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跨骑式车辆的车辆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00540365C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610082635.6

    申请日:2006-05-19

    发明人: 海野仁

    IPC分类号: B60R25/02 B62H5/20 B62H5/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跨骑式车辆的车辆控制器,该车辆控制器使得维修更方便并且提高了车辆防盗系统的安全性。该车辆控制器设置有用于发送信号的便携式设备(10)和用于接收并认证该信号的认证装置(22)。如果认证被判定为成功,则由控制单元(20)向转向锁(30)供电,同时进行从控制单元(20)到转向锁(30)的加密信号的通信,然后如果该加密信号认证成功,则致动用于转向锁(30)的开启装置(致动器)(31)。

    电动转向锁装置及其故障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29317C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510108549.3

    申请日:2005-09-29

    IPC分类号: E05B65/00 E05B47/00 B60R25/02

    摘要: 一种电动转向锁装置配置有控制单元来在转向锁定状态和转向解锁状态之间移动转向柱锁或杆。该电动转向锁装置具有当锁定构件到达锁定停止位置时接通并且当输出用于锁定构件的解锁命令时断开的锁定限制开关。电动转向锁装置的解锁限制开关当锁定构件到达解锁停止位置时接通并且当输出用于锁定构件的锁定命令时断开。电动转向锁控制单元基于锁定构件的状态确定锁定限制开关或解锁限制开关发生故障。

    用于控制锁定元件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41599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0780043857.X

    申请日:2007-12-11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10),该装置(10)用于控制重要功能构件(30)的锁定元件(11),特别是机动车辆的转向柱(30)或变速杆的锁定元件(11),所述装置具有传动装置(20),该传动装置具有驱动轮(21)并与所述锁定元件(11)机械地作用连接,所述驱动轮(21)具有位置固定的第一旋转轴线(22),从而,在所述驱动轮(21)旋转时,能够使得所述锁定元件(11)进入第一位置以及进入第二位置,并且,所述传动装置(20)在所述驱动轮(21)旋转过程中具有空行程和工作行程,其中,在所述空行程时所述锁定元件(11)的位置保持不变,而在所述工作行程时所述锁定元件(11)线性移动。

    用于跨骑式车辆的车辆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865068A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610082635.6

    申请日:2006-05-19

    发明人: 海野仁

    IPC分类号: B62H5/00 B62H5/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跨骑式车辆的车辆控制器,该车辆控制器使得维修更方便并且提高了车辆防盗系统的安全性。该车辆控制器设置有用于发送信号的便携式设备(10)和用于接收并认证该信号的认证装置(22)。如果认证被判定为成功,则由控制单元(20)向转向锁(30)供电,同时进行从控制单元(20)到转向锁(30)的加密信号的通信,然后如果该加密信号认证成功,则致动用于转向锁(30)的开启装置(致动器)(31)。

    电动转向盘锁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73337C

    公开(公告)日:2006-09-06

    申请号:CN02812101.5

    申请日:2002-06-01

    IPC分类号: B60R25/02

    摘要: 本发明的电动转向盘锁用一个永久磁铁(20)和两个不同的霍耳传感器(21,22)来识别闭锁位置和开锁位置。其中永久磁铁(20)的极过渡(23)对准冲程方向(14)。为了提高有效性,建议一个传感器(21)做成南极动作的,而另一个传感器(22)则做成北极动作的。传感器(21,22)布置在永久磁铁(20)的极过渡(23)的两个终端位置(10.1,10.2)之间的中间区域(25)内,并离这两个终端位置(10.1,10.2)有一定的终端距离(38,39)。在这个终端位置(10.1)内,北极动作的传感器(21)面对永久磁铁(20)的北极,而南极动作的传感器(22)则面对永久磁铁(20)的南极。这个终端距离(38,39)相当于那个距离,即在该处,在使用场合中产生最高温度时的永久磁铁(20)的磁通密度(30.1)至少等于北极或南极动作的传感器(21)的接通(28.1,29.1)所需的极限值(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