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37959A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200410011446.0
申请日:2004-12-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C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C7/112 , H01C7/1006 , H01C17/06546 , H01C17/06586
Abstract: 静电防护部件的制造方法,具备制造至少含有压敏电阻粒子和树脂粘合剂的浆料的工序;由该浆料制造压敏电阻生料片的工序;形成导体层的工序;在陶瓷基板形成粘合剂层的工序;在粘合剂层上贴合压敏电阻生料片的工序;焙烧工序。能够提供高性能且稳定的静电防护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156221B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0680010997.2
申请日:2006-03-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C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阻器,包括:具有绝缘性的陶瓷基板、设置在陶瓷基板上以氧化锌为主要成分的变阻器层、设置在变阻器层上的玻璃陶瓷层和设置在变阻器层内且彼此相对的第一内部电极与第二内部电极。该变阻器小型且较薄,且对浪涌电压具有优异的变阻器特性。而且,利用该变阻器,能够获得对静电和浪涌电压具有耐性的小型电子部件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942981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580011944.8
申请日:2005-03-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C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C17/06533 , H01C1/148 , H01C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抗静电部件,其包含:变阻器层,变阻器层具有埋入其中的平坦形状的多个内部电极;包含氧化铝的基板,基板与变阻器层叠层在一起;和端子,端子连接到变阻器层的内部电极并在变阻器层的侧面处形成。其中,变阻器层与基板烧结以使变阻器层的氧化铋在基板中扩散,在基板形成氧化铋扩散层。以此方式,可实现在保持变阻器的抗微小浪涌电压特性的同时,达成具有薄型构造的抗静电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266851A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810083877.6
申请日:2008-03-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14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48227 , H01L2924/00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部件,包括:具备陶瓷基板(12)、在陶瓷基板上除了一部分的非形成部分(18)之外的部分上形成的可变电阻部(10)、和在可变电阻部上形成的玻璃陶瓷层(14)的陶瓷烧结体;在该陶瓷烧结体的陶瓷基板(12)上按照一部分处在非形成部分(18)上的方式设置的一对端子电极(13a、13b);一对外部电极(16a、16b);和贯通陶瓷基板(12)的上下的导热体部(15);通过在非形成部分(18)的导热体部(15)上搭载发光二极管等,能实现小型化,且能对所搭载的部件发出的热量有效地进行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01156221A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680010997.2
申请日:2006-03-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C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阻器,包括:具有绝缘性的陶瓷基板、设置在陶瓷基板上以氧化锌为主要成分的变阻器层、设置在变阻器层上的玻璃陶瓷层和设置在变阻器层内且彼此相对的第一内部电极与第二内部电极。该变阻器小型且较薄,且对浪涌电压具有优异的变阻器特性。而且,利用该变阻器,能够获得对静电和浪涌电压具有耐性的小型电子部件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838341A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200610071899.1
申请日:2006-03-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可变电阻,包括:陶瓷绝缘基板、具有外表面的可变电阻部、设置在可变电阻部的外表面上的第1和第2外部电极。可变电阻部具有:设置在陶瓷绝缘基板上的可变电阻层、第1和第2内部电极、埋设在可变电阻层并从可变电阻层露出的第1和第2通路导体。第2内部电极具有夹着可变电阻层的至少一部分与第1内部电极相对的部分。第1通路导体与第1内部电极连接。第2通路导体与第2内部电极连接。第1和第2外部电极分别与第1和第2通路导体连接。本发明的可变电阻薄型且具有大的机械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0550218C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410011446.0
申请日:2004-12-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C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C7/112 , H01C7/1006 , H01C17/06546 , H01C17/06586
Abstract: 静电防护部件的制造方法,具备制造至少含有压敏电阻粒子和树脂粘合剂的浆料的工序;由该浆料制造压敏电阻生料片的工序;形成导体层的工序;在陶瓷基板形成粘合剂层的工序;在粘合剂层上贴合压敏电阻生料片的工序;焙烧工序。能够提供高性能且稳定的静电防护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0495801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580042677.0
申请日:2005-12-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叠层体,所述叠层体包括活性材料层和通过烧结与所述活性材料层粘结的固体电解质层。活性材料层包含能够吸收和解吸锂离子的晶形第一种物质,并且固体电解质层包含具有锂离子传导性的晶形第二种物质。对所述叠层体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除了所述活性材料层的构成组分和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构成组分外没有别的组分。另外,全固态锂二次电池包括这种叠层体和负极活性材料层。
-
公开(公告)号:CN101076914A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580042677.0
申请日:2005-12-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叠层体,所述叠层体包括活性材料层和通过烧结与所述活性材料层粘结的固体电解质层。活性材料层包含能够吸收和解吸锂离子的晶形第一种物质,并且固体电解质层包含具有锂离子传导性的晶形第二种物质。对所述叠层体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除了所述活性材料层的构成组分和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构成组分外没有别的组分。另外,全固态锂二次电池包括这种叠层体和负极活性材料层。
-
公开(公告)号:CN102057546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80121393.9
申请日:2009-06-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静电应对部件具有:元件体;一对放电用电极;和一对端子电极。在元件体的内部形成有封闭的空洞。一对放电用电极设置于元件体内并在空洞中露出。一对端子电极分别与一对放电用电极连接,并从元件体显露出来。在空洞内的放电电极的至少一方的表面上,至少附着有从锌、铌、铝、镁、钙、钠、钾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金属的氧化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