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28170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710063417.6
申请日:2017-02-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相对于多个传递单元(14)并列配置且将输入轴(12)和输出轴(13)连接起来的辅助动力传递单元(S2)具有行星齿轮机构(47)和切断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传递的离合器(48),因此在车辆减速时,能够不经由无法传递驱动力的传递单元(14),而经由辅助动力传递单元从输出轴侧向输入轴侧传递驱动力,使发动机制动器或再生制动器进行动作。在行星齿轮机构的三个要素中的与输出轴始终连结且旋转半径最大的要素(51)上设置有减振块(64),因此仅通过附加必要最小限度的减振块,就能够使输出轴的下游的动力传递路径的扭转共振的共振频率偏离到常用转速区域外而得到减振效果,而且在车辆行驶中能够始终得到减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12817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063417.6
申请日:2017-02-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相对于多个传递单元(14)并列配置且将输入轴(12)和输出轴(13)连接起来的辅助动力传递单元(S2)具有行星齿轮机构(47)和切断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传递的离合器(48),因此在车辆减速时,能够不经由无法传递驱动力的传递单元(14),而经由辅助动力传递单元从输出轴侧向输入轴侧传递驱动力,使发动机制动器或再生制动器进行动作。在行星齿轮机构的三个要素中的与输出轴始终连结且旋转半径最大的要素(51)上设置有减振块(64),因此仅通过附加必要最小限度的减振块,就能够使输出轴的下游的动力传递路径的扭转共振的共振频率偏离到常用转速区域外而得到减振效果,而且在车辆行驶中能够始终得到减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797857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380060138.4
申请日:2013-11-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29/04 , B60K1/00 , B60K2001/001 , F16H57/027 , F16H57/0416 , Y10T74/1508
Abstract: 输出轴(12)由与变速单元(U)连接的输出轴主体部(12A)和比输出轴主体部(A)靠近动力传递方向下游侧的输出轴下游部(12B)构成,在输出轴主体部(12A)和输出轴下游部(12B)之间配置了牙嵌离合器(55),因此,当输出轴主体部(12A)固着而不能旋转时,通过对牙嵌离合器(55)解除接合,并将输出轴下游部(12B)从输出轴主体部(12A)分离,能够防止由于固着的输出轴主体部(12A)而导致驱动轮(W)锁定,可以使车辆无障碍地避让行驶至修理车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793623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480065890.2
申请日:2014-01-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具有曲柄式的变速单元(U)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在输出轴主体部(12A)与输出轴下游部(12B)之间具有输出侧单向离合器(55),该输出侧单向离合器(55)用于使输出轴主体部(12A)发生卡住故障的情况下的退避行驶成为可能。接合持续时间计时单元(M1)对自输出侧单向离合器(55)接合起的接合持续时间进行计时,当要求驱动力检测单元(M2)检测到驾驶员的要求驱动力时,在接合持续时间为规定的时间以上且驾驶员的要求驱动力有所减小的情况下,输出侧单向离合器强制接合解除单元(M3)使无级变速器(T)的偏心盘(18)的偏心量减小,使输出轴主体部(12A)的转速下降,由此来强制解除输出侧单向离合器(55)的接合,因此,能够将输出侧单向离合器(55)长时间持续接合而耐久性下降的情况防止于未然。
-
公开(公告)号:CN104364557B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380031110.8
申请日:2013-07-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41/06 , F16H29/04 , F16H57/028 , F16H2057/02021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校正误差的无级变速器。无级变速器的变速器壳体(30)具备:一端壁部壁部(34),其位于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另一端侧;以及周壁部(40),其以存在间隔地覆盖曲柄连杆机构(20)的方式将另一端壁部(34)和一端壁部(32)连结在一起。在一端壁部(32)上设置有一端侧切口部(50(52、54))。在周壁部(40)设置有周壁侧切口部(56)。周壁侧切口部(56)和一端侧切口部(50)被构成为使得变速器壳体(30)具有挠性。(32),其位于输入轴和输出轴的一端侧;另一端
-
公开(公告)号:CN106164540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80018785.8
申请日:2015-06-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动力传递装置(1)的辅助动力传递部(80)具备辅助单向离合器(82)和断接离合器(83)。断接离合器(83)在主动力传递部(79)的第1变速比(MR)比辅助动力传递部(80)的第2变速比(AR)大的第1状态下被设定为连接状态,在第1变速比(MR)比第2变速比(AR)小的第2状态下被设定为切断状态。在第1状态下辅助单向离合器(82)的两侧的旋转速度之差收敛于0时,断接离合器(83)暂时被设定为切断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3796887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80042938.9
申请日:2012-09-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10/101 , B60W10/02 , B60W10/06 , B60W30/1846 , B60W2510/104 , B60W2710/0677 , B60W2710/1005 , F16H29/04 , F16H29/14 , F16H29/22 , F16H61/66272 , Y10T477/64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备四连杆机构式无级变速器的驱动系统中的驱动控制装置,所述四连杆机构式无级变速器具有能够仅将来自动力源的动力传递到驱动轮侧的单向离合器(OWC),在无级变速器的输出转速低于阈值时,所述驱动控制装置限制变速比或动力源的输出。阈值是示出实现最大驱动力的输出扭矩的线与如下所述的线的交点处的无级变速器的输出转速,其中,上述线示出将来自动力源的旋转动力转换成摆动动力的OWC的输入部件的摆动角度为最大扭转角时输出的扭矩。
-
公开(公告)号:CN102939479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180029511.0
申请日:2011-05-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40 , B60K5/08 , B60K6/383 , B60K6/387 , B60K6/44 , B60K6/543 , B60W10/02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101 , B60W20/00 , B60W30/18118 , B60W30/1882 , F16H29/04 , Y02T10/623 , Y02T10/6286 , Y10T477/27
Abstract: 机动车用驱动系统和机动车用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机动车用驱动系统1具备:第1、第2发动机ENG1、ENG2;第1、第2变速器TM1、TM2;分别设置于第1、第2变速器各自的输出部的第1、第2单向离合器OWC1、OWC2;以被共用的方式经由离合机构CL1、CL2而与第1、第2单向离合器OWC1、OWC2的两个输出部件121连结的被旋转驱动部件11;与被旋转驱动部件11连接的主电动发电机MG1;以及控制各要素的控制单元5。控制单元5在车辆后退时使离合机构CL1、CL2成为分离状态,解除基于变速器TM1、TM2实现的不可后退状态,从而借助于主电动发电机MG1的反向旋转操作使车辆后退。另一方面,在上坡路上起步时,使离合机构CL1、CL2保持为连接状态,利用基于变速器TM1、TM2实现的后退阻止作用获得防倒滑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068405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480076966.1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市川和树
IPC: F16H29/04 , F16D13/68 , F16F15/126 , F16H21/20 , F16H37/02
Abstract: 离合器(52)具有:离合器输入部件(53),其与辅助动力传递单元(29)的输入齿轮(26)体旋转;离合器输出部件(54),其与变速器输入轴(11A)体旋转;以及离合器工作部件(55),其使离合器输出部件(54)与离合器输入部件(53)接合,将驱动源输出轴(11B)的驱动力传递向变速器输入轴(11A),由于通过弹簧要素(51a)连接驱动源输出轴(11B)与离合器输入部件(53),因此,不仅能够通过驱动源输出轴(11B)、离合器输入部件(53)以及弹簧要素(51a)构成减震器(51)来吸收驱动源(E)的旋转变动,而且通过轴承(57)将离合器输入部件(53)支承于变速器壳体(56),因此,即使驱动源(E)有旋转变动,也能够防止轴承(57)被交替地朝着反方向驱动,从而提高该轴承(57)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64540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580018785.8
申请日:2015-06-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动力传递装置(1)的辅助动力传递部(80)具备辅助单向离合器(82)和断接离合器(83)。断接离合器(83)在主动力传递部(79)的第1变速比(MR)比辅助动力传递部(80)的第2变速比(AR)大的第1状态下被设定为连接状态,在第1变速比(MR)比第2变速比(AR)小的第2状态下被设定为切断状态。在第1状态下辅助单向离合器(82)的两侧的旋转速度之差收敛于0时,断接离合器(83)暂时被设定为切断状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