于该板状部件(33c)的移动方向(A2)倒伏的方向倾斜,因此还能够利用板状部件(33c)的上表面高效地将润滑油搅起而使其在壳体(11)的内部飞散,从而对露出至油面(OL)的上方的无级变速器(T)的各被润滑部进行飞沫润滑,能够在将能量损失抑制为最小限度的同时提高润滑效果。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068406A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580010798.0

    申请日:2015-0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7/04 B60K17/06 F16H29/04

    Abstract: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具有:动力传递切换机构(S),其配置于输出轴和驱动轮之间,对输出轴的旋转进行切换;第1壳体(2),其能够收纳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以及第2壳体(7),其能够收纳从第1壳体延伸到外部的输出轴和动力传递切换机构(S)。第2壳体(7)配置于在输出轴(12)的方向上与发动机(E)重叠的位置,发动机(E)具有向第2壳体(7)侧延伸的第1紧固部(72),第2壳体(7)具有向发动机(E)侧延伸、且能够与第1紧固部(72)接触的第2紧固部(71)。将把第1紧固部(72)和第2紧固部(71)紧固的紧固部件(73)与输出轴(12)平行地配置,第2壳体(7)被固定于发动机(E)。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822744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025246.3

    申请日:2016-01-15

    Inventor: 西村优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使作用在具备8个传递单元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输入轴的轴承上的偏载荷降低或完全抵消。在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8个传递单元中,第1单元(A)和第1逆单元(A′)之间的轴向距离、第4单元(D)和第4逆单元(D′)之间的轴向距离都是p,第2单元(B)和第2逆单元(B′)之间的轴向距离、第3单元(C)和第3逆单元(C′)之间的轴向距离都是q,距离p和距离q满足1<q/p<(2sin67.5゜-sin22.5゜)/sin22.5゜的关系,因此,通过各传递单元(14)使得作用在第1、第2轴承(22、21)上的偏载荷相互抵消,从而能够降低振动。

    单向离合器和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73724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0882566.6

    申请日:2015-12-03

    Inventor: 西村优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单向离合器和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单向离合器(21)在与辊(25)的端部在轴向上重叠的位置处具有刚性降低部(930),该刚性降低部(930)使对于辊(25)的端部与外部件(22)抵接的抵接面的刚性降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