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材成型回弹补偿装置及线材成型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8073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44582.6

    申请日:2024-04-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线材成型回弹补偿装置及线材成型补偿方法;该装置可以有效提高线材成型的发卡合格率,并解决了原有的人工与模具配合校正发卡成型时,耗时费力、效率低的问题。其中线材校直机构与移动机构固定连接,剪切机构、四连杆成型机构、检测校正机构与移动机构通过螺栓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结构采用取直、切断、模具成型、检测及回弹补偿一体化的设计方式,极大提高了发卡的成型效率,同时采用校正气缸与校正块配合,可以有效的对不合格发卡进行回弹补偿,替代后续的人工及模具配合的校正,减少了生产步骤,同时也保证了产品的成型精度。

    一种变工况下航空燃油泵的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8400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72715.9

    申请日:2023-0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工况下航空燃油泵的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属于可靠性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航空燃油泵的监测数据中选出能有效表征不同运行状况的代表性特征。2.通过建立航空燃油泵实际工况条件与特征之间的关系,基于置信规则库建立航空燃油泵工况识别模型。3.为不同的工况特征量设定相应的、前提属性权重、规则权重和置信度。4.将专家知识、工况识别结果与健康状态的征进行融合,建立基于置信规则库的航空燃油泵健康状态评估模型。5.基于投影协方差矩阵的自适应演化策略优化算法,对BRB模型中的初始参数进行更新。本发明通过建立考虑了工况切换对监测数据影响的航空燃油泵健康状态评估模型,可以提高航空燃油泵健康状态评估的精度。

    一种七自由度串并联式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382744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273218.0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七自由度串并联式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可对人体上肢的肩、肘、腕三个关节,共七个自由度进行康复训练。其组成包括:驱动机构、基座、肩关节外骨骼机构、肘关节外骨骼机构、腕关节外骨骼机构。该机器人可实现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三个运动自由度的康复形式,肘关节的屈曲/伸展自由度的康复形式,腕关节背屈/掌屈、桡屈/尺屈以及前臂的旋前/旋后三个运动自由度的康复形式。本发明一种七自由度串并联式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肩关节采用电机驱动,腕关节采用柔性绳驱动,刚柔耦合使康复机器人转动时具有柔性好、惯性小的特点,机器人各关节转动中心与人体关节的转动中心更加贴合,提高患者康复治疗效果。

    一种双料口上件设备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55960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10458602.7

    申请日:2020-05-27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克服存储数量单一、需要定人定岗、成本高、故障率高的问题。一种双料口上件设备,其中精度料车推到精度车库中,并通过安全开关装置与光电开关Ⅰ同时配合使用,进行检测精度料车精准到位,然后在通过举升定位装置中的升降装置支撑座限位销轴与定位销孔的配合,实现精准定位,举升定位装置中的外端下挡板和升降装置支撑板与地面通过螺栓连接。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空间不足、维修困难、造价过高、零件存储数量单一等问题,双料口不需要安全产品和卷帘门配合使用,本身自带滑移门,更大程度上节省了制造成本,也减少了设备种类,更利于维修保养。

    一种柔性并联绳驱动前臂及腕关节康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9790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182988.8

    申请日:2021-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柔性并联绳驱动前臂及腕关节康复装置,依据人体上肢前臂及腕关节的结构实现前臂及腕关节所有康复形式,且可为前臂长度不同的患者调节设备结构。包括:旋转机构、腕掌背屈及桡尺屈机构、前臂支撑机构、驱动机构。该康复装置可实现腕关节的背屈/掌屈、桡屈/尺屈及前臂的旋前/旋后三个运动自由度的康复形式,可完成腕关节的被动训练以及主动训练。在康复装置带动患者进行腕部的桡屈/尺屈训练时,该康复机构可根据患者手腕尺寸调节手部握持把手的位置,使康复设备的转动中心与人体手腕的转动中心更加匹配。在前臂处设有长度调节机构,使得机器人结构适用于不同的使用者,本发明可应用于前臂及腕关节康复技术领域。

    一种小型钻铣机器人结构及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891432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711456126.X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钻铣机器人结构及控制系统,属于智能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回转机构、第二回转机构、第三回转机构、第四回转机构、第五回转机构、大臂、Y型大臂、小臂、控制系统,第一回转机构、第三回转机构、第四回转机构、第五回转机构回转轴线相互平行,第二回转机构的回转轴线与其它四个回转轴线垂直,大臂连接着第一回转机构与第二回转机构,Y型大臂连接着第二回转机构与第三回转机构,第四回转机构、第五回转机构安装在小臂上,小臂与第三回转机构固连在一起,控制系统固定在第一回转机构的基座上,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方式搭建;本发明可实现平面内和空间范围内进行定位和定向,作业适应性强,适应度广,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