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8117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0887864.X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9/10 , C12N15/54 , C12N1/21 , C12N15/70 , C12N15/75 , C12P19/18 , C12P19/04 , C12R1/19 , C12R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胞外分泌能力增强的淀粉分支酶突变体,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淀粉分支酶突变体,所述淀粉分支酶突变体是将来源于海洋红嗜热盐菌来源的淀粉分支酶的第3位、第4位同时突变,或第3位、第4位、第10位和第11位同时得到的。本发明的方法安全、高效,其制备得到的含有淀粉分支酶突变体W3K/L4K/R10K/R11K、W3R/L4R的粗酶液活力与原始酶相比分别提高了1.29倍、1.68倍;并且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重组酶是胞外酶,有利于后期大规模生产的提取纯化,在工业中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18176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966897.8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抗性糊精得率及其抗消化性的方法,属于淀粉生物改性领域。本发明采用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对淀粉经高温酸解制备的焦糊精进行酶法改性,通过催化焦糊精分子中α‑1,4糖苷键的断裂,然后发生转糖基反应,生成大小不一的环状低聚物,显著提高抗性糊精的得率及其抗消化性。经过生物酶法改性制备抗性糊精,不仅可以提升体系的抗消化性,而且相比于化学方法更具有安全性,为抗性糊精的制备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经济效益好的新思路和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881373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03415.1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酶协同制备低GI麦芽糊精的方法,属于淀粉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淀粉颗粒分散于水中得到淀粉乳;向所得淀粉乳中加入淀粉分支酶Ro‑GBE,升温进行糊化反应,降温后继续恒温反应,得到反应液1;将所得反应液1降温后,添加β‑淀粉酶与酵母进行反应,得到反应液2;将得到的反应液2干燥,得到所述低GI麦芽糊精。本发明经酶法改性后的产物分支度增加,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形成了高支化的小分子结构,从而延缓了产物的消化性,增强了产物的溶解性及溶液稳定性。本发明采用淀粉分支酶及β‑淀粉酶对淀粉进行协同二次酶解修饰,效果显著,可将产物中的快消化组分降低42.71%,产物冷水可溶,且溶液于4℃中储存30d后透明度仍可达到90.0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481177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87864.X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9/10 , C12N15/54 , C12N1/21 , C12N15/70 , C12N15/75 , C12P19/18 , C12P19/04 , C12R1/19 , C12R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胞外分泌能力增强的淀粉分支酶突变体,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淀粉分支酶突变体,所述淀粉分支酶突变体是将来源于海洋红嗜热盐菌来源的淀粉分支酶的第3位、第4位同时突变,或第3位、第4位、第10位和第11位同时得到的。本发明的方法安全、高效,其制备得到的含有淀粉分支酶突变体W3K/L4K/R10K/R11K、W3R/L4R的粗酶液活力与原始酶相比分别提高了1.29倍、1.68倍;并且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重组酶是胞外酶,有利于后期大规模生产的提取纯化,在工业中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18176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966897.8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抗性糊精得率及其抗消化性的方法,属于淀粉生物改性领域。本发明采用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对淀粉经高温酸解制备的焦糊精进行酶法改性,通过催化焦糊精分子中α‑1,4糖苷键的断裂,然后发生转糖基反应,生成大小不一的环状低聚物,显著提高抗性糊精的得率及其抗消化性。经过生物酶法改性制备抗性糊精,不仅可以提升体系的抗消化性,而且相比于化学方法更具有安全性,为抗性糊精的制备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经济效益好的新思路和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3005132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0272086.3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基因及其应用方法,属于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基因含有SEQ ID NO.1的核苷酸序列,该基因编码的酶的比酶活与热稳定性均高于现有报道的大多数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且底物转化率也较好。将该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中异源表达,利用纯化的重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催化D‑果糖转化生成D‑阿洛酮糖,所得功能性D‑阿洛酮糖可直接用于食品、药品等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00513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72086.3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来源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基因及其应用方法,属于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基因含有SEQ ID NO.1的核苷酸序列,该基因编码的酶的比酶活与热稳定性均高于现有报道的大多数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且底物转化率也较好。将该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中异源表达,利用纯化的重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催化D‑果糖转化生成D‑阿洛酮糖,所得功能性D‑阿洛酮糖可直接用于食品、药品等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42658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1245683.8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淀粉精深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淀粉分支酶协同制备抗性糊精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将酸热法与酶解改性耦合,通过酸热法和酶解改性的处理条件相互配合,不仅显著提高抗性糊精产率,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其抗消化性组分的含量,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环境污染少,抗性糊精产量高,产品质量好等优点,为抗性糊精的制备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节能的新方法、新思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