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329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205234.8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第一医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价分子结合构象预测方法及装置。本申请通过获取蛋白的三维结构,确定拟共价结合的亲核残基的位置并截取蛋白口袋;获取配体分子结构,确定其与蛋白拟发生的共价反应类型,识别潜在的反应弹头,对配体分子进行反应前后的结构变换,标注反应原子并添加伪原子,生成新配体分子的初始三维构象并将配体的伪原子与反应残基的反应原子进行坐标叠合;获取两个分子的初始表示,预测其距离矩阵,最终通过共价键限制的几何优化过程更新构象,获得最终的共价结合构象。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个新型共价分子结合构象预测方案,可以显著提升共价分子结合构象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64334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20530.1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18/214 , B60L3/12 , B60W40/09 , G06F18/21 , G06N3/0455 , G06N3/0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机理的弱监督续驶里程估算和驾驶行为分析方法,包括:获取纯电动汽车的车辆驾驶数据、环境条件数据、电池状态数据和续驶里程数据;计算车辆驾驶特征和环境条件特征对续驶里程的转移熵;基于转移熵的相关特征筛选;构建续驶里程先验物理模型;确定模型的输入特征以及隐变量特征并划分训练集与验证集;构建变分自编码器模型并设置其参数;训练变分自编码器模型;进行续驶里程估算与驾驶员行为刻画。本发明通过弱监督的变分自编码器模型降低了续驶里程估算任务的成本;并融入了物理模型与因果约束,克服了变分自编码器难以学到解耦表征的难题;通过编码器与解码器,能够同时完成续驶里程估算与驾驶员行为推断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310129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01818.4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61K31/496 , A61K31/4155 , A61K31/4709 , A61K31/415 , A61K31/4439 , A61K31/404 , A61K31/538 , A61K31/553 , A61K31/55 , A61K31/4184 , A61K31/498 , A61K31/501 , A61K31/421 , A61K31/381 , A61K31/39 , A61K31/502 , A61K31/472 , A61K31/5377 , A61K31/4245 , A61K31/5415 , A61K31/18 , A61K31/47 , A61P11/06 , A61P19/02 , A61P17/06 , A61P29/00 , A61P3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磺酰胺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所述的磺酰胺类化合物为结构式如式(Ⅰ)‑(Ⅵ)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前药、立体异构体、氘代物以及溶剂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化合物具有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活性,能够靶向糖皮质激素受体配体结构域,有效抑制下游促炎信号通路NF‑κB,AP1等多条通路的激活,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而且该化合物不能诱导转录激活作用,不会产生由转录激活引起的副作用;另外,所述化合物没有细胞毒性,对其他甾体类核受体没有结合活性,因此将其作为糖皮质激素受体小分子调节剂应用到由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
-
公开(公告)号:CN1986530A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200610053958.2
申请日:2006-10-25
Applicant: 杭州师范学院 , 浙江大学 , 杭州广林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IPC: C07D2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结构式如(I)所示的非索非那定的中间体:(±)-4-[1-羟基-4-[4-(羟基二苯基甲基)-1-哌啶基]-丁基]-α,α-二甲基苯乙酸酯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如下:将化合物(II)经催化加氢反应制得化合物(III);将化合物(III)、醋酸锰、席夫碱配体和NaBH4加入至甲苯与乙醇的混合溶剂中,室温常压下搅拌通入氧气进行加成反应,反应完全后反应液经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I);式(I)、(III)中R为含1~9个碳原子的烷基。本发明方法步骤均为原子利用率均为100%的加成反应,大大的提高了原子的经济性,而且采用催化加氢替代了使用有毒、环境治理压力大的HgO,且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单安全,反应周期短,反应收率高,产品质量好,环境污染小,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61195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27737.4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学习与模糊测试融合驱动的电力系统稳定性网络攻击方法,包括:将分布式新能源网络系统进行分层,构建攻击者威胁模型;通过分布式新能源节点中的传感器获得节点电压信号数据,将电压信号通过设计的适应度函数量化为反映电网稳定性的值;通过强化学习智能体训练模型,对逆变器参数进行小扰动来进行稳定性敏感度计算,其中通过模糊测试方法在连续空间中生成表现优秀的变化值来筛选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较大的种子,直到智能体收敛完成训练;利用训练好的模型,通过篡改分布式新能源逆变器参数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发起攻击。本发明实现了在黑盒情况下通过篡改分布式新能源参数攻击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网络攻击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0484923C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610053958.2
申请日:2006-10-25
Applicant: 杭州师范学院 , 浙江大学 , 杭州广林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IPC: C07D2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结构式如(I)所示的非索非那定的中间体:(±)-4-[1-羟基-4-[4-(羟基二苯基甲基)-1-哌啶基]-丁基]-α,α-二甲基苯乙酸酯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如下:将化合物(II)经催化加氢反应制得化合物(III);将化合物(III)、醋酸锰、席夫碱配体和NaBH4加入至甲苯与乙醇的混合溶剂中,室温常压下搅拌通入氧气进行加成反应,反应完全后反应液经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I);式(I)、(III)中R为含1~9个碳原子的烷基。本发明方法步骤均为原子利用率均为100%的加成反应,而且采用催化加氢替代了使用有毒、环境治理压力大的HgO。
-
公开(公告)号:CN117473265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96211.4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8/20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N3/0442 , G06N3/048 , G06N3/0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机理联合驱动的多维度格兰杰碳排放归因方法,包括:获取区域节点历史碳排放数据集以及特征数据集,构成碳排放‑特征数据集;对碳排放‑特征数据集进行插值,将各特征中的数据按时间对齐,并将碳排放‑特征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构建碳排放成因先验机理模型;分节点构建一组LSTM模型,并设置LSTM模型的参数;将训练集输入至各LSTM模型进行前向计算,计算各LSTM模型的损失函数值,利用自适应梯度算法更新各LSTM模型参数,完成各LSTM模型的训练;利用各LSTM模型的首层参数,筛选对节点碳排放存在格兰杰因果关联的特征,构成格兰杰因果特征集合。本发明能够识别碳排放量非线性、任意时滞的多元格兰杰因果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469941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74986.3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61K31/496 , A61K31/4155 , A61K31/4709 , A61K31/415 , A61K31/4439 , A61K31/404 , A61K31/538 , A61K31/553 , A61K31/55 , A61K31/4184 , A61K31/498 , A61K31/501 , A61K31/421 , A61K31/381 , A61K31/39 , A61K31/502 , A61K31/472 , A61K31/5377 , A61K31/4245 , A61K31/5415 , A61K31/18 , A61K31/47 , A61P11/06 , A61P19/02 , A61P17/06 , A61P29/00 , A61P3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磺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所述的磺酰胺类化合物为结构式如式(Ⅰ)‑(Ⅵ)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任意一种,所述化合物具有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活性,能够靶向糖皮质激素受体配体结构域,有效抑制下游促炎信号通路NF‑κB,AP1等多条通路的激活,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而且该化合物不能诱导转录激活作用,不会产生由转录激活引起的副作用;另外,所述化合物没有细胞毒性,对其他甾体类核受体没有结合活性。因此将其作为糖皮质激素受体小分子调节剂应用到由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为临床上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