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4703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412745.2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代谢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产L‑半胱氨酸的基因工程菌、构建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通过抑制磷酸转移系统介导的葡萄糖摄取方式,减少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向丙酮酸的转化,有助于削弱碳代谢流向丙酮酸的流动;通过过表达Glk/GalP介导的葡萄糖摄取系统,增强磷酸转移系统抑制后导致的葡萄糖摄取减弱问题,并进一步加强葡萄糖的同化效率,提高L‑半胱氨酸生物合成的碳代谢通量;通过利用表达水平更强的Trc衍生启动子驱动关键基因cysEf的表达,解决L‑半胱氨酸生物合成的碳代谢流增强后导致的L‑半胱氨酸前体——L‑丝氨酸积累问题,促进前体向L‑半胱氨酸的高效转化,实现了L‑半胱氨酸的高效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1814703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412742.9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代谢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产L‑半胱氨酸的基因工程菌、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减少发酵过程中副产物积累以及提高目标代谢物的外转运效率来促进L‑半胱氨酸的生产,即通过敲除乳酸合成途径,限制丙酮酸向乳酸的转化,促进碳代谢流向L‑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集中,来提高L‑半胱氨酸的产量;通过过表达L‑半胱氨酸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促进L‑半胱氨酸向细胞外的出口,降低细胞内的L‑半胱氨酸浓度,提高L‑半胱氨酸的胞外积累水平;通过引入L‑半胱氨酸动态响应的启动子PyhaO驱动L‑半胱氨酸转运蛋白的表达,解决在高强度的L‑半胱氨酸出口效率下的L‑丝氨酸竞争出口问题,使得L‑半胱氨酸产量的显著提升至7.19g/L。
-
公开(公告)号:CN11277920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038518.4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产L‑甲硫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改造了大肠杆菌的L‑甲硫氨酸合成网络,通过强化大肠杆菌L‑甲硫氨酸合成途径的一碳模块中的metF和GCV,增强大肠杆菌对亚甲基四氢叶酸的利用能力;通过用来源于pTrc99A的Trc启动子置换fliY、malY的原有启动子,增强半胱氨酸/胱氨酸内运途径和半胱氨酸利用途径,解除大肠杆菌因半胱氨酸生成而产生的代谢抑制;通过敲除大肠杆菌本身的glyA和引入来源于Arthrobacter sp.FB24的glyA在质粒上过表达,解除了大肠本身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的限制,最后得到含有质粒的高产菌,L‑甲硫氨酸产量从2.8g/L提高到3.83g/L。
-
公开(公告)号:CN11365133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1136673.6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台州分院 ,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层改性C‑S‑H凝胶纳米分散液的低成本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将氢氧化钙、超细石英砂粉和水溶性小分子加入一定摩尔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将混合物加入球磨机进行球磨处理90‑240min,反应液经反复压滤处理和分散处理后,即可制得所述插层改性C‑S‑H凝胶纳米分散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充分利用球磨过程中的机械力化学效应,采用氢氧化钠作为石英砂粉在机械力化学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的中间组分,促进低成本石英砂粉和氢氧化钙在机械力化学作用下的化学反应,从而可利用价廉易得的石英砂粉和氢氧化钙作为原材料,制备插层改性的水化硅酸钙凝胶纳米分散液,其制备过程成本低廉,氢氧化钠和压滤水可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77920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038518.4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产L‑甲硫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改造了大肠杆菌的L‑甲硫氨酸合成网络,通过强化大肠杆菌L‑甲硫氨酸合成途径的一碳模块中的metF和GCV,增强大肠杆菌对亚甲基四氢叶酸的利用能力;通过用来源于pTrc99A的Trc启动子置换fliY、malY的原有启动子,增强半胱氨酸/胱氨酸内运途径和半胱氨酸利用途径,解除大肠杆菌因半胱氨酸生成而产生的代谢抑制;通过敲除大肠杆菌本身的glyA和引入来源于Arthrobacter sp.FB24的glyA在质粒上过表达,解除了大肠本身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的限制,最后得到含有质粒的高产菌,L‑甲硫氨酸产量从2.8g/L提高到3.83g/L。
-
公开(公告)号:CN11100490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417997.X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21D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平板双面对称滚压加工装置,包括:驱动单元、跑道形往返运动单元、滚压加工单元;驱动单元包括电机,安装于支架上,电机输出轴与齿轮轴固定,在齿轮轴上装配有齿轮,电机驱动齿轮转动;跑道形往返运动单元包括大燕尾槽滑台、小燕尾槽滑台、跑道形内齿框;大燕尾槽滑台的底面安装于支架上,小燕尾槽滑台固定于大燕尾槽滑台上,跑道形内齿框固定于小燕尾槽滑台上,其形状是由两段半圆弧齿圈及两段直线齿条构成的跑道形,齿轮与内齿框相啮合;滚压加工单元包括加工头基座、油盒、电动缸;改装置通过加工头的前后进给以及金属平板的跑道形往返运动二者叠加可实现在金属平板表面形成梯度纳米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0962009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418052.X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相试样磨抛夹持装置,包括:支架、手轮、梯形丝杠、连接板、试样镶嵌盘,支架上固定有丝杠支撑板,丝杠支撑板、连接板上均固定有丝杠螺母,梯形丝杠上端与手轮固定连接,下端穿过丝杠支撑板上的丝杠螺母后,与连接板上的丝杠螺母连接固定,连接板和试样镶嵌盘之间设置有弹簧;在试样镶嵌盘上设有若干镶嵌孔用于安装金相试样。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实现同时处理多个不同直径的金相试样。通过手轮带动梯形丝杠的进给,可以实现试样与磨盘间的压紧,提供磨光抛光所需要的正压力。并且在连接板与试样镶嵌盘之间安装有弹簧,可以使得试样受力更加均匀,提高加工所得到的表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87551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08901.2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12N1/21 , C12N15/53 , C12N15/54 , C12N15/55 , C12N15/60 , C12N15/52 , C12N15/70 , C12P13/12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代谢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产L‑半胱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采用组合的辅因子工程策略,通过对大肠杆菌内源性NADPH再生基因的筛选,提高L‑半胱氨酸工程菌株中NADPH的供给,促进硫代谢途径的代谢通量,提高L‑半胱氨酸的生产。随后,通过引入NADP‑依赖型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修改L‑半胱氨酸工程菌株中糖酵解途径的辅因子偏好性,通过和碳代谢偶联的方式提高NADPH的再生,改善L‑半胱氨酸合成途径的碳代谢与硫代谢之间平衡。本发明中构建的基因工程菌的L‑半胱氨酸产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为实现L‑半胱氨酸微生物发酵法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有效的代谢工程改造方法和具有高产L‑半胱氨酸的基因工程菌。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35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335028.1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产L‑半胱氨酸的基因工程菌、构建方法,及其在微生物发酵制备L‑半胱氨酸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构建能够响应细胞内L‑半胱氨酸的DECR‑CYS动态调控系统,利用不同的工程启动子,驱动通过筛选得到的有效的L‑半胱氨酸转运蛋白YdeD,YfiK,YeaS,AlaE和TolC组建成的高效的L‑半胱氨酸转运系统,获得高产L‑半胱氨酸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本发明所构建的工程菌株,能够响应L‑半胱氨酸的积累水平,动态地激活L‑半胱氨酸转运系统,降低L‑半胱氨酸对细胞的毒性影响,具有较好的生产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779203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10066393.6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产L‑半胱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以及其在微生物发酵制备L‑半胱氨酸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1)强化大肠杆菌L‑半胱氨酸合成途径中S‑Sulfocysteine转化为L‑半胱氨酸的效率(2)强化大肠杆菌L‑半胱氨酸合成途径中硫代硫酸根的利用率得到L‑半胱氨酸高产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株,L‑半胱氨酸的产量从3.90g/L提升到了4.88g/L。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