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13722B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711050586.2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B60L53/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及其充电功率动态分配方法,充电系统包括处理器和至少两个AC/DC模块;各AC/DC模块分为至少两个模块组,每个模块组包括至少一个AC/DC模块;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各模块组的优先级;当需要为车辆充电时,根据车辆充电功率确定该车辆充电所需的模块组数量,并根据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选择相应数量的模块组,控制相应的接触器将模块组与车辆连接,为车辆充电。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根据各模块组的使用情况对其划分优先级,优先级高的模块组先投入使用,优先级低的后投入使用,并且模块组可以在多个充电需求之间任意切换,保证了各AC/DC变换模块使用的均衡性,增加AC/DC变换模块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7947248B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610889751.2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12脉波相控直流电源均浮充转换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均充开关Ke、浮充开关Kf、继电器J、时间继电器SJ、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解电容E1和均浮充信号产生电路;继电器J的常闭触点与浮充给定支路相连接,常开触点与均充给定支路相连接。根据均充开关Ke、浮充开关Kf、继电器J和时间继电器SJ之间的动作关系来实现均浮充之间的相互转换。本发明以简单的模拟电路结构和低廉的成本实现了对相控直流电源的均浮充模式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813722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050586.2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B60L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及其充电功率动态分配方法,充电系统包括处理器和至少两个AC/DC模块;各AC/DC模块分为至少两个模块组,每个模块组包括至少一个AC/DC模块;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各模块组的优先级;当需要为车辆充电时,根据车辆充电功率确定该车辆充电所需的模块组数量,并根据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选择相应数量的模块组,控制相应的接触器将模块组与车辆连接,为车辆充电。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根据各模块组的使用情况对其划分优先级,优先级高的模块组先投入使用,优先级低的后投入使用,并且模块组可以在多个充电需求之间任意切换,保证了各AC/DC变换模块使用的均衡性,增加AC/DC变换模块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2709964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43778.9
申请日:2012-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组的均衡维护装置,包括用于与动力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一一对应的充电器,每个充电器的充电输出通过一个对应的可控开关连接对应的单体电池,所述各充电器与可控开关受控连接于一个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设有用于与动力电池组的BMS通讯连接的通讯单元。由于利用了动力电池组的BMS,直接从BMS获取各单体电池的电压,省去了现有均衡维护装置中的电压测量模块,大大简化了均衡维护装置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4765370A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037094.X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牛高远 , 刘向立 , 孟凡提 , 齐晓祥 , 吴效威 , 贾甜 , 刘苗苗 , 陈天锦 , 董新生 , 李红岩 , 张臻 , 李茁 , 王延明 , 张亚平 , 陈伟明 , 马瑞 , 胡占磊 , 刘玉振 , 吕海超 , 王佰超 , 许红英 , 温刚 , 边慧萍 , 赵建荣 , 王林 , 黄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群型蓄电池预放电控制系统及其放电控制方法,系统包括:控制器,用于下发放电命令;蓄电池模块,用于提供直流电能;接触器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蓄电池模块向功率变换模块放电的断开或闭合;功率变换模块,用于实现直流到交流的功率逆变和/或交流到直流的功率整流;交流配电模块,用于控制系统在交流侧并网放电的通断。方法包括:根据每个所述蓄电池组的实时端电压情况,控制所述蓄电池组进入预放电序列;根据每个所述蓄电池组的实时端电压和直流侧母线的实时电压,判断是否结束预放电,进入正式放电。通过本发明可实现预放电过程,对功率变换单元进行充电,缩减直流侧母线电压与蓄电池组平均电压之间的压差。
-
公开(公告)号:CN107947248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610889751.2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12脉波相控直流电源均浮充转换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均充开关Ke、浮充开关Kf、继电器J、时间继电器SJ、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解电容E1和均浮充信号产生电路;继电器J的常闭触点与浮充给定支路相连接,常开触点与均充给定支路相连接。根据均充开关Ke、浮充开关Kf、继电器J和时间继电器SJ之间的动作关系来实现均浮充之间的相互转换。本发明以简单的模拟电路结构和低廉的成本实现了对相控直流电源的均浮充模式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248880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110149292.1
申请日:2011-06-03
IPC: B60K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组件,包括动力仓,在动力仓中安装有用于放置动力电池的电池箱,在电池箱和动力仓之间设有在连接时锁止配合的锁止装置,锁止装置包括安装在电池箱的前端的锁具,该锁具包括锁头、锁舌及传动连接在锁头和锁舌之间的联动机构,在动力仓上设置有用于与锁舌对应锁止配合的锁孔,在电池箱的后端面上设置有用于电连接的插头,在动力仓的后部设置有用于与电池箱上的插头对应电连接的插座;在动力仓上设置有沿电池箱进出动力仓的推拉方向延伸的轨道支架,在轨道支架上布置有多个承重轮,在电池箱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动力仓上的承重轮滚动导向配合的滑槽;在动力仓和电池箱之间还设置有带有弹性件的具有缓冲功能的导向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02248880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49292.1
申请日:2011-06-03
IPC: B60K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组件,包括动力仓,在动力仓中安装有用于放置动力电池的电池箱,在电池箱和动力仓之间设有在连接时锁止配合的锁止装置,锁止装置包括安装在电池箱的前端的锁具,该锁具包括锁头、锁舌及传动连接在锁头和锁舌之间的联动机构,在动力仓上设置有用于与锁舌对应锁止配合的锁孔,在电池箱的后端面上设置有用于电连接的插头,在动力仓的后部设置有用于与电池箱上的插头对应电连接的插座;在动力仓上设置有沿电池箱进出动力仓的推拉方向延伸的轨道支架,在轨道支架上布置有多个承重轮,在电池箱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动力仓上的承重轮滚动导向配合的滑槽;在动力仓和电池箱之间还设置有带有弹性件的具有缓冲功能的导向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202678562U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20326296.2
申请日:2012-07-06
IPC: H01R13/02 , H01R13/40 , H01R13/64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池箱连接器,包括壳体及固定装配在壳体中的端子,端子包括接地端子和两个分别用于与电池箱动力线的正负极接通的正极端子、负极端子及用于与电池箱充电控制装置连接的信号端子模块,接地端子和正极端子、负极端子围成一个以三者所在点形成的三角形区域,信号端子模块处于所述三角形区域之外,且与正、负极端子之间分别具有防电磁干扰距离。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电池箱连接器使电池箱动力线正极和负极与信号端子的通讯接口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了大电流对各通讯接口造成的电磁干扰,有利电动汽车充换电电池箱以及整车BMS电池管理系统的标准化,有利于充换电电动汽车的行业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202616370U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20231337.X
申请日:2012-0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箱,包括箱体和置于箱体内的电池组,所述箱体包括进风板和出风板,各进风板上均设有进风口,所述出风板上设有出风口,出风口处设有抽风机,所述箱体的两个左、右侧板为进风板,所述进风口位于各进风板靠近箱体后面板处,所述箱体的前面板为出风板,箱体内位于所述电池组与前面板之间设有分别与左、右侧板顶接的隔板,所述电池组的各电池沿箱体左右方向布置为两列,所述隔板上位于两列电池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排风口,每列电池的各电池之间具有间隙,且每列电池与左、右侧板之间均具有间隙,该间隙内设有保温材料和加热元器件。冷却风通过该通风渠道在电池周围流通,增加了各电池的散热面,有效的降低了电池之间的温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