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2184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387834.1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
IPC: C07D487/04 , A61K31/4985 , A61P35/00 , A61P35/02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4,5‑二氢吡唑并[1,5‑a]喹喔啉‑4‑酮类化合物及制备和应用。本发明经实验证实,所述化合物均对PI3Kα有抑制作用,其中大部分化合物有优良的PI3Kα抑制活性,部分优选分子对PIK3CA突变的人乳腺癌细胞细胞株T47D以及人骨髓瘤细胞系Kasumi‑1等肿瘤细胞株显示出较好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表现出了优良的口服给药潜力,其抗肿瘤活性也在细胞层面的机制上得以证实。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可在制备抗肿瘤和抗炎药物中应用,可作为PI3Kα抑制剂应用于治疗人或动物细胞增殖性相关的肿瘤,所述药物包括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化合物通式a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4590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12284.5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新乡医学院 , 浙江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C03B2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管吹泡成型机及成型工艺,该成型机包括初型模机构、成型模机构、机器人手臂和包装盒,成型模机构包括下泡夹爪机构、输送机构、加热吹泡机构、成型机架和归正机构,输送机构设置在成型机架的上方,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机架和传送链条,传送链条的外侧面设置有治具座,治具座中设置有模具,加热吹泡机构设置在输送带机架上,加热吹泡机构包括保温吹起护罩、吹气嘴和加热板,加热板对称设置在保温吹起护罩的内侧面上,吹气嘴设置在保温吹起护罩的内顶面,下泡夹爪机构设置在输送带机架的左侧上方;全程无需人工操作,设计循环输送工序,在输送的过程中对产品进行再次定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14959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029901.X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向角度补偿的柔性机械臂。本发明柔性机械臂通过分节的柔性单元线性叠放,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叠放的节数来控制整个柔性机械臂的长度,长度调整设计非常简单;通过将每节柔性单元设计成由多个成环形排列的伸缩模块组成,各伸缩模块之间以及组成每个伸缩模块的四块等腰梯形片之间均铰接,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多条牵引绳,在使用牵引绳控制柔性机械臂缩短时,可以通过控制不同牵引绳之间的工作实现柔性机械臂的不同部位伸缩长度不同,从而使得柔性机械臂可以向不同方向弯曲,而不局限于线性方向的伸缩。
-
公开(公告)号:CN108949741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810814478.6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促生菌负载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含水量≤5%的青竹,粉碎,过1mm筛。之后将过筛后的原材料放置于无氧密闭的容器中,再于马弗炉中,无氧条件下加热到300℃,制备获得作为促生菌负载材料的低温竹炭。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利用促生菌负载材料制备生物炭肥料的方法,按1~3g:50ml的比例将IAA产生菌的菌悬液和灭菌后的促生菌负载材料混合后,于30~40℃恒温震荡2‑14d,获得生物炭肥料。本发明通过将低温竹炭作为植物生长促生菌的载体,能够有效延长促生菌的发挥功能的时间,同时显著提高菌株合成IAA的量,成本低、操作便捷,同时促进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49851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193059.9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B62D57/024 , B63C1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吸盘,属于吸盘技术领域。包括吸附通道,设置在所述吸附通道顶部的推进器,和设置在所述吸附通道底端的吸附圆盘;所述吸附圆盘的底面布置有仿生吸附微结构阵列;所述推进器的旋转叶片具有正转和反转的功能。在吸附通道内设置推进器,通过推进器内旋转叶片旋转,在水下产生推动力,使吸附圆盘吸附在被吸附面上。同时通过设置在吸附圆盘底面的仿生吸附为结构阵列产生进一步的吸附力,仿生吸附借鉴青蛙、壁虎等自然生物的足底微纳结构,后续推进器无需继续做功,也可实现长时间的吸附。当旋转叶片反向旋转时,可以产生反向的力,解开吸盘。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0872277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11111234.2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401/14 , C07D413/14 , C07D471/08 , C07D401/12 , C07D403/04 , C07D239/48 , A61P35/00 , A61P3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N-取代芳环-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及用途,所述化合物包括光学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具有全新骨架的N-取代芳环-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CHK1蛋白抑制活性,化合物对MV4-11,Z138等血液瘤细胞株有明显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同时该类化合物还具有良好的口服效果。进一步的体内药效试验证明该类化合物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MV-4-11Ba1b/c小鼠移植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设计合理,所需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各步产率高,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本发明N-取代芳环-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通式:
-
公开(公告)号:CN104926801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410124591.3
申请日:2014-03-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405/14 , C07D401/14 , C07D409/14 , C07D413/14 , C07D417/14 , C07D401/12 , A61K31/454 , A61K31/5377 , A61K31/4545 , A61K31/4439 , A61K31/4155 , A61K31/506 , A61K31/4709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作为AKT抑制剂的新型取代氮杂环类衍生物,该化合物为式(Ⅰ)化合物及其光学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R1、R2、R3、R4、R5、R6、环A、环C、B、Q、Y、Z、m的定义详见说明书。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以其为活性成分的药物,可用于治疗增生性疾病如癌症及炎症类疾病等,特别是与AKT激酶有关的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0951696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593915.2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239/95 , C07D401/12 , C07D403/12 , C07D417/12 , C07D413/14 , C07D473/00 , C07D491/056 , A61K31/517 , A61K31/5377 , A61K31/519 , A61K31/506 , A61P35/00 , A61P35/02 , A61P29/00 , A61P37/08 , A61P11/06 , A61P19/02 , A61P19/08 , A61P11/00 , A61P17/06 , A61P1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氨基喹唑啉酮和氨基异喹啉酮类衍生物,本发明经通过多次实验证实,所合成的化合物均具有优良的PI3Kα,PI3Kγ的抑制作用,其中大部分化合物对PI3Kα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PIK3CA突变的人乳腺癌细胞细胞株(MCF7)等肿瘤细胞株显示出强效的抑制生长作用。因此,本发明所述氨基喹唑啉酮和氨基异喹啉酮类衍生物可在制备抗肿瘤和抗炎药物中的应用,可作为PI3Kα抑制剂应用于治疗人或动物细胞增殖性相关的肿瘤的药物,所述药物包括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本发明化合物通式a和b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6588885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610988060.8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401/14 , C07D413/14 , C07D409/14 , C07D405/14 , C07D401/12 , C07D403/14 , A61K31/506 , A61K31/537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2‑取代芳环‑嘧啶类衍生物及其光学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本发明以通过基于结构的虚拟筛选得到的N‑取代吡啶‑2‑氨基嘧啶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全新的小分子Chk1抑制剂,并对该类化合物进行了分子水平的Chk1激酶抑制活性测试。本发明通过实验证实,所述化合物是一种抗癌作用强,具有Chk1激酶抑制活性,是有前景的Chk1抑制剂,可应用于治疗人或动物细胞增殖性相关的实体瘤或血癌的药物中,所述的化合物、及其光学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药物。本发明所提供的2‑取代芳环‑嘧啶类衍生物具有通式Ⅰ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3012379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10000108.6
申请日:2013-01-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D403/12 , C07D401/14 , C07D409/14 , A61K31/4439 , A61K31/4192 , A61P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类苯丙氨酸类衍生物及其生理可接受的盐,以碘代苯丙氨酸衍生物为起始原料,通过Sonogashira偶联和去保护两步反应得到端炔化合物。该端炔化合物进一步与叠氮化合物发生click反应,得到1,2,3-三唑衍生物,再经去保护,以较高的收率得到目标化合物。初步的药理实验表明,本发明的化合物对DPP-IV有强的抑制活性,可在制备抗2型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作为结构全新的DPP-IV抑制剂。本发明合成的路线设计合理、简短,反应条件温和,有利于节能环保,易于纯化处理,收率较高,适于实用。所述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