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229216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810165710.8

    申请日:2018-02-28

    IPC分类号: B62D25/08 B62D25/20

    摘要: 一种位于侧框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的悬架的减震器被悬架外壳支承的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扩大车厢内空间,并且容易确保悬架外壳的支承面部的面刚性。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具备:轮罩(24)、侧框(6)、具有减震器(41)的悬架(40)、以及将侧框(6)和轮罩(24)连结的悬架外壳(50),在悬架外壳(50)上设置:支承减震器的支承面部(52)、从与侧框(6)的连结部向车体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中段台部(59)、从该中段台部(59)的车体宽度方向外侧的缘部朝向车体上方侧延伸到支承面部(52)的车体宽度方向内侧缘部的纵壁部(60)。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7791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0968518.X

    申请日:2020-09-15

    IPC分类号: B60R19/34 B62D21/15

    摘要: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在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中,在车辆正面碰撞部,能够使得前方侧架从其前方侧开始顺畅地压缩变形。所述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具备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成对的前方侧架(50),其特征在于:上述前方侧架(50)中,相对于前侧部(50F)来说后侧部(50R)的刚性较高,在上述前侧部(50F)以及上述后侧部(50R)的各区域,在车辆前后方向交替形成刚性差。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20755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0843488.7

    申请日:2019-09-06

    IPC分类号: B62D25/08 B62D21/00 B62D21/1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恰当支撑悬架且能使前车架恰当变形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中,在设于车辆前部并供悬架(10)安装的悬架罩(5)上设置第1被固定部(67)和第2被固定部(77),第1被固定部(67)和第2被固定部(77)设于在前后方向互相远离的位置并分别固定于前车架(3)。另外,在悬架罩(5)上设置屈曲促进部(83d),屈曲促进部(83d)设置在前后方向上的上述第1被固定部(67)和第2被固定部(77)之间的位置处,当从前车架(3)对悬架罩(5)向前后方向施加荷重时,屈曲促进部(83d)能够促进该悬架罩(5)的屈曲。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13928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480066882.X

    申请日:2014-12-04

    IPC分类号: B62D25/20 B62D25/04

    摘要: 一种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包括:下边梁(5),与支柱(7)的下部连结;节构件(10),设置在下边梁(5)的内部。节构件(10)具有将下边梁(5)的闭合剖面空间(C)在车辆前后方向分隔的间隔壁(21、22)和与下边梁内件(51)的内侧面接合的接合凸缘(26a、26b)。间隔壁(21、22)具有从下边梁外加强件(52)侧向下边梁内件(51)侧延伸并且与接合凸缘(26a、26b)相连的肋(24a),在该肋(24a)的接合凸缘(26a、26b)侧的端部形成有扩宽部(27)。由此,能够提高车辆的侧碰撞时的负荷传递性能。

    车辆侧部车身结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61635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356492.3

    申请日:2013-08-15

    IPC分类号: B62D25/20 B62D25/02

    CPC分类号: B62D21/157 B62D25/2036

    摘要: 本发明的车辆侧部车身结构包括:侧板,构成后车门开口部后方的车身侧面;后轮室部,以向车宽方向内侧隆起的方式形成在侧板上;底板,设置在左右一对侧板之间;其中,在侧板的车宽方向内侧设置有负荷传递部件,该负荷传递部件具有从底板立起的立起面部和与侧板中的处于后车门开口部的后缘部与后轮室部之间的部位相向的相向面部,而且该负荷传递部件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小于上下方向的宽度,该负荷传递部件直接或经由支架而固定在后轮室部的前部。由此,能够不损害后排座椅处的上下车便利性地设置负荷传递部件,并且在碰撞负荷从车辆侧方输入后车门时能够使负荷传递部件有效地发挥负荷传递功能,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后车门进入车室内。

    前部车体构造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37023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910869762.8

    申请日:2019-09-16

    IPC分类号: B62D25/08 B62D25/16

    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斜筋状加强件对裙板加强件的支承刚性的前部车体构造。其具备:铰链柱(2),沿上下方向延伸;悬架外壳(6),向其前方分离;裙板加强件(3),从铰链柱(2)的上部向前方延伸,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构成为闭合截面,对悬架外壳(6)进行支承;斜筋状加强件(5),在朝向后方而向下方倾斜的方向上延伸,以将裙板加强件(3)的下部和铰链柱(2)之间以斜筋状连结,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构成为闭合截面;以及第1加强部件(70),设置于裙板加强件(3)的闭合截面的内侧,将该闭合截面在前后方向上分隔开。斜筋状加强件(5)在底部具有在朝向后方而向下方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轮罩外侧件后部(92),第1加强部件(70)与其连接。

    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57288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810165708.0

    申请日:2018-02-28

    IPC分类号: B62D25/08 B62D25/20

    摘要: 一种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使悬架的减震器和弹簧支承到悬架外壳,并且有效地抑制该悬架外壳的内倾变形。具备:轮罩(24)、侧框(6)、具有减震器(41)和弹簧(44)的悬架(40)、以及将侧框(6)和轮罩(24)连结的悬架外壳(50),在悬架外壳(50)设置有:支承部(52),支承减震器(41);以及弹簧承接部(72),在比侧框(6)更靠车体宽度方向外侧且比侧框(6)的下端更靠车体上方侧支承弹簧(44)的上端部,在弹簧承接部(72)的车体下方侧设置将侧框(6)和弹簧承接部(72)连结的连结部(101、102)。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57127A

    公开(公告)日:2020-03-03

    申请号:CN201910769494.2

    申请日:2019-08-16

    IPC分类号: B62D25/08

    摘要: 提供一种车辆(1)的前部车体构造,在悬架外壳(12)配设在相对于发动机隔板(4)向车辆前方分离的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将作用到副框(14)的载荷或振动传递到比悬架外壳(12)更靠车辆后方的车体。车辆(1)的前部车体构造具备:左右一对后方连结部件(16),在与悬架外壳(12)的后方加强部(123)大致相同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将前侧框(10)及副框(14)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连结;第3节部件(106),在与后方连结部件(16)的上端大致相同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将前侧框(10)的内部空间分隔开;以及塔罩杆(13),将风窗前围(3)及悬架外壳(12)的后方加强部(123)连结。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57126A

    公开(公告)日:2020-03-03

    申请号:CN201910759061.9

    申请日:2019-08-16

    IPC分类号: B62D25/08 B62D21/02 B62D21/11

    摘要: 提供一种车辆(1)的前部车体构造,即使悬架外壳配设在相对于发动机隔板(4)向车辆前方分离的位置,也能够提高对于悬架外壳(12)被作用的载荷及副框(14)被作用的载荷的车体刚性。具备左右一对悬架外壳(12),其配设在比发动机隔板(4)更靠前方的期望位置。具备穿过车头罩构件(11)而成为正面观察大致环状的第1环状车体骨架(W1)、穿过悬架外壳(12)而成为正面观察大致环状的第2环状车体骨架(W2)、穿过铰链柱(2)而成为正面观察大致环状的第3环状车体骨架(W3),并且这些骨架通过裙板加强件(8)、前侧框(10)、副框14的侧梁(141)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