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22535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480021192.2

    申请日:2014-04-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角部具有倒角部的电极组装体中,也能够防止损伤绝缘的蓄电装置。本发明的蓄电装置具备:电极组装体,其具备多个正极电极、多个负极电极、以及多个隔板;外壳,其具有内底面并且收纳上述电极组装体;绝缘层,其配置在上述电极组装体与上述外壳之间;以及保持带,其一体保持上述正极电极、上述负极电极、以及上述隔板。上述电极组装体具有支承于上述外壳的上述内底面的底面、与该底面连接的上述层叠方向的两个端面、与上述底面连接并且与上述端面交叉的两个侧面、以及由上述底面和上述侧面形成的两个角部。各角部具备倒角部、和该倒角部与上述底面之间的边界部。上述保持带在与上述底面平行并且与上述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在比上述侧面靠上述电极组装体的内侧,从上述底面覆盖上述边界部。

    蓄电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22530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80017530.5

    申请日:2014-02-28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使电解液高效地浸入活性物质。本发明的蓄电装置具备:电极组装体,其具有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壳体,其具备具有电解液的注液孔的壁部;以及绝缘部件,其将电极组装体与壳体绝缘。电极组装体具有与壳体的壁部对置的对置面,第一电极具有从一边突出的第一极耳,第二电极具有从一边突出的第二极耳。第一极耳群以及第二极耳群的各自具有相互为相反侧的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第一极耳群与第二极耳群相互分离,对第一极耳群以及第二极耳群的各自而言,弯曲为第一侧面与对置面对置并且第二侧面与壳体的壁部对置的状态。绝缘部件使电极组装体的对置面全体向绝缘部件外敞开。注液孔配置于壁部的、从与对置面正交的方向观察壁部供第一极耳群与第二极耳群投影的区域所夹持的位置。

    蓄电装置以及二次电池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47122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80018880.9

    申请日:2013-0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防止对电极板施加过度的力的蓄电装置。本发明的蓄电装置具备具有多个侧壁的外壳主体和被收纳于外壳主体的电极组装体。电极组装体具有由具有活性物质层的正极板、具有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板以及夹设于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的隔离件构成的层叠构造。外壳主体具有与电极组装体的层叠方向垂直的至少1个第1内壁面、与该第1内壁面邻接且与电极组装体的层叠方向平行的至少1个第2内壁面、以及连结相互邻接的第1内壁面及第2内壁面的拐角面。将通过第1内壁面与拐角面的分界线且与第2内壁面对置的面规定为假想边界面。与第2内壁面对置的正极板的活性物质层的边缘位于假想边界面的面上、或位于相比假想边界面的位置还从边缘所对置的第2内壁面离开的区域。

    热电转换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34978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084835.0

    申请日:2012-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5/3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包括热电转换单元,该热电转换单元具有:壳体,具有敞开结构的流路模制在该壳体中;覆盖流路的敞开部分的第一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地设置的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多个热电转换元件。在壳体的流路的底表面处,与壳体一体地形成有引入管和排出管,并且引入管和排出管中的每个沿垂直于第一基板的方向延伸。

    热交换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79794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067068.2

    申请日:2012-03-14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器(1),包括外壳(3)、引导构件(42、52)、回流构件(44、54)和排出构件(43、53)。外壳包括多个平行的流动通道(46a、46b、56a、56b)。外壳包括第一端面(41c、51c)和第二端面(41d、51d),它们各自具有开口(41f、41g、51f、51g)。引导构件固定至第一面或者第二端面。回流构件以跨越一对开口延伸的方式固定至第一端面或者第二端面,以便以回流方式连接一对开口。排出构件固定至第一面或者第二端面。多个流动通道通过回流构件连接成单个流动通道。引导构件、回流构件和排出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一体地包括:附接至外壳的附接部;和伸出部,伸出部朝向外壳比附接部伸出更多并且包括倾斜表面。

    用于无离合器式的可变排量压缩机的排量控制阀

    公开(公告)号:CN1854513A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610074867.7

    申请日:2006-04-25

    Abstract: 一种排量控制阀,其包括具有阀体的往复主体。该往复主体包括具有阀体的第一轴部和与该第一轴部同轴且插入到该阀孔中的第二轴部。该第一轴部定位成靠近该螺线管。该第二轴部与该压力感测机构连接。该第二轴部和该阀孔限定制冷剂自由流动的流动路径。节流部形成在该第一轴部和该第二轴部之间并且与该第一轴部和该第二轴部同轴。该节流部的靠近该第二轴部的端部的直径设定成大于该第二轴部的靠近该节流部的端部的直径。该制冷剂在该流动路径内的流率由该节流部来抑制。

    蓄电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2511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80050021.1

    申请日:2016-08-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将电极组装体收纳于壳体主体内时保护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的蓄电装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具有将盖、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导电构件和负极导电构件以及绝缘构件一体化而成的盖端子构件。盖端子构件经由正极极耳群和负极极耳群而与电极组装体一体化。电极组装体在电极收纳隔离物和负极电极中具有与壳体主体的内底面抵接的底侧抵接部。另外,电极收纳隔离物具有与盖端子构件抵接的盖侧抵接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