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电自供电的电磁负刚度隔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45310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898290.9

    申请日:2019-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压电自供电的电磁负刚度隔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振动抑制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圆筒、电磁负刚度组件、固定座、压电能量俘获组件、负载平台和电路系统,电磁负刚度组件的下端与底座连接,电磁负刚度组件的上端由固定座上表面伸出,压电能量俘获组件固定于电磁负刚度组件的上端,负载平台设置于压电能量俘获组件的上端;压电能量俘获组件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电磁负刚度组件相连,充电电池用于向整流电路、DC-DC电压转换电路、储能电路和控制电路供电。该系统可有效地降低系统的固有频率,不仅对高频振动干扰具有好的隔振效果,还能够有效隔离地基与环境的低频振动,具有自采电、储电及供电特性。

    一种基于涡流效应的单自由度磁阻尼减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1828523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0622973.4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涡流效应的单自由度磁阻尼减振器,包括下底板、环形磁铁a、环形磁铁b、铝筒、铜片底片、铜片、铜片顶片、轴承座、直线轴承、轴承端盖、负载、活塞轴、阶梯轴、固定轴环、螺旋弹簧、下装夹轴、固定螺钉。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当减振器处于工作模式时,环形磁铁a静止固定在下端,环形磁铁b在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两磁铁互相吸引设置,螺旋弹簧作为正刚度元件起到支撑负载的作用,环形磁铁b的相对运动产生时变磁场,设置于两环形磁铁之间的铜片受磁场影响产生涡流阻尼效应,抑制环形磁铁b的运动,通过消耗能量的方式减弱负载的振动。该磁阻尼减振器结构紧凑,体积小,能够大幅降低系统的共振峰值,具有良好的缓冲和减振性能。

    一种基于涡流效应的单自由度磁阻尼减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182852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22973.4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涡流效应的单自由度磁阻尼减振器,包括下底板、环形磁铁a、环形磁铁b、铝筒、铜片底片、铜片、铜片顶片、轴承座、直线轴承、轴承端盖、负载、活塞轴、阶梯轴、固定轴环、螺旋弹簧、下装夹轴、固定螺钉。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当减振器处于工作模式时,环形磁铁a静止固定在下端,环形磁铁b在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两磁铁互相吸引设置,螺旋弹簧作为正刚度元件起到支撑负载的作用,环形磁铁b的相对运动产生时变磁场,设置于两环形磁铁之间的铜片受磁场影响产生涡流阻尼效应,抑制环形磁铁b的运动,通过消耗能量的方式减弱负载的振动。该磁阻尼减振器结构紧凑,体积小,能够大幅降低系统的共振峰值,具有良好的缓冲和减振性能。

    基于压电自供电的电磁负刚度隔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45310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0898290.9

    申请日:2019-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压电自供电的电磁负刚度隔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振动抑制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圆筒、电磁负刚度组件、固定座、压电能量俘获组件、负载平台和电路系统,电磁负刚度组件的下端与底座连接,电磁负刚度组件的上端由固定座上表面伸出,压电能量俘获组件固定于电磁负刚度组件的上端,负载平台设置于压电能量俘获组件的上端;压电能量俘获组件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电磁负刚度组件相连,充电电池用于向整流电路、DC‑DC电压转换电路、储能电路和控制电路供电。该系统可有效地降低系统的固有频率,不仅对高频振动干扰具有好的隔振效果,还能够有效隔离地基与环境的低频振动,具有自采电、储电及供电特性。

    一种基于立方体构型的被动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1637191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47374.0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立方体构型的被动隔振器,包括上平台、下平台、角座、弯曲片弹簧和限位柱。其中角座和弯曲片弹簧组成单腿,作为整个隔振器的主要隔振组件,弯曲片弹簧上端两侧有镂空的字母标志,可以改善隔振性能,隔振器工作时的保护由限位柱提供支撑,当变形量大于限位长度时,整个隔振器就会处于被保护的状态。本发明的隔振器是基于立方体构型,属于新型被动元件的隔振装置,主要用于海洋环境。隔振器采用了限位机制,能够避免高冲击、高载荷或多个自由度带来的外力破坏。适应不同环境要求,进行了优化设计,减小了整体平台的尺寸,与传统立方体构型隔振器相比,具有结构紧凑,空间利用高的特点,同时具有显著的隔振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