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494C
公开(公告)日:2003-10-22
申请号:CN98801528.5
申请日:1998-10-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42 , H01M2/0245 , H01M2/0247 , H01M2/20 , H01M2/24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57 , H01M10/6563
Abstract: 一种集合式封闭蓄电池,将在有底矩形筒状的电槽(3)内装入发电要素(1)、用盖体(4)封住电槽(3)的开口部而形成的单电池(2a~2j)多个串联,并用电气连接体(9)将它们电气连接,其特征在于,一体式电槽(51)由各单电池(2a~2j)的电槽(3)构成,同时设有将分隔各单电池(2a~2j)的分隔壁部(53、54)贯通的电气连接体(9),且在分隔壁部(53、54)形成与外部相通的制冷剂通路(55、56)。
-
公开(公告)号:CN1242875A
公开(公告)日:2000-01-26
申请号:CN98801527.7
申请日:1998-10-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4 , H01M2/0242 , H01M2/0245 , H01M10/34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57 , H01M10/6563
Abstract: 一种集合式封闭蓄电池,将在有底矩形筒状的树脂制电槽(3)内装入发电要素(1)、用树脂制盖体(4)封住电槽(3)的开口部而形成的单电池(2a~2j)多个串联,并用电气连接体(9)将它们电气连接,其特征在于,用一体式电槽(51)构成各单电池的电槽(3),同时用一体式盖体(52)构成各单电池(2a~2j)的盖体(4),并将固定有电气连接体(9)的树脂制支承体(19)与设在分隔各单电池(2a~2j)的分隔壁部(53、54)的支承体安装贯通部(11a、11b)接合,以使前述电气连接体(9)贯通前述分隔壁部(53、54)。
-
公开(公告)号:CN1210375A
公开(公告)日:1999-03-10
申请号:CN98118535.5
申请日:1998-08-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45 , Y10T29/10 , Y10T29/18 , Y10T29/185 , Y10T29/49108
Abstract: 一种扩展的蓄电池铅板的制造方法,包括:a.从长度方向供给带状薄板的工序,b.在带状薄板的除了第二区域之外的第一区域,形成与边缘平行且有间歇的多个切口的工序,c.使包括具有多个切口的第一区域和无切口的第二区域的薄板依次沿长度方向移动,同时将切口向宽度方向扩大展开的工序,展开切口形成的第一区域最外侧部的第一轨道距离与中央部的轨道距离大致相同,这样,蓄电池铅板无平面变形,且宽度尺寸稳定,局部应力集中小,故制成的电池寿命长,性能差异小。
-
公开(公告)号:CN1197298A
公开(公告)日:1998-10-28
申请号:CN98106682.8
申请日:1998-04-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岩村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4 , H01M2/307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
Abstract: 能得到具有优良密闭性与可靠性的密闭型蓄电池。与在覆盖电池槽的盖子的上面埋入的铅合金制的极柱套的贯通孔的上部边缘成为一个整体而设置环形凸出部。通过了该极柱套贯通孔的极柱的顶端进入到环形凸出部的下面。在极柱的顶端上面设置凹部以使极柱的上部成为易于熔化的形状而和极柱套的贯通孔的内壁焊接,然后把环形凸出部熔化,用该熔化物将极柱套贯通孔填充起来。
-
公开(公告)号:CN1133223C
公开(公告)日:2003-12-31
申请号:CN98118535.5
申请日:1998-08-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45 , Y10T29/10 , Y10T29/18 , Y10T29/185 , Y10T29/49108
Abstract: 一种扩展的蓄电池铅板的制造方法,包括:a.从长度方向供给带状薄板的工序,b.在带状薄板的除了第二区域之外的第一区域,形成与边缘平行且有间歇的多个切口的工序,c.使包括具有多个切口的第一区域和无切口的第二区域的薄板依次沿长度方向移动,同时将切口向宽度方向扩大展开的工序,展开切口形成的第一区域最外侧部的第一轨道距离与中央部的轨道距离大致相同,这样,蓄电池铅板无平面变形,且宽度尺寸稳定,局部应力集中小,故制成的电池寿命长,性能差异小。
-
公开(公告)号:CN1319185C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03814106.X
申请日:2003-06-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 , H01M2/0245 , H01M2/10 , H01M2/105 , H01M2/12 , H01M2/202 , H01M6/42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3
Abstract: 一种电池组具有多个电池(2)和设置空间(10a、10b)可收容保持各电池(2)、且相对的两侧面被开口的多个保持框(3),在将收容保持了电池(2)的保持框(3)对准其开口进行配置,并在其两端配置端板(4a、4b)接合成一体,构成由接合后的保持框(3)和端板(4a、4b)在各电池(2)的周围形成冷却空间(6)的外装壳(5)时,在各保持框(3)中设置气体排出通路部(18),该气体排出通路部(18)密闭地覆盖设置于电池(2)上的气体排出口(8)的周围空间、并在保持框(3)的两侧面开有连接口(19a、19b)。
-
公开(公告)号:CN1167149C
公开(公告)日:2004-09-15
申请号:CN00118341.9
申请日:2000-06-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47 , H01M2/043
Abstract: 一种蓄电池,包括在邻接的相互间设置空隙而组合的多个整块电池槽及将所述整块电池槽的开口部予以封口的共用的1个电池槽盖,所述各整块电池槽具有由隔壁隔开的多个电池室,在所述各电池室中容纳有极板群,极板群由通过分隔板层叠的多个正极板和负极板构成。本发明容易装配,可靠性高,是一种高输出的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36619C
公开(公告)日:2004-01-28
申请号:CN98801527.7
申请日:1998-10-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4 , H01M2/0242 , H01M2/0245 , H01M10/34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57 , H01M10/6563
Abstract: 一种集合式封闭蓄电池,将在有底矩形筒状的树脂制电槽(3)内装入发电要素(1)、用树脂制盖体(4)封住电槽(3)的开口部而形成的单电池(2a~2j)多个串联,并用电气连接体(9)将它们电气连接,其特征在于,用一体式电槽(51)构成各单电池的电槽(3),同时用一体式盖体(52)构成各单电池(2a~2j)的盖体(4),并将固定有电气连接体(9)的树脂制支承体(19)与设在分隔各单电池(2a~2j)的分隔壁部(53、54)的支承体安装贯通部(11a、11b)接合,以使前述电气连接体(9)贯通前述分隔壁部(53、54)。
-
公开(公告)号:CN1276632A
公开(公告)日:2000-12-13
申请号:CN00118341.9
申请日:2000-06-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47 , H01M2/043
Abstract: 一种蓄电池,包括在邻接的相互间设置空隙而组合的多个整块电池槽及将所述整块电池槽的开口部予以封口的共用的1个电池槽盖,所述各整块电池槽具有由隔壁隔开的多个电池室,在所述各电池室中容纳有极板群,极板群由通过分隔板层叠的多个正极板和负极板构成。本发明容易装配,可靠性高,是一种高输出的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666359A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03814106.X
申请日:2003-06-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 , H01M2/0245 , H01M2/10 , H01M2/105 , H01M2/12 , H01M2/202 , H01M6/42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3
Abstract: 一种电池组具有多个电池(2)和设置空间(10a、10b)可收容保持各电池(2)、且相对的两侧面被开口的多个保持框(3),在将收容保持了电池(2)的保持框(3)对准其开口进行配置,并在其两端配置端板(4a、4b)接合成一体,构成由接合后的保持框(3)和端板(4a、4b)在各电池(2)的周围形成冷却空间(6)的外装壳(5)时,在各保持框(3)中设置气体排出通路部(18),该气体排出通路部(18)密闭地覆盖设置于电池(2)上的气体排出口(8)的周围空间、并在保持框(3)的两侧面开有连接口(19a、19b)。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