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缆索夹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16404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94145.3

    申请日:2021-11-03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主缆索夹,属于桥梁索夹技术领域。该主缆索夹包括:两个半环夹,所述半环夹包括:弧形板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位于所述弧形板的外壁面上且与所述弧形板相连,所述连接座沿所述弧形板的周向从所述弧形板的一个直边所在侧面延伸至所述弧形板的另一个直边所在侧面;两个所述半环夹的所述弧形板对接围成夹持孔,两个所述半环夹的所述连接座可拆卸连接。本公开能改善主缆钢丝与弧形板间的摩擦力减弱,而使主缆索夹相对于主缆钢丝滑移的问题,提高主缆索夹的可靠性。

    悬索桥索鞍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1638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94140.0

    申请日:2021-11-03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悬索桥索鞍,包括:鞍体;鞍槽座,包括鞍槽底板和两个平行的鞍槽侧板,两个鞍槽侧板位于鞍槽底板的同侧,鞍槽底板和两个鞍槽侧板围成开口槽,鞍槽底板与鞍体相连,鞍体和鞍槽侧板分别位于鞍槽底板的异侧;两个台阶组件,位于开口槽内,台阶组件包括多个依次层叠于鞍槽底板上的鞍槽板,在远离鞍槽底板的方向上,各鞍槽板在开口槽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依次减小,各鞍槽板均具有对齐侧边,且各对齐侧边共面,一个台阶组件的各鞍槽板的对齐侧边均与一个鞍槽侧板贴合相连,另一个台阶组件的各鞍槽板的对齐侧边均与另一个鞍槽侧板贴合相连。本公开能降低在鞍槽座内加工形成台阶面的难度,缩短加工周期且减少加工成本。

    双主缆索夹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69129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0360623.5

    申请日:2020-04-3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主缆索夹,该双主缆索夹包括:两个索夹本体,均具有第一半环夹和第二半环夹,每个索夹本体的第一半环夹和第二半环夹对接形成主缆安装孔,两个索夹本体平行间隔布置,在沿两个索夹本体间隔布置的方向上,两个索夹本体的两个第一半环夹均位于两个索夹本体的两个第二半环夹之间;连接件,包括连接块和两个连接部,连接块上设有吊索安装孔,两个连接部分别位于连接块上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两个连接部分别与两个第一半环夹可拆卸连接。本公开能避免一体构型的双主缆索夹因连体铸造而存在较多的铸造缺陷,提高使用寿命,且方便拆装便于维护,降低维护成本。

    双主缆索夹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91297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361055.0

    申请日:2020-04-3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主缆索夹,该双主缆索夹包括:两个索夹本体,均具有相对的两端,索夹本体具有从索夹本体的一端贯穿至索夹本体的另一端的主缆安装孔,两个索夹本体间隔排布且两个主缆安装孔的中轴线相互平行,一个索夹本体的一端与另一个索夹本体的一端共面,一个索夹本体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索夹本体的另一端共面;第一连接结构,具有两个第一连接部,两个第一连接部分别连接在两个索夹本体上,第一连接结构上具有吊索安装区,吊索安装区位于两个第一连接部之间。本公开能使悬索桥门架同侧的两根主缆上的索夹受力均衡,防止两根主缆中的单个索夹过载,提高悬索桥的安全性。

    一种组合的滚轴式索鞍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0822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20639.8

    申请日:2024-09-23

    Abstract: 一种组合的滚轴式索鞍,包括固定式主索鞍、两个可移动的滚轴式主索鞍、主缆与多边形锚碇;所述固定式主索鞍安装在多边形锚碇的顶部,两个滚轴式主索鞍安装在多边形锚碇的左右两侧,两个滚轴式主索鞍以固定式主索鞍为中心对称设置;鞍体的底部与上承板的顶部连接,上承板的底部与下承板的顶部连接,滚轴组件设置在上承板、下承板之间,下承板的底部与预埋格栅的顶部连接,预埋格栅嵌设在多边形锚碇中;所述下承板的顶部安装有两个纵向挡块,两个纵向挡块设置在鞍体的左右两侧,下承板的顶部安装有多组横向挡块,上承板、下承板嵌设在同一组的两个横向挡块内。本发明主缆可以移动,不会因为外部力对主缆造成额外的压力,桥梁结构安全。

    一种焊接式索夹的制作方法及索夹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1543099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47489.6

    申请日:2022-09-2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焊接式索夹的制作方法及索夹构造,属于桥梁索夹技术领域。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在筒体的外壁焊接两组筋板组件,所述两组筋板组件关于所述筒体的第一中心面对称;在所述筒体的外壁焊接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位于两组所述筋板组件之间,所述连接组件为以所述第一中心面为对称面的对称结构;对所述筒体进行切割,得到第一半索夹和第二半索夹,所述第一半索夹和所述第二半索夹的对接面为筒体的第二中心面且与所述第一中心面垂直,所述连接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半索夹上,每组所述筋板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半索夹上,每组所述筋板组件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半索夹上。本公开通过索夹的制作方法,可以减少索夹的制作缺陷,提高索夹的合格率。

    一种应用于溶洞地形的回转主缆悬索桥

    公开(公告)号:CN1191629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20645.3

    申请日:2024-09-23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溶洞地形的回转主缆悬索桥,包括多个回转索鞍、主缆、环形的回转锚碇、预埋底板、主塔以及常规锚锭;每个所述回转索鞍的底部与鞍体底板的顶部连接,鞍体底板的底部与预埋底板的顶部连接,预埋底板嵌设在回转锚碇上,回转索鞍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主缆的鞍槽,主缆设置在鞍槽内;所有的回转索鞍均匀的环形分布在所述回转锚碇的顶部弧面上,相邻两个回转索鞍之间通过高强螺栓固定;所述环形的回转锚碇与常规锚锭分别设置在河岸的两侧,主缆的一端经主塔后与多个回转索鞍连接,主缆沿鞍槽环形设置在所有回转索鞍的鞍槽内,主缆的另一端经主塔后与常规锚锭连接。本发明在溶洞地形下主缆受力均匀。

    双主缆索夹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691297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010361055.0

    申请日:2020-04-3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主缆索夹,该双主缆索夹包括:两个索夹本体,均具有相对的两端,索夹本体具有从索夹本体的一端贯穿至索夹本体的另一端的主缆安装孔,两个索夹本体间隔排布且两个主缆安装孔的中轴线相互平行,一个索夹本体的一端与另一个索夹本体的一端共面,一个索夹本体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索夹本体的另一端共面;第一连接结构,具有两个第一连接部,两个第一连接部分别连接在两个索夹本体上,第一连接结构上具有吊索安装区,吊索安装区位于两个第一连接部之间。本公开能使悬索桥门架同侧的两根主缆上的索夹受力均衡,防止两根主缆中的单个索夹过载,提高悬索桥的安全性。

    双主缆索夹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9129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360623.5

    申请日:2020-04-3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主缆索夹,该双主缆索夹包括:两个索夹本体,均具有第一半环夹和第二半环夹,每个索夹本体的第一半环夹和第二半环夹对接形成主缆安装孔,两个索夹本体平行间隔布置,在沿两个索夹本体间隔布置的方向上,两个索夹本体的两个第一半环夹均位于两个索夹本体的两个第二半环夹之间;连接件,包括连接块和两个连接部,连接块上设有吊索安装孔,两个连接部分别位于连接块上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两个连接部分别与两个第一半环夹可拆卸连接。本公开能避免一体构型的双主缆索夹因连体铸造而存在较多的铸造缺陷,提高使用寿命,且方便拆装便于维护,降低维护成本。

    一种应用于山体环境下的双滑动副主索鞍

    公开(公告)号:CN1191629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20649.1

    申请日:2024-09-23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山体环境下的双滑动副主索鞍,包括固定式主索鞍、两个可移动的滚轴式主索鞍、主缆与多边形锚锭,所述滚轴式主索鞍包括鞍体、水平上承板、水平滑动副、水平格栅、竖直上承板、竖直滑动副、竖直格栅反力架,所述鞍体的侧面与水平上承板的侧面连接,水平上承板的另一侧面设置有水平下承板,水平上承板与水平下承板之间通过水平滑动副滑动配合,水平下承板的侧面与水平格栅的侧面连接,水平格栅的另一侧面嵌设在多边形锚锭内;所述水平格栅上设置有两个水平纵向垫块,两个水平纵向垫块分别设置在水平下承板的左右两侧,水平纵向垫块与水平下承板之间存在间隙。本发明主缆不会局部受力过大,桥梁结构稳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