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26667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74290.5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IPC: G06F17/10 , G06T7/12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激光雷达的点云干舷动态分割船舶吃水线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激光雷达获取点云数据,从所述点云数据中选择多个尺度的层次,对每个层次的数据分别进行分解,生成多层次点云表示;对每个层次的点云数据计算曲率和法向量,提取形态特征,得到关键形态特征。本发明采用激光雷达,通过获取多层次点云数据,提升了船舶吃水线测量的精确度和效率。利用曲率和法向量的计算,结合形态特征的提取,增强了在复杂海洋环境中的数据识别能力。而通过对点云数据执行多级分类和时间序列的动态调整,实现了对船舶载重变化的实时监控,确保了实时数据的准确反映。
-
公开(公告)号:CN119229040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74292.4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运船队尺寸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激光雷达与图像融合的航运船队尺寸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三维点云数据与二维图像数据,按时间戳和空间坐标对齐数据,得到对齐的数据集;基于所述对齐的数据集,识别重合区域的初始边界,标记并分离区域,得到初始边界标记。本发明采用激光雷达与图像融合技术,收集多维度数据,通过时间戳和空间坐标对齐,构建完整的对齐数据集,确保船体尺寸信息覆盖全面。而利用重合区域初始边界的标记与分离,减少了边界识别的模糊和误差,为后续轮廓细化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基础。而通过结合点到点匹配的方式,建立了船体的高精度三维模型,解决了建模过程中断裂和信息丢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2666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74290.5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IPC: G06F17/10 , G06T7/12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激光雷达的点云干舷动态分割船舶吃水线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激光雷达获取点云数据,从所述点云数据中选择多个尺度的层次,对每个层次的数据分别进行分解,生成多层次点云表示;对每个层次的点云数据计算曲率和法向量,提取形态特征,得到关键形态特征。本发明采用激光雷达,通过获取多层次点云数据,提升了船舶吃水线测量的精确度和效率。利用曲率和法向量的计算,结合形态特征的提取,增强了在复杂海洋环境中的数据识别能力。而通过对点云数据执行多级分类和时间序列的动态调整,实现了对船舶载重变化的实时监控,确保了实时数据的准确反映。
-
公开(公告)号:CN11922904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74292.4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运船队尺寸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激光雷达与图像融合的航运船队尺寸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三维点云数据与二维图像数据,按时间戳和空间坐标对齐数据,得到对齐的数据集;基于所述对齐的数据集,识别重合区域的初始边界,标记并分离区域,得到初始边界标记。本发明采用激光雷达与图像融合技术,收集多维度数据,通过时间戳和空间坐标对齐,构建完整的对齐数据集,确保船体尺寸信息覆盖全面。而利用重合区域初始边界的标记与分离,减少了边界识别的模糊和误差,为后续轮廓细化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基础。而通过结合点到点匹配的方式,建立了船体的高精度三维模型,解决了建模过程中断裂和信息丢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9794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27383.2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轩铭 , 何兴华 , 张日民 , 刘化学 , 李子龙 , 李剑 , 黄海明 , 周浩 , 赵本杰 , 王恺 , 周舟 , 周岩 , 陆雨函 , 许锦若 , 王西雪 , 夏许婷 , 刘畅 , 杨丹妮
IPC: G08G1/0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通行能力精准化的特殊路段交通拥堵处理方法及装置,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主要针对特殊地形如山地隧道前的路段,通过对于道路属性特征更加全面的考虑,来更加准确的预测拥堵,通过动态调整开放应急车道去提升道路整体的通行能力。其中通过对于公路的坡度、曲率因素的考虑,更加全面的分析了公路部分复杂特殊山地路段的通行能力,从而更加准确的计算道路的通行能力。同时,根据实时监测的交通量,做进一步的有效管控。并且还可以针对特殊山地路的应急车道的开放与关闭时间,进行适应性的动态调整,从而达到缓解拥堵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083772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012478.5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40/186 ,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桥梁检测系统。包括数据录入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录入模块采集桥梁的病害信息,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生成检测报告;数据处理模块包括评分子模块、报告子模块和原始资料子模块,报告子模块包括报告章节单元、报告模板单元、报告模板复制单元、渲染单元、报告的主观意见录入单元和报告导出单元。本发明在对桥型标准体系、标准病害库等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从桥梁定检项目的创建,病害采集,桥梁技术状况的自动评定到桥梁定检报告自动生成的全过程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221899635U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23284728.5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机非混行道路的分流诱导装置,涉及道路警示设备技术领域,具备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修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包括:挑臂立柱,高清摄像机,LED补光灯,信息显示屏,定向音箱,控制箱,激光警示柱;控制箱中安装有上位机,工业交换机,继电器;上位机通过网络和远程控制服务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21960615U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322760693.1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弯道预警诱导装置,涉及道路警示装置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挑臂立柱、挑臂立柱上安装有多目标跟踪雷达、信息显示屏、太阳能供电装置和控制箱;控制箱中安装有上位机,工业交换机,继电器;可选的,弯道两侧安装有楔形LED红灯灯柱和黄灯灯柱;上位机通过网络运营商提供的4G网络和远程控制服务器连接。信息显示屏用于显示预警信息,可选的,弯道路测的楔形LED灯柱可以进行闪烁,以便于对驶入弯道的交通参与者进行安全预警,从而缓减弯道行车时所面临的视距不足问题,对交通参与者进行及时诱导,有效提高交通参与者通过弯道的安全性,降低在弯道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305877882S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30579792.6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带桥梁定检图形用户界面的平板电脑。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运行桥梁定检的程序。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图形用户界面的界面内容。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5.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包含色彩。
6.图形用户界面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控制桥梁定检客户端软件运行、新建桥梁、录入基础数据、离散构件、病害采集及数据上传下载。
7.图形用户界面的变化状态说明:本产品为移动终端的用户界面,主视图所显示的界面为图形用户主界面。
进入系统后,图形用户主界面默认为“界面变化状态图1”;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1”下方的“数据传输”,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2”;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2”左侧的“数据上传”,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3”;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3”左侧的“数据下载”,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2”;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3”下方的“编码规则”,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4”;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4”左侧的“部件编码”,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5”;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5”左侧的“桥幅编码”,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4”;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5”下方的“基础数据”,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6”;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6”上方的添加按钮,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7”;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7”右上方的关闭按钮,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6”;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6”左侧的“桥幅信息”,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8”;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8”右上方的“上部结构”,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9”;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9”页面上的修改按钮,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10”;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10”右上方的关闭按钮或者右下方的确定按钮,跳转状态为“界面变化状态图9”;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9”页面上的“新增上部结构”,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11”;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11”右上方的关闭按钮或者右下方的确定按钮,跳转状态为“界面变化状态图9”;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9”右上方的“基本信息”,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8”;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8”右上方的“桥面系”,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12”;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12”右上方的“基本信息”,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8”;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8”右上方的“下部结构”,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13”;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13”右上方的“基本信息”,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8”;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8”左侧的“生成构件”,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14”;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14”页面上的构件数量,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15”;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15”左下方的返回按钮,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14”;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14”左侧的“桥梁总体”,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6”;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14”左侧的“桥幅信息”,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8”;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8”左侧的“桥梁总体”,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6”;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14”下方的“数据采集”,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16”;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16”页面的添加病害按钮,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17”,可以在本界面录入病害信息;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17”右下方的保存并关闭按钮或取消按钮,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16”;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16”左侧的“病害管理”,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18”;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18”页面的病害序号,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19”;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19”右下方的保存并关闭按钮或取消按钮,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16”;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17”右上方的“病害多媒体”,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20”,“界面变化状态图20”中的黑色部分为内容画面;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20”下方的关闭按钮,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17”;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16”页面上的“桥幅多媒体”,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21”,“界面变化状态图21”中的黑色部分为内容画面;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21”下方的关闭按钮,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16”;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18”左侧的“病害采集”,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16”;点击任何界面变化状态图右上方的账户图标,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22”;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22”页面的版本更新,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23”;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23”页面的返回首页,状态跳转为“界面变化状态图1”;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22”页面的“EXIT”,状态跳转为主视图,退出系统;“界面使用状态参考图1”为“界面变化状态图20”的使用状态参考图,“界面使用状态参考图2”为“界面变化状态图21”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