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臂解耦液压系统及挖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003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97811.8

    申请日:2025-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动臂解耦液压系统及挖机,液压系统包括补油泵、第一动臂油泵、第二动臂油泵、平衡阀和复合泵组,补油泵的两端分别连接油箱和补油油路;第一动臂油泵的两端分别连接动臂无杆腔和动臂有杆腔;第二动臂油泵的两端分别与补油油路和动臂无杆腔相连,第一动臂油泵和第二动臂油泵均能够正转且能够反转;平衡阀将补油油路与动臂有杆腔和动臂无杆腔两者中油压较小的一者连通;复合泵组用于给斗杆油缸和铲斗油缸供油,通过设置平衡阀,可以实现液压回路内的热油与补油回油中常温油置换,保证液压回路中的油温正常,进而保证动臂油缸的正常工作,无需配置温度监控,还能够有效降低成本。

    一种基于蓄能器辅助油源的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6734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883183.5

    申请日:2023-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蓄能器辅助油源的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方法包括:设置蓄能器阈值压力,获取蓄能器实时压力,比较所述蓄能器实时压力与所述蓄能器阈值压力的大小关系;若所述蓄能器实时压力<所述蓄能器阈值压力,根据液压系统工作状态控制蓄能器充液至所述蓄能器阈值压力或降低液压泵功率;若所述蓄能器实时压力≥所述蓄能器阈值压力时,根据系统和转速状态,判断原动机是否存在掉速风险;若原动机无掉速风险,蓄能器不接入液压系统;若原动机有掉速风险,蓄能器接入液压系统辅助供液。通过引入蓄能器,降低液压系统突然需求大功率对原动机的冲击,在不影响系统响应速度和执行器速度的同时,实现原动机稳定工作。

    一种排气道排气结构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532476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261199.4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气道排气结构及发动机,气缸缸盖具有相邻布置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的两个第一排气支气道汇流至第一主排气道,第二气缸的两个第二排气支气道汇流至第二主排气道;第一排气支气道和第二排气支气道相邻的一侧布置有,由第一排气支气道上伸出的第一副排气支气道,和由第二排气支气道上伸出的第二副排气支气道;第一副排气支气道和第二副排气支气道汇流形成副排气道。通过在两个气缸相邻侧的第一排气支气道和第二排气支气道上分别伸出第一副排气支气道和第二副排气支气道的方式,在缸盖上形成主排气道和副排气道组合排气的结构,从而可增大排气道的流通面积,降低气流阻塞,提高排气通畅性。

    一种发动机缸盖以及发动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52884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410046566.1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盖以及发动机,发动机缸盖包括与同一个气缸连通的两个排气道及两个进气道,经过气缸的轴线且沿进气道至排气道方向延伸的平面为气缸的纵向对称面,与同一个气缸连通的两个排气道关于纵向对称面对称设置,同时与同一个气缸连通的两个排气道之间设置有水套。上述发动机缸盖将与同一个气缸连接的两个排气道关于纵向对称面对称设置,并在与同一个气缸连接的两个排气道之间设置水套,以减少排气道向两者之间的装配孔的热量传递,避免该装配孔中的螺栓失效,影响发动机缸盖与发动机机体之间的连接稳固,同时对称布置的排气道可以使两个排气道排气均匀,从而有助于改善排气性能,进而改善发动机性能。

    一种气道结构、气缸盖及米勒型线的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637884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55017.X

    申请日:2023-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道结构、气缸盖及米勒型线的发动机,包括设置于气缸盖的进气侧的进气道及与进气道匹配的进气门,设置于气缸盖的排气侧的排气道及排气侧棚顶,其中,进气门的进气门杆的轴线相对气缸盖的装配底面的倾斜角度为a1,进气门的进气门盘的回转锥面相对进气门杆的轴线的夹角为a2,排气侧棚顶所在平面与气缸盖的装配底面所呈夹角为a3,进气道靠近其进气喉口的下导流面相对装配底面呈倾斜下冲布置,且下导流面相对装配底面的倾斜角度为a4;气道结构满足:a3‑3°≤a1‑a2≤a3+3°;和/或,a4‑3°≤a1‑a2≤a4+3°。该气道结构,能够提高进气效率和滚流比。

    一种发动机缸盖以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755288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046454.6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盖以及发动机,发动机缸盖的底面设置有用于与发动机的活塞及气缸围成燃烧室的蓬顶结构,发动机缸盖设置有两个进气道,进气道为滚流气道,进气道一端与蓬顶结构连通,进气道在发动机缸盖的底面的投影为进气道的走势特征图形,至少一个进气道的走势特征图形落在蓬顶结构在发动机缸盖的底面的投影内的一端的延伸方向与蓬顶结构的蓬顶屋脊线在发动机缸盖的底面的投影的夹角小于90°。上述发动机缸盖的进气道使进气以倾斜向下的角度进入气缸,形成滚流的同时,还使气流与气缸壁相互作用产生绕气缸轴向的涡流,滚流与涡流复合形成斜轴滚流,从而在组织滚流的同时产生有效的涡流,以达到加速燃烧、降低发动机排放的目的。

    一种发动机缸盖以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755288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46566.1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盖以及发动机,发动机缸盖包括与同一个气缸连通的两个排气道及两个进气道,经过气缸的轴线且沿进气道至排气道方向延伸的平面为气缸的纵向对称面,与同一个气缸连通的两个排气道关于纵向对称面对称设置,同时与同一个气缸连通的两个排气道之间设置有水套。上述发动机缸盖将与同一个气缸连接的两个排气道关于纵向对称面对称设置,并在与同一个气缸连接的两个排气道之间设置水套,以减少排气道向两者之间的装配孔的热量传递,避免该装配孔中的螺栓失效,影响发动机缸盖与发动机机体之间的连接稳固,同时对称布置的排气道可以使两个排气道排气均匀,从而有助于改善排气性能,进而改善发动机性能。

    用于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法、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公开(公告)号:CN11589898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20382.1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法、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执行元件的工况信号;根据工况信号判断执行元件是否处于平稳工况;根据执行元件处于平稳工况,控制压差调节元件降低换向阀的进出油口压差;根据执行元件未处于平稳工况,控制压差调节元件调节换向阀的进出油口压差。该控制方法根据可变压差负载敏感系统进行实施,根据执行元件处于平稳工况,控制压差调节元件降低换向阀的进出油口压差,实现流量减小,执行元件运行更加平稳。针对需要非平稳工况,控制压差调节元件对换向阀的进出油口压差进行控制优化。使得执行元件运动更平缓、微动性更优,且高速运动状态速度更快,作业效率更高。

    一种排气道排气结构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532476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261199.4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气道排气结构及发动机,气缸缸盖具有相邻布置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的两个第一排气支气道汇流至第一主排气道,第二气缸的两个第二排气支气道汇流至第二主排气道;第一排气支气道和第二排气支气道相邻的一侧布置有,由第一排气支气道上伸出的第一副排气支气道,和由第二排气支气道上伸出的第二副排气支气道;第一副排气支气道和第二副排气支气道汇流形成副排气道。通过在两个气缸相邻侧的第一排气支气道和第二排气支气道上分别伸出第一副排气支气道和第二副排气支气道的方式,在缸盖上形成主排气道和副排气道组合排气的结构,从而可增大排气道的流通面积,降低气流阻塞,提高排气通畅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