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回收的深海坐底观测站

    公开(公告)号:CN11021735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520048.8

    申请日:2019-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回收的深海坐底观测站,涉及海底着陆释放回收技术领域,包括:浮力回收系统;导柱设置在坐底支架系统的顶端,导柱与浮力回收系统滑动设置;张紧螺母设置在浮力回收系统上;弹簧套设在导柱上,弹簧的一端与张紧螺母相抵、另一端与坐底支架系统相抵;轴座挡片固定设置在坐底支架系统上,轴座挡片的底端设有滑槽;声学释放器固定设置在浮力回收系统的下方;锚链的一端设置在声学释放器上;转环的两端套设在锚链的自由端;销轴固定设置在转环上,销轴滑动设置在轴座挡片的滑槽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既能降低贵重仪器在海底着陆时承受的冲击,保证仪器在落地时能正常使用,又能将浮力回收系统释放回收,保证仪器再次使用。

    一种水陆两栖球形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1376663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256060.5

    申请日:2020-0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陆两栖球形机器人,涉及运动机器人领域,包括球形壳体、鱼眼轴承和内部机芯,鱼眼轴承安装在内部机芯外表面,内部机芯通过鱼眼轴承与球形壳体滚动配合;内部机芯包括功能舱体和驱动舱体,功能舱体与驱动舱体结构配合;驱动舱体内安装有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动力设备和驱动脚轮,动力设备分别与驱动脚轮连接,驱动脚轮的外缘与球形壳体内表面贴合;球形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鳍型凸起。本发明提供的水陆两栖球形机器人,整体结构紧凑,水中运动时推进力大,陆上运动时,对地形适应能力强,结构强度高,防碰撞能力好。可满足不同控制模式要求,维护方便。

    一种水陆两栖球形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1376663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256060.5

    申请日:2020-0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陆两栖球形机器人,涉及运动机器人领域,包括球形壳体、鱼眼轴承和内部机芯,鱼眼轴承安装在内部机芯外表面,内部机芯通过鱼眼轴承与球形壳体滚动配合;内部机芯包括功能舱体和驱动舱体,功能舱体与驱动舱体结构配合;驱动舱体内安装有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动力设备和驱动脚轮,动力设备分别与驱动脚轮连接,驱动脚轮的外缘与球形壳体内表面贴合;球形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鳍型凸起。本发明提供的水陆两栖球形机器人,整体结构紧凑,水中运动时推进力大,陆上运动时,对地形适应能力强,结构强度高,防碰撞能力好。可满足不同控制模式要求,维护方便。

    一种海底三脚架观测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54169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370410.4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海底三脚架观测系统,包括声学多普勒剖面流速仪(1)、声学多普勒流速仪(2)、温盐深蚀度仪(3)和圆盘状的浮体(5),浮体(5)的中部设置有贯穿浮体(5)的内部通孔,内部通孔的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分别设置于浮体(5)的圆盘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声学多普勒流速仪(2)、温盐深蚀度仪(3)设置于浮体(5)的侧部并与浮体(5)固定连接;所述浮体(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环形的盖板(7),浮体(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盖板(7)之间设置有连杆(11)。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海洋平台快速释放脱钩

    公开(公告)号:CN106829734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0078833.3

    申请日:2017-0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平台装置,尤其是一种海洋平台快速释放脱钩。包括壳体和钩体,其中,还包括滑臂和滑块,滑臂设置在钩体的上方,滑块设置在滑臂的上方,滑臂和滑块均设置在壳体内,滑臂和滑块均沿壳体上下运动,钩体包括对称设置的右钩体和左钩体,右钩体和左钩体的中下部通过转轴Ⅲ转动连接,转轴Ⅲ上设有弹簧,转轴Ⅲ与壳体转动连接,右钩体和左钩体的上端设置在壳体内,右钩体和左钩体的下端设置在壳体下方。实现了海洋物体的定时、准确和快速释放,保证了海洋物体释放的准确性。

    采水瓶盖释放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59334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711481239.5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水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采水瓶盖释放装置。包括钢丝绳连接件和活动连接件,所述钢丝绳连接件包括钢丝绳连接柱、固定柱和弹簧片,固定柱位于采水瓶顶盖的上方,钢丝绳连接柱和固定柱固定连接,活动连接件的一端穿过固定柱,并与固定柱插接,活动连接件与固定柱活动连接,活动连接件的另一端与钢丝绳连接柱连接,弹簧片的一端与钢丝绳连接柱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使钢丝绳穿过的卡槽或孔。其结构简单,安装和操作方便,使采水瓶盖关闭的工作变得非常简单,大大降低了采水瓶的采水成本。

    一种抗风浪型自适应双体无人帆船

    公开(公告)号:CN11663921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76274.1

    申请日:2023-06-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帆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风浪型自适应双体无人帆船,包括浮力支撑杆、承载支架、浮体、驱动横轴、螺旋帆杆、帆体、驱动蜗杆、第一蜗轮控制机构和第二蜗轮控制机构,所述浮力支撑杆前后平行横向固定连接在承载支架的下部,所述承载支架的下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一对浮体,所述浮力支撑杆的左右两端均贯穿式滑动连接在对应浮体的上部,所述驱动蜗杆连接有电机驱动控制装置,所述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固定安装在承载支架上。本发明通过一部蜗杆同时驱动控制两部蜗轮,并且利用传动末端自动换向和螺旋失效的运动特点,巧妙地实现了帆体和浮体同步控制过程中的周期性运动过程。

    采水瓶盖释放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9334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711481239.5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水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采水瓶盖释放装置。包括钢丝绳连接件和活动连接件,所述钢丝绳连接件包括钢丝绳连接柱、固定柱和弹簧片,固定柱位于采水瓶顶盖的上方,钢丝绳连接柱和固定柱固定连接,活动连接件的一端穿过固定柱,并与固定柱插接,活动连接件与固定柱活动连接,活动连接件的另一端与钢丝绳连接柱连接,弹簧片的一端与钢丝绳连接柱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使钢丝绳穿过的卡槽或孔。其结构简单,安装和操作方便,使采水瓶盖关闭的工作变得非常简单,大大降低了采水瓶的采水成本。

    一种可自动回收的深海坐底观测站

    公开(公告)号:CN110217359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10520048.8

    申请日:2019-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回收的深海坐底观测站,涉及海底着陆释放回收技术领域,包括:浮力回收系统;导柱设置在坐底支架系统的顶端,导柱与浮力回收系统滑动设置;张紧螺母设置在浮力回收系统上;弹簧套设在导柱上,弹簧的一端与张紧螺母相抵、另一端与坐底支架系统相抵;轴座挡片固定设置在坐底支架系统上,轴座挡片的底端设有滑槽;声学释放器固定设置在浮力回收系统的下方;锚链的一端设置在声学释放器上;转环的两端套设在锚链的自由端;销轴固定设置在转环上,销轴滑动设置在轴座挡片的滑槽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既能降低贵重仪器在海底着陆时承受的冲击,保证仪器在落地时能正常使用,又能将浮力回收系统释放回收,保证仪器再次使用。

    磁耦合推进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4776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920865.8

    申请日:2018-08-14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磁耦合推进器及其控制方法,针对内外转子磁极进行改进,以期有效提高电机输出轴与叶轮驱动轴之间的同步性能、实现精确地冲量控制的设计目的。磁耦合推进器包括有一筒体,在筒体两端分别固定有前端盖和后端盖;在后端盖与电机架之间固定有伺服电机,叶轮贯穿连接于前端盖。在伺服电机的驱动轴端部连接有外转子,在外转子内壁上设置有一组外转子永磁块;在叶轮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内转子,内转子具有用以套设于输出轴端部的内套轴,在内套轴与内转子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组内转子永磁块;外转子永磁块与每一组内转子永磁块的数量相等;沿圆周方向,每一个外转子永磁块两侧分别有一个内套轴上的内转子永磁块、一个内转子内壁上的内转子永磁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