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面板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02959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980100468.5

    申请日:2009-09-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1/42 H01J11/12 H01J11/36 H01J11/40

    Abstract: 等离子显示面板具有:前面基板,其中形成电介质层以便覆盖形成于基板上的多个显示电极,并且,在上述电介质层上形成保护层;背面基板,其与上述前面基板对置配置以便形成放电空间,并且,在与显示电极交叉的方向上形成数据电极,并且设置有划分放电空间的隔壁;和荧光体层,其通过在上述背面基板的隔壁之间涂敷由荧光体材料和分散剂构成的荧光体油墨而形成,在隔壁的表面涂敷直径在1nm以上、100nm以下的范围内的纳米粒子,或涂敷针对荧光体油墨的分散剂具有亲和性的溶剂,然后,涂敷该荧光体油墨,形成荧光体层。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51922A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610051593.X

    申请日:2006-0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1568 H01L27/115

    Abstract: 彼特线绝缘膜形成后不大幅度扩散彼特线扩散层,充分确保连接部的面积,在该连接部抑制扩散层阻抗增大的同时,谋求存储单元的精细化。半导体装置,具有形成在半导体衬底(1)上部的,分别沿行的方向延伸的复数层彼特线扩散层(2),在上述各彼特线扩散层(2)上分别形成的复数层彼特线绝缘膜(3),在各彼特线扩散层(2)之间形成的复数层栅极绝缘膜(10)以及在各彼特线绝缘膜(3)及各栅极绝缘膜(3)交叉的复数条字线(4)。在半导体衬底(1)的上部,形成了具有与各彼特线扩散层(2)分别电连接的连接部(6a)的复数层连接扩散层(6),在半导体衬底(1)中各连接部(6a)的上表面,比各连接扩散层(6)的上表面低。

    蓄电池容器、蓄电池及叠层型蓄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56923C

    公开(公告)日:2004-07-07

    申请号:CN97190016.7

    申请日:1997-0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用容器及使用它的蓄电池和叠层型蓄电池,用单体电池叠层类型的叠层型蓄电池中,随着使用中单体电池充放电在电池内蓄积所产生的热量,使单体电池内部温度上升,损坏单体电池的蓄电要素或使性能下降,进而缩短了寿命,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这种蓄电池散热性从而防止因蓄热或温升导致电池特性变坏的蓄电池用容器及使用它的蓄电池和叠层型蓄电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在构成放入蓄电要素容器的壁面的外缘部设有厚壁部,在该厚壁部所包围的区域设有厚度比所述厚壁部厚度薄的薄壁部,在构成放入蓄电要素容器壁面的外缘部上设置的厚壁部所包围的薄壁外表面上,配置有由直条筋或格子状筋和突起构成的或由圆柱状突起等构成的隔离件,该隔离件外表面比厚壁部外表面更向外突出,能确保容器的刚性及耐久性,同时能使冷却用空气有效地流通于蓄电池容器的外周,比已有容器能更有效地散发来自壁面的热量,使电池内部的热量易于传至外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蓄电池的性能及长期寿命,能发挥优良的效果。

    电池组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33052C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97117719.8

    申请日:1997-08-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06 H01M2/344 H01R31/0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在通过连接板电气连接相邻单体电池端子间的金属零部件及所述连接板的表面上,直接和间接覆盖有从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及合成树脂组中选择至少一种构成的绝缘保护部。该电池组能防止连接用金属零部件被腐蚀,同时能防止液络引起的漏电流。作为EV用电池组能长期工作在恶劣环境中使输出特性不变坏,大大减轻维护,具有高可靠性。

    电池组冷却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398A

    公开(公告)日:1998-04-08

    申请号:CN97119364.9

    申请日:1997-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组合在一起的电池组的冷却方法,其目的在于抑制电池间的温度差异和电池性能的差异。单位电池10是这样一种结构,单个电池7的电槽2外侧设有的凸部8互相接触,由凹部9形成单个电池7之间上下方向的空间11,该单位电池10靠铝制板12和铁条13按组装方向约束两端单个电池7,横向放置该单位电池,使端子同一朝向,致冷剂流向极柱所在面。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51922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610051593.X

    申请日:2006-0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1568 H01L27/115

    Abstract: 彼特线绝缘膜形成后不大幅度扩散彼特线扩散层,充分确保连接部的面积,在该连接部抑制扩散层阻抗增大的同时,谋求存储单元的精细化。半导体装置,具有形成在半导体衬底(1)上部的,分别沿行的方向延伸的复数层彼特线扩散层(2),在上述各彼特线扩散层(2)上分别形成的复数层彼特线绝缘膜(3),在各彼特线扩散层(2)之间形成的复数层栅极绝缘膜(10)以及在各彼特线绝缘膜(3)及各栅极绝缘膜(3)交叉的复数条字线(4)。在半导体衬底(1)的上部,形成了具有与各彼特线扩散层(2)分别电连接的连接部(6a)的复数层连接扩散层(6),在半导体衬底(1)中各连接部(6a)的上表面,比各连接扩散层(6)的上表面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