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9553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271851.3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四川隆叙宜铁路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E21D11/00 , E21F17/1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层状泥岩隧道施工期拱部围岩掉块判别方法,应用于隧道施工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将水平层状泥岩隧道开挖后的拱部岩层等效为两端锚固的浅梁模型,通过内力计算,结合应力状态分析,采用第一强度理论,确定模型的最危险部位,在此基础上提出拱部掉块临界厚度值的计算方法,将实测拱部岩层厚度与计算临界厚度值进行对比,进而对水平层状泥岩隧道施工期拱部围岩掉块进行判别。该方法为水平层状泥岩隧道施工期拱部围岩掉块判别的首创方法,判别精度高,实用性强,对于水平层状泥岩隧道或其它水平层状围岩隧道的施工安全防控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22010237U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20810181.3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四川隆叙宜铁路有限公司 ,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拱架连接锁止装置,包括第一拱架段和第二拱架段,所述第一拱架段和第二拱架段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一拱架段上挖设有定位半球槽,所述第二拱架段上设置有用于嵌进定位半球槽的定位半球;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上两侧均开设有螺栓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半球嵌入定位半球槽内进行定位,完成第一拱架段和第二拱架段连接处的精准定位,保证两段拱架精确紧密连接,节省人力及工序时间,减少吊装次数,且操作更加方便和快速。
-
公开(公告)号:CN221685738U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23643897.3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四川隆叙宜铁路有限公司 ,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围岩压力盒安装装置,包括受力基板、调节杆、压板和压力盒;受力基板一面垂直连接有锚固钢筋,另一面垂直设置限位杆;压板设置有对应于限位杆穿过的限位孔,限位杆直径小于限位孔的直径;调节杆一端垂直连接压板,另一端压接钢拱架;受力基板和压板之间内置压力盒,外部环绕设置有保护钢壳;保护钢壳还开设有出线槽。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大大提高了在隧道围岩上安装压力盒的效率,而且使压力盒侧面不受混凝土应力影响,正面受力均匀,显著提高了测量数据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3399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14024.9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7/11 , E21F17/00 , G06F119/14 , G06F119/1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中隔板竖井的二次衬砌稳定性临界荷载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失稳特征方程,基于结构力学模型分析失稳变形模式,推导失稳特征方程;隔离法计算结点刚度,将中隔板等效为简支梁,基于杆端结点力学平衡方程,计算结点转角刚度;稳定方程数值法求解,针对临界荷载参数非线性方程的求解,提出牛顿迭代法数值方法;确定临界荷载,采用数值解确定临界荷载值。同传统方法相比,明确影响竖井二次衬砌结构稳定性关键因素,克服了试算法误差大、试算初值及结果不可靠的缺陷,将中隔板考虑到竖井二次衬砌稳定性分析中,结果表明考虑中隔板后临界荷载值为不考虑中隔板的1.6倍,计算结果符合结构实际特点,且更为准确合理、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3375633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659823.5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力水准仪的隧道全纵向地表沉降监测系统及方法,监测系统包括起点静力水准仪单元、终点静力水准仪单元和从测量起始点至处理终止点依次级联排布的m套中间静力水准仪单元;其中起点静力水准仪单元和终点静力水准仪单元分别沿隧道截面横向布置于隧道进口和出口洞顶地表,中间静力水准仪单元沿隧道长度方向纵向排布于洞顶地表;本发明通过监测获取各测点之间的相对沉降量,并与已知沉降量相加,得到各测点绝对沉降量,具有操作简便,监测精度高,可实现地表全纵向沉降自动化监测,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2560149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17094.1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向裂隙围岩隧道超前管棚变形计算方法,包括隧道开挖未支护段的长度、恒定荷载,隧道开挖掌子面的开挖高度,掌子面前方影响段的假定破裂面、线性变化荷载,隧道未影响段。所述掌子面前方影响段的假定破裂面由掌子面底部斜向前方延伸时,在某一点转折后竖直向上延伸到超前管棚位置。所述掌子面前方影响段的线性变化荷载是指超前管棚所受沿隧道纵向的荷载,其大小由隧道已开挖未支护段的恒定荷载线性减小到0。本发明考虑了竖向裂隙发育对隧道围岩破坏形态的影响以及超前管棚所受荷载的纵向变化,计算方法更加接近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据此计算得到的超前管棚变形值理论上更接近实际值,可应用于隧道超前管棚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62677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23504.X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18/15 , G06F18/2131 , G06F18/27 , G06F18/2433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监测传感器长周期时序数据清洗和重构方法,包括(1)源数据等距化预处理;(2)滑动窗口参数确定;(3)窗口数据线性拟合,并构成斜率和截距向量;(4)分别对斜率和截距向量,再次进行滑动窗口线性拟合;(5)根据斜率向量计算的方差和拟合优度设置阈值,清除相应位置的斜率和截距向量的计算结果;(6)对清除的计算结果进行线性插值填充;(7)采用回归计算和中位数法对斜率和截距向量进行重构;(8)根据重构后的斜率和截距向量进行源数据的重构。相比于传统统计法、滑动中值滤波和时频域分析法,本发明能够对具有异常趋势信息的异常值进行修正,如增益和漂移等数据,且数据清洗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560149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011517094.1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向裂隙围岩隧道超前管棚变形计算方法,包括隧道开挖未支护段的长度、恒定荷载,隧道开挖掌子面的开挖高度,掌子面前方影响段的假定破裂面、线性变化荷载,隧道未影响段。所述掌子面前方影响段的假定破裂面由掌子面底部斜向前方延伸时,在某一点转折后竖直向上延伸到超前管棚位置。所述掌子面前方影响段的线性变化荷载是指超前管棚所受沿隧道纵向的荷载,其大小由隧道已开挖未支护段的恒定荷载线性减小到0。本发明考虑了竖向裂隙发育对隧道围岩破坏形态的影响以及超前管棚所受荷载的纵向变化,计算方法更加接近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据此计算得到的超前管棚变形值理论上更接近实际值,可应用于隧道超前管棚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39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54569.0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1L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截面假定的隧道初期支护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包括:S1:建立隧道初期支护应力自动化监测系统,获取钢拱架内外缘和喷射混凝土实时受力数据;S2:基于平截面假定和相似原理,绘制单位长度初期支护受力图;S3:计算初期支护受压区高度,并判断初期支护所属偏心受压类型;S4:根据初期支护受压区高度,计算初期支护实时受力情况;S5:根据偏心受压类型,计算初期支护极限强度;S6:计算初期支护综合安全系数K。本发明针对传统方法未考虑喷射混凝土和钢拱架共同作用的问题,从现场应力监测和平截面假定角度获取了初期支护综合安全系数,能够准确、实时地进行隧道初期支护安全系数计算和安全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02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27429.X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寒区竖井初期支护结构温度应力及变形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模型的建立,划分围岩为恒温及变温区两部分稳定温度场,建立三层厚壁圆筒有限环弹性接触计算模型;求解温度分布解析解,构建温度场条件下井筒导热微分方程,求解初期支护结构温度分布解析解;确定温度应力及变形,基于获得的初期支护结构温度分布解析解,根据厚壁圆筒自生温度应力理论,确定初期支护结构温度应力及变形。同传统方法相比,可为寒区竖井防寒保温设计提供基础理论,形成的“分区―接触求解”思想解决了初期支护结构温度值确定的难题,不仅计算方法具有符合结构实际、简便的特征,且计算结果具有科学合理的优点,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