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9345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89508.5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国机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异常状态数据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基于图像分割的石油管道异常状态数据提取方法,通过读取对石油管道进行检测的内检测设备上的传感器数据,形成传感器数据波动图形;对所述传感器数据波动图形进行图像化处理得到灰度图,再对所述灰度图进行预处理;同时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异常数据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提取所述灰度图的具有异常数据的横坐标区域并记录为图像,对所述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处理,并将分割结果输出,即提取出石油管道异常状态数据。本申请通过将数据转化为图像,再进行图像分割的方式,实现了快速的在大量的数据面前,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去除存在异常状态的数据,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24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54307.9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7/83 , G01N27/9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裂纹和针孔缺陷的漏磁涡流复合探头,涉及管道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和电路模块;电路模块设置在外壳内部;电路模块包括LTCC封装体、信号调理电路、控制电路以及电路板;LTCC封装体、信号调理电路以及控制电路设置在电路板上,控制电路分别与LTCC封装体和信号调理电路电连接;LTCC封装体包括霍尔元件、涡流元件以及LTCC本体;若干个霍尔元件串联组成霍尔元件阵列,LTCC本体远离电路板的一面开设有镂空凹槽,霍尔元件阵列设置在镂空凹槽内;涡流元件密封在LTCC本体的内部,涡流元件至少设置有一组跑道型线圈,以解决漏磁涡流复合探头体积大、测量精度低且难以检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9315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12911.1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国机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B7/13 , G01B7/24 , G01C21/16 , F16L55/28 , F16L55/48 , B08B9/027 , F16L101/12 , F16L101/3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管道清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公开了一种搭载测径传感器的管道清管仪器,包括:舱体,测径传感器;其中,所述测径传感包括:发射线圈组和次级线圈组;舱体中部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电子系统和发射线圈组,电子系统与发射线圈组电连接;舱体外部被软质清洁件覆盖包裹,软质清洁件中还包裹有次级线圈组;次级线圈组与发射线圈组同轴。次级线圈组由线圈与磁路构成,磁路的加入,能够提高耦合系数,提高检测灵敏度。次级线圈组独立构成,与舱体没有线的连接,因此次级线圈组能够在软质清洁件中灵活的跟随管道变形,从而实现准确测量。本申请将次级线圈组直接埋在清管仪器中,使清管仪器整体更加紧凑,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729058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86261.7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国机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石油管道结构、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涉及石油管道防盗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由多段石油管道构成的管道网;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管道网末端汇集处的荧光检测器,所述荧光检测器被配置为检测石油中的荧光物质,并根据所述荧光物质确定所述管道网的所属位置;预警器,所述预警器与所述荧光检测器连接,所述预警器被配置为根据对应所述荧光物质的所属位置生成预警信号。本申请通过上述方案解决了现有的石油管道泄露预警时效性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24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54307.9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7/83 , G01N27/9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裂纹和针孔缺陷的漏磁涡流复合探头,涉及管道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和电路模块;电路模块设置在外壳内部;电路模块包括LTCC封装体、信号调理电路、控制电路以及电路板;LTCC封装体、信号调理电路以及控制电路设置在电路板上,控制电路分别与LTCC封装体和信号调理电路电连接;LTCC封装体包括霍尔元件、涡流元件以及LTCC本体;若干个霍尔元件串联组成霍尔元件阵列,LTCC本体远离电路板的一面开设有镂空凹槽,霍尔元件阵列设置在镂空凹槽内;涡流元件密封在LTCC本体的内部,涡流元件至少设置有一组跑道型线圈,以解决漏磁涡流复合探头体积大、测量精度低且难以检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011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59463.X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检测器用无引线检测探头,涉及检测探头技术领域,该探头中的金属导体的一端分别焊接在探头的硬件电路结构中电源接口电路的正极端、电源接口电路的地端、通讯接口电路的正信号端和通讯接口电路的负信号端,金属导体的另一端引出探头的壳体分别与外部电接点连接。本申请将带电缆的探头改进为采用金属导体和外部点接点构成的接触式电连接,使得探头规格统一,方便更换和维护,降低维护成本,信号线数量减少且连接可靠;同时不带线缆的接触式电连接还具有接触面积大,接触电阻小,载流能力强,压降小,电源利用效率高,探头工作稳定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40204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86492.1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测量应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方向应力检测传感器及检测方法,应力检测传感器包括:磁轭组、激励线圈组和磁敏传感器组;磁轭组的第一磁轭和第二磁轭交叉,磁敏传感器组、第一磁轭和第二磁轭的两端位于管道试件的待测表面上;激励线圈组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连接在第一磁轭和第二磁轭的两端;磁敏传感器组的第一磁敏传感器、第二磁敏传感器、第三磁敏传感器和第四磁敏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第一磁轭和第二磁轭的相邻腿部连线的中点上;第五磁敏传感器设置在第一磁轭和第二磁轭的对角腿部连线的中点上。通过改变线圈通入电流的模式,并通过磁敏传感器组采集磁场变化,以解决无法实现多方向应力的准确测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4020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186492.1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测量应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方向应力检测传感器及检测方法,应力检测传感器包括:磁轭组、激励线圈组和磁敏传感器组;磁轭组的第一磁轭和第二磁轭交叉,磁敏传感器组、第一磁轭和第二磁轭的两端位于管道试件的待测表面上;激励线圈组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连接在第一磁轭和第二磁轭的两端;磁敏传感器组的第一磁敏传感器、第二磁敏传感器、第三磁敏传感器和第四磁敏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第一磁轭和第二磁轭的相邻腿部连线的中点上;第五磁敏传感器设置在第一磁轭和第二磁轭的对角腿部连线的中点上。通过改变线圈通入电流的模式,并通过磁敏传感器组采集磁场变化,以解决无法实现多方向应力的准确测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10437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69548.9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线圈之间;第二电感线圈与第二电磁超声磁铁连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超声涡流复合传感器 接;第一电感线圈与第二电感线圈连接,以解决及检测方法,涉及管道清管装置技术领域,电磁 传感器无法在检测壁厚变化的同时检测内外壁超声涡流复合传感器包括:第一电磁超声磁铁、 缺陷的问题。第二电磁超声磁铁、电磁超声线圈、涡流线圈以及电感线圈;两个电磁超声线圈分别连接在第一电磁超声磁铁和第二电磁超声磁铁底部;涡流线圈位于第一电磁超声磁铁和第二电磁超声磁铁之间;电感线圈包括第一电感线圈和第二电感线圈,第一电感线圈位于第一电磁超声磁铁和涡流(56)对比文件周正干;黄凤英;于芳芳.电磁超声和涡流组合检测方法.无损检测.2009,(第09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711042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69613.8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无损检测传感器,属于无损检测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传感器底座以及设置于传感器底座上的传感器组件,传感器组件与传感器底座可拆卸连接,传感器组件通过磁耦合方式进行供电,与传感器底座只有物理连接,没有线缆连接,方便传感器模块快速拆装,方便传感器模块的现场操作,本发明中传感器组件通过耦合线圈实现无线供电,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发送数据,省去了中间的线路连接环节,可以大大提升传感器组件运行可靠性以及解决传感器组件的密封问题,本申请发射线圈产生的磁场除了被接收线圈耦合到用来供电,还被用来在被测试件中产生涡流,来实现对试件缺陷的涡流检测,通过发射线圈复用,提升了能源使用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