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4545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0420629.0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9/24 , C12N15/56 , C12N15/70 , C12N1/21 , C12P19/14 , C12P19/12 , C12P19/04 , C12P19/0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耐碱的木聚糖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利用基于高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多种热稳定性算法组合预测计算改进木聚糖酶的热稳定性,进一步基于表面偶联方法,利用Rosetta supercharge对木聚糖酶的表面电荷进行计算和设计,以提高酶的耐碱性,筛选得到一系列突变体。本发明的木聚糖酶突变体的耐热性和耐碱性大大提高,尤其是显著延长了在高温、强碱条件下酶的半衰期,并且酶活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提高,解决了目前工业环境中木聚糖酶的半衰期短、稳定性差以及蛋白质的储存与实际催化反应条件相矛盾的局限。
-
公开(公告)号:CN11650432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337659.5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构象动力学设计提高酶稳定性和活性的方法,属于计算化学,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以及蛋白质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高压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等温压缩系数扰动筛选出与酶的性质和功能密切相关的高可塑性区域,然后对高可塑性区域的氨基酸进行动态柔性指数和动态耦合指数计算,筛选出高稳定性和活性的突变体。本发明实现了从区域到点的筛选,克服了现有技术实用性不强的问题,并且同时提高了酶的稳定性和活性,提高了酶在工业上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33002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59055.4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腔工程化技术提高酶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的方法,属于生物信息学、计算化学、生物工程、生物物理及蛋白质工程等领域。本发明首先以分子动力学模拟(MD)蛋白运动,通过聚类分析挑选出代表性构象后通过AQUA‑DUCT分析模拟轨迹并筛选出蛋白内部关键空腔,再筛选出组成关键内部空腔附近的氨基酸残基同时排除结合活性位点一定范围的氨基酸残基,再结合多尺度自由能计算软件以能量为指标对上述残基位点执行饱和突变,经筛选获得潜在的阳性突变体。利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阳性突变率最高达到90%,酶的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均得到增强,具有非常高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26978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20933.6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酶的适配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适配体简便调控双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酶的催化活性实现对卡那霉素的比色和光热双模式检测,适配体通过共孵育无需固定化即可实现对双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酶活性调控,利用卡那霉素对适配体的高选择性亲和力使适配体从纳米酶表面脱落产生信号响应,进一步利用氧化产物具有光热效应而产生的温度信号,实现对比色和光热双信号检测结果的比对,提高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6978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29718.2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33/53 , A23L5/20 , G01N33/531 , G01N33/569 ,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捕获系统及其应用。本发明将巯基修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适配体组装在纳米微球/AuPt表面得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捕获系统。由于适配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高特异性,优先结合靶标菌,纳米微球/AuPt表面酶活性位点被遮蔽,导致催化性能降低,oxTMB在652nm处的吸光度下降,实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该检测手段简单快捷,只需一步就能完成。同时当纳米微球为聚多巴胺纳米微球(PDA)时,PDA/AuPt有着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在apt‑PDA/AuPt与靶标菌孵育后,两者通过特异性适配体紧密结合,采用808nm近红外激光器照射后,溶液体系温度急剧升高,高温破坏细菌的细胞结构,完成对细菌的光热灭杀。
-
公开(公告)号:CN11644545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20629.0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9/24 , C12N15/56 , C12N15/70 , C12N1/21 , C12P19/14 , C12P19/12 , C12P19/04 , C12P19/0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耐碱的木聚糖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利用基于高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多种热稳定性算法组合预测计算改进木聚糖酶的热稳定性,进一步基于表面偶联方法,利用Rosetta supercharge对木聚糖酶的表面电荷进行计算和设计,以提高酶的耐碱性,筛选得到一系列突变体。本发明的木聚糖酶突变体的耐热性和耐碱性大大提高,尤其是显著延长了在高温、强碱条件下酶的半衰期,并且酶活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提高,解决了目前工业环境中木聚糖酶的半衰期短、稳定性差以及蛋白质的储存与实际催化反应条件相矛盾的局限。
-
公开(公告)号:CN112582031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551804.2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结合高压分子动力学模拟、自由能计算改善水解酶鲁棒性,属于计算化学、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以及蛋白质工程领域。本发明方法先通过高压扰动结合分子动力学模型模拟计算,寻找强鲁棒性相关区域和关键氨基酸位点,再对关键区域上的氨基酸进行虚拟饱和突变,构建突变体库,然后通过用多尺度自由能计算软件从蛋白质动力学、蛋白质热力学、预测算法上对上述突变体进行稳定性预测,经多轮虚拟选择尽可能排除假阳性突变体。利用上述方法构建筛选水解酶突变体,阳性突变体频率高达62.5%,有效降低筛选工作量,获得的突变体鲁棒性强,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33002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0059055.4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腔工程化技术提高酶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的方法,属于生物信息学、计算化学、生物工程、生物物理及蛋白质工程等领域。本发明首先以分子动力学模拟(MD)蛋白运动,通过聚类分析挑选出代表性构象后通过AQUA‑DUCT分析模拟轨迹并筛选出蛋白内部关键空腔,再筛选出组成关键内部空腔附近的氨基酸残基同时排除结合活性位点一定范围的氨基酸残基,再结合多尺度自由能计算软件以能量为指标对上述残基位点执行饱和突变,经筛选获得潜在的阳性突变体。利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阳性突变率最高达到90%,酶的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均得到增强,具有非常高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504320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310337659.5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构象动力学设计提高酶稳定性和活性的方法,属于计算化学,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以及蛋白质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高压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等温压缩系数扰动筛选出与酶的性质和功能密切相关的高可塑性区域,然后对高可塑性区域的氨基酸进行动态柔性指数和动态耦合指数计算,筛选出高稳定性和活性的突变体。本发明实现了从区域到点的筛选,克服了现有技术实用性不强的问题,并且同时提高了酶的稳定性和活性,提高了酶在工业上的应用价值。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