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54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39189.3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TPMS结构的换热器设计方法,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结合sigmoid函数实现两个原始典型TPMS结构曲面的平滑过渡以构建柔性混合TPMS晶格结构数学表达式;步骤二、根据得到的该柔性混合TPMS晶格结构数学表达式在三维建模软件中输出晶格单元;步骤三、依据换热器壳体结构要求对目标晶格单元实现在空间坐标系的周期阵列,并通过分别在热冷流体进出口封闭对立流体的区域以实现热冷流域的独立,最终得到柔性混合换热芯结构,并填充至换热壳体当中得到换热器;步骤四、对不同柔性混合的TPMS换热器进行流动和传热特性分析,以获得最优设计。采用柔性TPMS结构设计能够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换热面积,从而提升热交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94358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55445.4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8 , H01M50/691 , H01M10/656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冷却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电池分层喷淋浸没式液冷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包括隔板、电池、喷淋管和螺旋导流板,其中,隔板的内部开设有液冷流道;隔板开设有多个装配孔;电池为圆柱电池,电池插接在装配孔内,且电池的两端相对隔板凸出;喷淋管在隔板上设置有多个,喷淋管与流道相贯通,且喷淋管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喷孔;螺旋导流板设置在电池的表面。本发明通过设置隔板用于集成喷淋管和电池,如此通过向隔板的冷却流道通入冷却水,再经喷淋管的喷孔喷出至电池的表面,便可实现电池的冷却散热;此结构既实现了圆柱电池的集成,同时实现了对圆柱电池的散热,不但具有散热效率高的优点,且提高了电池模组集成的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814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59937.5
申请日:2024-10-18
IPC: H01M10/613 , H01M10/6567 , H01M10/617 , H01M10/633 , H01M10/48 , H01M10/659 , H01M10/655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浸没式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包括电池包箱体,其具有顶部开口的容置腔室,容置腔室内部充填有冷却介质,电池包箱体底部侧壁开设有出液口;多个单体电池,设置于容置腔室内并浸没于冷却介质中;相变工质,设置于容置腔室内且围绕在单体电池外侧;冷却箱体,固定设置于电池包箱体顶部开口处,冷却箱体底面具有与容置腔室相连通的连通口,冷却箱体上开设有进液口;本发明通过结合静态冷却、低流量动态冷却、高流量动态冷却和相变材料的多层次热管理,能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动态调整冷却策略,确保高效散热,相变工质的使用使得电池组内部温度更加均匀,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冷却模式,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7646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15475.6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48 , H01M10/625 , H01M10/63 , H01M10/633 , H01M10/643 , H01M10/6567 , H01M10/6568 , H01M10/659 , H01M10/6556 , H01M50/213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64 , H01M50/29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复合式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包括:电池包箱体,其具有顶部开口的安装腔,安装腔内充填有液冷介质,电池包箱体底部侧壁开设有与安装腔相连通的出液口;多个单体电芯,固定设置于安装腔内并浸没于液冷介质中;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设置于安装腔内并围绕在单体电芯外侧;相变材料,设置于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的孔隙中;液冷箱,固定设置于电池包箱体顶部开口处并与安装腔相连通,液冷箱上开设有进液口。本发明的相变材料结合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的使用,可以提高电池散热效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动态调整冷却策略,确保高效散热,提高了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和灵活性,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13368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54040.1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52 , H01M10/6555 , H01M10/643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56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低温环境的圆柱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圆柱电池,还包括成组构件、微热管阵列板和导液板,其中,圆柱电池呈矩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成组构件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将成行/列的圆柱电池构成具有矩形立体状外观的线性模组,且成组构件具有导热性;微热管阵列板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微热管阵列板呈L型板状结构,两个微热管阵列板相对设置并抵持成组构件;两个微热管阵列板各抵持有一个导液板。本发明仅需设置两个导液板用作加热或冷却元件即可,其具有结构简单、实施便利的优点,可保证电池模组的均温性,且降低了应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9435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55269.4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H01M10/63 , H01M10/613 , H01M10/6567 , H01M10/6552 , H01M50/244 , H01M50/264 , H01M50/249 , H01M10/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包括电池箱、第一固定板、喷淋组件、电池和热管,其中,电池箱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将电池箱的内腔分隔为顶腔和底腔;喷淋组件贯穿第一固定板,喷淋组件同时向顶腔及底腔喷淋换热介质;电池插接在第一固定板上,且电池位于顶腔内的长度小于位于底腔内的长度;热管贯穿第一固定板。本发明通过在电池箱中设置喷淋组件,并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用于放置电池,如此喷淋组件可向电池进行喷淋,以对电池进行降温或升温;同时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热管,其可均衡电池箱中的换热介质温度,从而保证对电池整体的加热或散热,具有良好的均温性能,且提高了加热或散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010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79332.5
申请日:2024-09-30
IPC: H01M10/6552 , H01M10/613 , H01M10/6551 , H01M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浸没式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包箱体,电池包箱体内部充填有换热介质;多个单体电池,设置于电池包箱体内并浸没于换热介质中;冷却箱体,固定设置于电池包箱体一侧,冷却箱体上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用于向冷却箱体内循环通入冷却介质;热管,设置有多个,热管具有蒸发段和冷凝段,多个热管的蒸发段均匀设置于电池包箱体内,且蒸发段浸没于换热介质中,冷凝段伸入至冷却箱体内并浸没于冷却介质中。通过将单体电池浸没于静态换热介质中,减少温度梯度,避免散热不均。热管蒸发段在电池包内布置,冷凝段接触动态冷却介质,可以实现对单体电池高效散热,避免了冷却介质对单体电池机械冲击,延长了电池寿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