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39423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811280661.9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24F3/16 , F24F11/61 , F24F11/64 , F24F11/77 , F24F110/10 , F24F110/20 , F24F110/30 , F24F110/64 , F24F110/70 , F24F110/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静电除尘变电压的模糊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采集室内PM2.5浓度值;比较PM2.5浓度预设值和采集的室内PM2.5浓度值,计算获得PM2.5浓度偏差并计算出偏差变化率;将步骤2获得的PM2.5浓度偏差以及偏差变化率作为PM2.5模糊控制器的输入量,将静电除尘电压作为PM2.5模糊控制器的输出量;在PM2.5模糊控制器中先进行输入模糊化,然后通过模糊判决得到电压模糊输出量,再经过反模糊化得到静电除尘电压的实际输出量。本发明能够随工况控制电压变化,能够消除火花放电、电晕闭塞和臭氧超标问题,可改善实际使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826997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10341006.4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蓄电池全范围充电的闭环控制方法,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开环电路,所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开环电路包括直流电源、逆变器、原副边谐振网络及整流器,直流电源、逆变器、原副边谐振网络、整流器及蓄电池依次相连接;包括以下步骤:判断蓄电池的充电阶段,所述蓄电池的充电阶段包括恒流充电阶段、恒功率充电阶段及恒压充电阶段;当蓄电池处于恒流充电阶段时,逆变器采用定频移相控制方法进行控制;当蓄电池处于恒功率充电阶段时,逆变器采用定频移相控制方法进行控制;当蓄电池处于恒压充电阶段时,逆变器采用跳频移相控制方法进行控制,该方法能够实现蓄电池的全范围高效率充电,并且系统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914831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340545.6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S拓扑的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参数设计方法,为了解决传统的两段式充电峰值功率过大的问题,该方法在蓄电池恒流充电向恒压充电切换时,引入恒功率充电阶段;同时为确保系统安全运行和传输的高效率,对原边谐振网络的输入电流和逆变器的移相角进行限制,利用这三个充电阶段以及安全运行范围分别限定两耦合线圈电感的参数关系,从而确定两耦合线圈电感的取值范围,为谐振网络参数设计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设计准则,确保了蓄电池充电过程的安全高效性。本发明满足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用于蓄电池全范围充电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885741A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610043026.X
申请日:2006-06-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4B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授权用户信号检测方法,首先在认知无线电的工作区域设置M个传感器接收目标工作频段内的信号,其中第i个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为{x(i)(n)}(i=1,2,...,M);然后将信号汇总到认知无线电中心用户处进行多窗口谱估计结合奇异值分解的MTM-SVD计算,将最大奇异值的平方作为授权用户检测的检验统计量:D=|σ0(f)|2;得到的检验统计量与门限Λ对比,判断是否存在授权用户信号。采用本发明MTM-SVD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对授权用户信号的检测性能,并可用于检测更为微弱的授权用户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7128302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10229458.8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浙江毅力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60W30/09 , B60W30/095 , B60W50/14 , B60Q9/00 , B60W4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五限界主动报警防撞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车前碰撞识别系统、车后碰撞识别系统和五限界判断处理系统;车前碰撞识别系统包括车前超声波测距模块、本车车速测量模块和车前碰撞识别模块;车后碰撞识别系统包括车后超声波测距模块、本车车速测量模块和车后碰撞识别模块;五限界判断处理系统包括控制单元、语音报警模块、自动刹车模块和电磁防撞模块;本发明采用车前三限界和车后二限界共汽车五限界的划分,可以为驾驶者提供良好的报警防撞措施;在存在碰撞可能性时,将碰撞可能性降到最低;在碰撞发生时,将碰撞损伤程度降到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100518012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610043026.X
申请日:2006-06-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4B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授权用户信号检测方法,首先在认知无线电的工作区域设置M个传感器接收目标工作频段内的信号,其中第i个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为{x(i)(n)}(i=1,2,...,M);然后将信号汇总到认知无线电中心用户处进行多窗口谱估计结合奇异值分解的MTM-SVD计算,将最大奇异值的平方作为授权用户检测的检验统计量:D=|σ0(f)|2;得到的检验统计量与门限Λ对比,判断是否存在授权用户信号。采用本发明MTM-SVD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对授权用户信号的检测性能,并可用于检测更为微弱的授权用户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9539423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280661.9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24F3/16 , F24F11/61 , F24F11/64 , F24F11/77 , F24F110/10 , F24F110/20 , F24F110/30 , F24F110/64 , F24F110/70 , F24F110/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静电除尘变电压的模糊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采集室内PM2.5浓度值;比较PM2.5浓度预设值和采集的室内PM2.5浓度值,计算获得PM2.5浓度偏差并计算出偏差变化率;将步骤2获得的PM2.5浓度偏差以及偏差变化率作为PM2.5模糊控制器的输入量,将静电除尘电压作为PM2.5模糊控制器的输出量;在PM2.5模糊控制器中先进行输入模糊化,然后通过模糊判决得到电压模糊输出量,再经过反模糊化得到静电除尘电压的实际输出量。本发明能够随工况控制电压变化,能够消除火花放电、电晕闭塞和臭氧超标问题,可改善实际使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914831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610340545.6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S拓扑的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参数设计方法,为了解决传统的两段式充电峰值功率过大的问题,该方法在蓄电池恒流充电向恒压充电切换时,引入恒功率充电阶段;同时为确保系统安全运行和传输的高效率,对原边谐振网络的输入电流和逆变器的移相角进行限制,利用这三个充电阶段以及安全运行范围分别限定两耦合线圈电感的参数关系,从而确定两耦合线圈电感的取值范围,为谐振网络参数设计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设计准则,确保了蓄电池充电过程的安全高效性。本发明满足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用于蓄电池全范围充电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128302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229458.8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浙江毅力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60W30/09 , B60W30/095 , B60W50/14 , B60Q9/00 , B60W40/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30/09 , B60Q9/008 , B60W30/0956 , B60W40/105 , B60W50/14 , B60W2050/143 , B60W242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五限界主动报警防撞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车前碰撞识别系统、车后碰撞识别系统和五限界判断处理系统;车前碰撞识别系统包括车前超声波测距模块、本车车速测量模块和车前碰撞识别模块;车后碰撞识别系统包括车后超声波测距模块、本车车速测量模块和车后碰撞识别模块;五限界判断处理系统包括控制单元、语音报警模块、自动刹车模块和电磁防撞模块;本发明采用车前三限界和车后二限界共汽车五限界的划分,可以为驾驶者提供良好的报警防撞措施;在存在碰撞可能性时,将碰撞可能性降到最低;在碰撞发生时,将碰撞损伤程度降到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826997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341006.4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蓄电池全范围充电的闭环控制方法,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开环电路,所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开环电路包括直流电源、逆变器、原副边谐振网络及整流器,直流电源、逆变器、原副边谐振网络、整流器及蓄电池依次相连接;包括以下步骤:判断蓄电池的充电阶段,所述蓄电池的充电阶段包括恒流充电阶段、恒功率充电阶段及恒压充电阶段;当蓄电池处于恒流充电阶段时,逆变器采用定频移相控制方法进行控制;当蓄电池处于恒功率充电阶段时,逆变器采用定频移相控制方法进行控制;当蓄电池处于恒压充电阶段时,逆变器采用跳频移相控制方法进行控制,该方法能够实现蓄电池的全范围高效率充电,并且系统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较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