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定量分析系统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0027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0685652.8

    申请日:2022-06-16

    Inventor: 唐建斌 刘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定量分析系统及检测方法,属于免疫层析定量分析技术领域。所述分析系统包括待测试纸条图像采集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内置图像处理算法,通过对图像二值化、寻找图像轮廓求质心的方式捕捉检测线和质控线,计算质心灰度值,取T/C灰度比值作为特征值,输入到对应项目的拟合方程中,计算出待测物的浓度值。本发明直接用蒙版捕捉图像中的检测线和质控线,相较于目前市面上检测仪器基于模板匹配进行图像处理的方法,分析时间大大缩短。利用本发明的检测方法,从图像输入到检测结果输出只需要10s左右。

    一种提高mRNA疫苗诱导免疫应答能力的脂质纳米颗粒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9083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1185422.1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唐建斌 刘济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mRNA疫苗诱导免疫应答能力的脂质纳米颗粒及其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所述脂质纳米颗粒的原料组成包括:可电离脂质、辅助脂质、胆固醇,以及替洛隆或替洛隆衍生物,所述替洛隆衍生物为脂质化修饰的替洛隆,所述原料通过自组装形成脂质纳米颗粒。本发明在制备脂质纳米颗粒过程中加入两亲性阳离子药物替洛隆,制得的脂质纳米颗粒的溶酶体逃逸效率增强,转染效率显著提升。本发明通过脂质化修饰替洛隆,提高了替洛隆的负载率和LNPs的稳定性,解决了其作为小分子药物容易在机体内渗漏的问题,降低了潜在的系统毒性。同时,脂质纳米颗粒中的替洛隆作为免疫佐剂,可以通过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

    聚左旋多巴纳米颗粒在制备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48308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0775176.9

    申请日:2022-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聚左旋多巴纳米颗粒在制备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中的应用,属于体外诊断试剂技术领域。所述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包括结合垫,所述结合垫上包被有聚左旋多巴纳米颗粒‑抗体/抗原复合物,所述复合物为利用聚左旋多巴纳米颗粒表面羧基与抗体或抗原偶联制得。聚左旋多巴纳米颗粒表面的羧基基团与蛋白质共价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且不影响蛋白生物活性,聚左旋多巴纳米微球聚集产生肉眼可见的黑色,相较于胶体金的红色,其显色度更高,因此可以作为示踪标记物应用于抗原抗体反应。

    一种基于米屈肼衍生物的脂质纳米颗粒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3788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96587.6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唐建斌 刘济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米屈肼衍生物的脂质纳米颗粒及其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所述脂质纳米颗粒的原料组成包括:米屈肼衍生物、辅助脂质、胆固醇,所述米屈肼衍生物为米屈肼与含有脂肪链的醇或胺经缩合反应后制备得到。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米屈肼衍生物的脂质纳米颗粒,可以在动物体内有效地递送如mRNA等核酸类药物,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同时,在体内酯酶的降解下,米屈肼衍生物强正电性的头部基团又分解为电中性小分子米屈肼,减少了正电性带来的细胞毒性。本发明提供脂质纳米颗粒生物安全性好,有利于改善mRNA等核酸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

    一种双特异性肽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28442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39864.3

    申请日:2023-01-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特异性肽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所述双特异性肽聚合物包含聚合物载体以及靶向肿瘤细胞的多肽链和靶向T淋巴细胞的多肽链,所述靶向肿瘤细胞的多肽链和靶向T淋巴细胞的多肽链分别修饰在聚合物载体上。本发明通过使用聚合物分支展示肽段,该肽聚合物平台可模拟抗体Fab段,起到双特异性效用,创造性地合成了一种人工双特异性抗体。本发明提供的双特异性肽聚合物可桥接靶‑效应细胞(肿瘤细胞与脾细胞),并增强效应细胞的细胞杀伤作用,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转化前景和实际意义。

    一种酪氨酸酶响应的级联放大纳米药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99585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159537.9

    申请日:2021-09-30

    Inventor: 唐建斌 李冬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酪氨酸酶响应的级联放大纳米药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所述纳米药物为两亲性聚合物和化疗前药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胶束型纳米颗粒;所述两亲性聚合物的亲水段为聚乙二醇,疏水段为以ROS响应连接键连接对乙酰氨基酚为可聚合单体形成的聚合物。本发明提供的纳米药物能够针对黑色素瘤实现精准治疗,在药物到达肿瘤组织后,较高的ROS水平触发对乙酰氨基酚的释放,黑色素瘤中特异性高表达的酪氨酸酶催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氧化,促进肿瘤组织内ROS的升高,从而加速化疗前药的释放与激活。而在不含有黑色素瘤的肿瘤和健康组织中上述过程则不会发生,因此大大降低系统的毒副作用。

    一种基于锰基的肿瘤诊疗一体化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760036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010531483.3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锰基的肿瘤诊疗一体化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在水介质中加入白蛋白、金丝桃素和氯化锰,产物自组装形成所述肿瘤诊疗一体化纳米材料。本发明通过自组装制备高效的锰基纳米级大分子对比剂,具有弛豫效率较高,体内循环时间长、肾清除迅速、靶向性、生物兼容性高和毒副作用小等优点。本发明制得的纳米材料在595nm具有较高光动力转化效率,可以作为光敏剂应用到光动力治疗中,另外借助磁共振技术监测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光治疗剂在肿瘤组织中的富集情况,用于评价治疗效果,实现磁共振成像介导的光动力治疗诊疗一体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