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2811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010854504.5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 , 西藏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属于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初期支护结构中的初衬层施做于围岩表面,防水层施做于初衬层,热交换层设置于防水层的内部,热交换层内设有钢管网;后期支护结构中的隔热层施做于防水层,二次衬砌层施做于隔热层;热能回收机构包括支撑组件、散热组件和回收组件;太阳能发电机构与热能回收机构电性连接,太阳能发电机构中的第二安装架固定安装于开设隧道的山体上,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架,太阳能控制器电性连接于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电性连接于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逆变器电性连接于蓄电池。实现对支护结构的降温,散热,提高支护结构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96177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509009.X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00 , E21D11/10 , E21D20/00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铁路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超前支护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软岩隧道无加固掌子面挤出变形计算模型;S2:基于软岩隧道无加固掌子面挤出变形计算模型,对高原铁路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进行加固,完成超前支护设计。本发明基于弹塑性理论,考虑掌子面超前加固措施,推导建立了高地应力软弱围岩超前支护设计方法,对掌子面稳定进行分析判断,及时对软岩隧道进行加固,保证隧道稳定性。本发明为高原铁路高能环境隧道超前支护设计提供理论基础,进一步提升我国高能地质环境隧道变形主动控制技术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1695187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010537139.5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路隧道群路段的遮阳棚设计方法,根据隧道群路段设计时速、隧道间距和外部光照强度三个因素确定合适的遮阳棚型式,根据隧道群路段设计时速、隧道间距、外部光照强度以及遮阳棚型式确定合理的遮阳棚材料透光率与长度。本发明能确定合理的遮阳棚的材料与长度,实现沿着行车方向的合理亮度变化,将各个区段的亮度变化控制在驾驶员视觉所能接受的范围之内,创造合理的隧道群光环境过渡带,有效缓解隧道群出入口地段的明暗适应问题,对于改善公路隧道群路段的驾驶环境,减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222369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1910369368.8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回填缓冲层材料强化的落石冲击力计算方法,步骤如下:S10:通过Hertz接触理论建立弹性模型;S20:通过摩尔‑库伦屈服准则限定步骤S10中建立的弹性模型;S30:通过步骤S10和步骤S20来建立土体的弹塑性强化模型;S40:通过反演法得出步骤S30中土体的弹塑性强化模型中的k值;S50:将步骤S40中得到的k值放入步骤S30土体的弹塑性强化模型中得到落石冲击力。该考虑回填缓冲层材料强化的落石冲击力计算方法中采用根据本方法得到的系统进行计算能够更好的得出落石冲击力,从而能够更好的设计艰险山区防落石棚洞或拱形明洞,使艰险山区交通线上防落石灾害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可靠,在具体的工程应用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99320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90015.2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初支不等厚的隧道变形监测方法,涉及隧道变形监测技术领域。通过非接触量测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隧道的围岩以及初支的表面数据进行扫描获取后,能够建立得到包含初支厚度数据的隧道初支模型,根据初支厚度的不同,对隧道进行异常点标记,从而能够在后期的隧道监测时,针对性地监测,有效节省了后期监测的工作量,从而加快了监测的数据获取速度。同时根据监测数据与隧道初支模型方便研究初支厚度与隧道变形之间的关系。通过考虑围岩超欠挖现象导致的初期支护厚度不均匀,不仅符合实际的工程情况,并且能够有效地监控到因超挖引起的局部应力集中和因欠挖导致初支厚度不够而产生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496990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09007.0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铁路高地应力硬岩隧道主动支护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硬岩隧道的支护类型,并根据支护类型确定硬岩隧道的冲击载荷;S2:根据硬岩隧道的冲击载荷进行安全系数验算;S3:根据安全系数验算结果,完成硬岩隧道主动支护设计。本发明针对高地应力硬岩隧道设计施工难题,从能量释放角度推导了岩爆隧道的冲击荷载计算方法,组合松散荷载,给出岩爆隧道的荷载计算模型及支护结构设计方法,设计方法所给出的岩爆隧道支护参数能满足隧道规范最小安全系数的要求,使隧道结构处于安全状态,并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
公开(公告)号:CN113484232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551934.4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基于损伤理论的型钢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本构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考虑型钢与混凝土粘结滑移的残余强度确定了新型损伤模型,同时基于滑移等效假说得到粘结滑移过程中损伤变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有损微元生成的损伤演化模型,建立了型钢与混凝土粘结滑移损伤本构模型。该模型能够统一描述粘结滑移曲线峰前及峰后全部特性及其损伤演化规律,且损伤方程形式简单、参数物理意义明确。经验证,理论结果和试验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97092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910397759.0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洛阳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砂卵石基坑位移预测方法,属于基坑开挖技术技术领域。该砂卵石基坑位移预测方法采用了塑性理论和动用剪切强度法,基于能量守恒和虚功原理,有助于预测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和周边地表沉降,并在一定程度可以反向地指导基坑开挖参数的选取,另外,该砂卵石基坑位移预测方法还考虑了砂卵石土体的渗水水力梯度的影响,计算结果可靠性高,更为准确,有利于提前预测基坑工程的变形的地表沉降。
-
公开(公告)号:CN110276097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0382155.9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掌子面锚杆支护设计方法,属于隧道工程领域。该掌子面锚杆设计方法中,考虑了机械化全断面工法下掌子面破坏模式,同时考虑了掌子面GFRP锚杆的5种受拉破坏模式以及锚杆直径、加固密度、初始长度、搭接长度、锚杆抗拉强度、锚杆‑灌浆体界面抗剪强度、灌浆体‑围岩界面抗剪强度等加固参数的影响,采用极限平衡法推导了掌子面稳定系数计算公式,实现了隧道掌子面GFRP锚杆定量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1695187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37139.5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路隧道群路段的遮阳棚设计方法,根据隧道群路段设计时速、隧道间距和外部光照强度三个因素确定合适的遮阳棚型式,根据隧道群路段设计时速、隧道间距、外部光照强度以及遮阳棚型式确定合理的遮阳棚材料透光率与长度。本发明能确定合理的遮阳棚的材料与长度,实现沿着行车方向的合理亮度变化,将各个区段的亮度变化控制在驾驶员视觉所能接受的范围之内,创造合理的隧道群光环境过渡带,有效缓解隧道群出入口地段的明暗适应问题,对于改善公路隧道群路段的驾驶环境,减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