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48092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258910.0
申请日:2012-07-24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坊倍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IPC: F01M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机油管组件,包括加机油管(1)、管盖(2)和链条(3),所述管盖(2)与所述加机油管(1)螺纹连接;所述链条(3)设于所述加机油管(1)的内部。采用这种结构,由于链条设于加机油管的内部,当管盖从加机油管中旋出时,内置链条能够避免管盖掉落至地面上,当管盖与加机油管配合安装时,设于加机油管内部的链条具有节省空间的优点,能够避免生产装配时链条缠绕到其他零件并损坏零件,避免工作时链条受到磨损,增大链条的使用寿命,提升产品外观质量,提升产品档次和形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加机油管组件的发动机,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523420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11265532.3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角度风扇,包括风扇主体、设于风扇主体的叶片扭转角调节机构和多个叶片组件,每个叶片组件包括叶片以及扇叶转轴,在扇叶转轴的自由端设置有转轴浮动块,转轴浮动块与扇叶转轴的轴线不共线;扇叶转轴枢接于风扇主体;叶片扭转角调节机构包括间隔设于风扇主体的上盖、下盖以及设在上盖和下盖之间的活塞,上盖朝向下盖的一侧设有压力源凹槽,在上盖设有与压力源凹槽连通的介质通道,活塞可滑动套设于压力源凹槽,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介质的压力源腔;在活塞与下盖之间设有弹簧;在活塞的外壁上设有与转轴浮动块配合的拨动部。该风扇系统能够调整风扇叶片的扭转角。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变角度风扇的角度调整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335078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96614.4
申请日:2013-07-1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安装弹性多楔带的工具,包括驱动杆、支撑杆、导向杆和导向块;支撑杆垂直固定在驱动杆的端部;导向杆固定在驱动杆上,与支撑杆平行且相距预定距离;导向块的一侧为与导向杆连接的安装面,另一侧具有定位槽。安装弹性多楔带时,将支撑杆的端部支撑在带轮的轮毂,使导向块的定位槽卡在带轮的轮边,将弹性多楔带绕在导向块上,手握驱动杆施力,则带轮转动,由于导向块对弹性多楔带的限制,带轮转动的同时拉伸弹性多楔带,并将弹性多楔带带入带轮的轮槽,即完成了弹性多楔带的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工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弹性多楔带的安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76708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65561.X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 F28D21/00 , F02B29/0443 , F28D2021/004 , F28F9/262 , F28F13/12 , F28F22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领域,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结构,包括换热器壳体,换热器壳体内设有水散热器和中冷器,水散热器包括多根散热水管,中冷器包括多根中冷风管,换热器壳体设有进风侧和出风侧,散热水管包括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以及连接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的第一弯管,第一弯管围绕中冷风管设置,以将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分设于中冷风管的两侧,且第二水管位于进风侧,第一水管位于出风侧;或,中冷风管包括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以及连接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的第二弯管,第二弯管围绕散热水管设置,以将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分设于散热水管的两侧,且第二风管位于进风侧,第一风管位于出风侧。本发明能够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481432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1263722.1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P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智能风扇系统,包括ECU、压力源和变角度风扇,变角度风扇包括风扇主体、设于风扇主体的叶片扭转角调节机构和叶片组件,叶片组件包括叶片以及扇叶转轴,在扇叶转轴上设有转轴浮动块;扇叶转轴枢接于风扇主体;叶片扭转角调节机构包括上盖、下盖以及活塞,上盖朝向下盖的一侧设有压力源凹槽,在上盖设有介质通道,活塞可滑动套设于压力源凹槽,共同限定用于容纳介质的压力源腔;在活塞与下盖之间设有弹簧;在活塞的外壁上设置有与转轴浮动块配合的拨动部。该智能风扇系统能够提高风扇效率,降低发动机油耗,使风扇冷却能力始终与发动机实际工况相匹配。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风扇系统的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767086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611265561.X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领域,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结构,包括换热器壳体,换热器壳体内设有水散热器和中冷器,水散热器包括多根散热水管,中冷器包括多根中冷风管,换热器壳体设有进风侧和出风侧,散热水管包括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以及连接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的第一弯管,第一弯管围绕中冷风管设置,以将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分设于中冷风管的两侧,且第二水管位于进风侧,第一水管位于出风侧;或,中冷风管包括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以及连接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的第二弯管,第二弯管围绕散热水管设置,以将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分设于散热水管的两侧,且第二风管位于进风侧,第一风管位于出风侧。本发明能够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23420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265532.3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7/002 , F01P5/02 , F01P7/06 , F05D2270/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角度风扇,包括风扇主体、设于风扇主体的叶片扭转角调节机构和多个叶片组件,每个叶片组件包括叶片以及扇叶转轴,在扇叶转轴的自由端设置有转轴浮动块,转轴浮动块与扇叶转轴的轴线不共线;扇叶转轴枢接于风扇主体;叶片扭转角调节机构包括间隔设于风扇主体的上盖、下盖以及设在上盖和下盖之间的活塞,上盖朝向下盖的一侧设有压力源凹槽,在上盖设有与压力源凹槽连通的介质通道,活塞可滑动套设于压力源凹槽,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介质的压力源腔;在活塞与下盖之间设有弹簧;在活塞的外壁上设有与转轴浮动块配合的拨动部。该风扇系统能够调整风扇叶片的扭转角。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变角度风扇的角度调整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748092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58910.0
申请日:2012-07-24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坊倍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IPC: F01M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机油管组件,包括加机油管(1)、管盖(2)和链条(3),所述管盖(2)与所述加机油管(1)螺纹连接;所述链条(3)设于所述加机油管(1)的内部。采用这种结构,由于链条设于加机油管的内部,当管盖从加机油管中旋出时,内置链条能够避免管盖掉落至地面上,当管盖与加机油管配合安装时,设于加机油管内部的链条具有节省空间的优点,能够避免生产装配时链条缠绕到其他零件并损坏零件,避免工作时链条受到磨损,增大链条的使用寿命,提升产品外观质量,提升产品档次和形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加机油管组件的发动机,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4453385U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20838033.9
申请日:2014-12-2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运输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发动机运输周转架,其包括基础框架、第一支架旋转轴、第二支架旋转轴及整机固定架,其中,基础框架包括两根第一框架方钢、两根第二框架方钢、两根第三框架方钢及四根叉车导向杆组成,第一框架方钢上分别设有与旋转轴安装孔,相间隔的两组旋转轴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一支架旋转轴和第二支架旋转轴,第一支架旋转轴和第二支架旋转轴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整机固定架,从而实现将整机固定架安装于第一支架旋转轴或第二支架旋转轴上,使整机固定架与基础框架为一体式结构,避免了分离式运输支架回收率低,容易丢失,增加成本的问题,避免使用脚螺栓紧固,提高了装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3271892U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20327219.3
申请日:2013-06-07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N1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包括排气歧管本体,所述排气歧管本体由横管段和向上斜曲的斜管段顺次连接组成,所述横管段的端部设有用于与汽缸盖连接端面连接的进气法兰,所述斜管段的端部设有用于与增压器连接端面连接的出气法兰,本实用新型缩短了出气法兰顶面与横管中心线的垂直距离,降低了排气歧管出气法兰的高度,出气法兰端面所在平面与进气法兰端面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横管段与斜管段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降低了与排气歧管出气法兰连接的增压器的高度,从而提高发动机与车辆的匹配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