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扣件系统及其绝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00285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1013648.2

    申请日:2017-1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9/303 E01B2201/04 E01B2201/08 E01B2205/00

    Abstract: 钢轨扣件系统,包括垫在钢轨下的轨下垫板、垫在轨下垫板下的绝缘弹性垫板、压在钢轨上的绝缘轨距块、用于压紧绝缘轨距块的弹条、预埋在轨枕内的套管和穿过绝缘弹性垫板紧固在套管中的道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道钉的螺杆上半段套有绝缘套筒,所述的绝缘套筒下端伸入套管中与套管密封配合,上端夹在道钉与绝缘弹性垫板之间。本发明的钢轨扣件系统,根据扣件系统绝缘性能的降低原因,对现有的钢轨扣件进行结构改进,提升钢轨扣件系统在恶劣环境下的绝缘性能,减少杂散电流的形成,降低对市政管道的腐蚀,钢轨扣件系统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还发明还提供一种钢轨扣件系统的绝缘方法。

    用于侧面引导轨道的引导板和用于轨道固定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70219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80061816.X

    申请日:2011-10-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9/00 E01B9/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侧面引导轨道(S)的引导板(1)以及一种具有这种引导板(1)的轨道固定系统。引导板(1)具有承重面和对应于支座(G)的、具有支撑面的支撑区段(28),引导板(1)在完成装配的状态下立于该承重面上,引导板(1)在完成装配的状态下以该支撑面支撑在支座(G)上。在支撑区段(28)上形成凸肩(29),通过凸肩的对应于支座(G)的端面(31)延长了支撑区段(28)的支撑面(5);凸肩(29)超过对应于基座(U)的承重面的、引导板(1)的支承面(12)的最大高度(H29)大于在完成装配的状态下支撑引导板(1)的支座(G)超过基座(U)的承重面的最大高度(HG)。

    用于固定轨道的系统以及这种系统的引导板

    公开(公告)号:CN102791927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180013650.4

    申请日:2011-0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9/30 E01B9/303 E01B9/4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轨道固定在底座(U)上的系统以及这种系统(1)的引导板。该系统具有相对于底座(U)通过夹紧件(15、16)可夹紧的弹性部件(9、10),该弹性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弹簧臂(48、49),和适配件(11-14),其坐落于弹簧臂(48、49)的末端,其中,该适配件(11-14)具有接合面区段(58-60),和引导板(7、8)。该引导板具有针对轨足(F)的接合面(42),并具有毗邻接合面(42)的滑动面(56、57),通过该滑动面,适配件(11-14)可由预装配位置推移至装配位置,在该预装配位置该适配件以它的接合面区段(58-60)坐落于引导板(7、8)上,在该装配位置该适配件以它的接合面区段(58-60)坐落于待固定轨道(S)的轨足上。该引导板(7、8)的滑动面(56、57)在该接合面(42)方向上升高。额外地在该滑动面(56、57)上设有挡板(54、55),该适配件(11-14)在预装配位置倚靠于该挡板。

    制造弹性铁轨扣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12028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080062326.7

    申请日:2010-1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53/36 E01B9/303

    Abstract: 一种制造弹性扣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杆弯曲成预定形状,然后将弯杆用冷变形硬化工艺进行处理,以使所述弯杆具有预定的永久变形量(S),其中所述杆由具有一硬度值的金属制成,该硬度值落入已知硬度值范围内。冷变形硬化工艺包括:施加第一负载(F0)至弯杆的一部分,从而使弯杆的那部分产生第一偏转量,其中,该第一负载(F0)为预定负载,该预定负载的值等于或大于达到具有所述硬度值范围内的最高硬度值的金属的屈服点所需的负载值;对由施加预定的第一负载(F0)而获得的弯杆的所述部分的第一偏转量(dx)进行测量;在测得的偏转量(dx)的基础上,确定:(i)第二负载(F0+ΔFX),当所述第二负载施加至弯杆的所述部分时,将使弯杆获得预定的永久变形量(S),或(ii)为了使弯杆产生预定的永久变形量(S)所需的弯杆的所述部分的第二偏转量(dx+Δdx);以及施加第二负载(F0+ΔFX)至弯杆的所述部分,或使弯杆的所述部分偏转第二偏转量(dx+Δdx)。可选的冷变形硬化工艺包括:通过施加第一负载(Fx)使弯杆的一部分偏转预定的第一偏转量(d0),所述第一负载(Fx)的值等于或大于达到具有所述硬度值范围内的最高硬度值的金属的屈服点所需的值;测量达到预定的第一偏转量(d0)所需的第一负载(Fx)的值;在测得的负载值的基础上,确定:(i)为了使弯杆产生预定的永久变形量(S)所需的第二偏转量(d0+Δdx),或(ii)第二负载(Fx+ΔFX),当所述第二负载施加至弯杆的所述部分时,会使弯杆获得预定的永久变形量(S),以及使弯杆的所述部分偏转以上步骤中确定的第二偏转量(d0+Δdx),或施加以上步骤中确定的第二负载(Fx+ΔFX)至弯杆的所述部分。

    轨道固定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54372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80035680.5

    申请日:2011-07-12

    Inventor: R.布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9/30 E01B9/303 E01B9/483 F16B33/004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轨道(2)力配合地弹性地固定在轨道设备的枕木(3)上的轨道固定系统(1),其包括利用具有杆(12)的至少一个固定元件(4)可固定在枕木(3)处的至少一个角度导向板(5)和至少一个张紧夹(6),其中,角度导向板(5)构造成以便将张紧夹(6)保持在预装配位置(I)中和在最终装配位置(II)中,其中,在角度导向板(5)上或在其中并且/或者在待与角度导向板(5)相连接的构件(13)中布置有密封元件(17),其不仅在预装配位置(I)中而且在最终装配位置(II)中利用至少一个第一密封面(8)密封地贴靠在固定元件(4)的杆(12)处而利用至少一个第二密封面(9)贴靠在角度导向板(5)处和/或在待与角度导向板(5)相连接的构件(13)处。

    将轨道固定在地基上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089477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0980126638.7

    申请日:2009-06-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9/10 E01B9/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地基U上固定轨道S的系统,包括:螺母(7),该螺母可以拧在螺栓(5)的螺纹区段(32)上,并且该螺母作用于应力夹(3)的中间环(14)上,从而使应力夹(3)相对于地基(U)压紧。根据本发明,这样的系统可以由此廉价地制造并简单地安装,即,该螺母(7)在它的底侧(U)具有形成环绕梯段(29)的延长段,该梯段咬合在由中间环(14)的支腿(15、16)侧面限定的空间(17)中且形状配合地贴靠在中间环(14)的支腿(15、16)的内侧上,并且梯段具有内螺纹(30),该内螺纹与螺栓(5)的螺纹区段(32)的螺纹相匹配。

    用于紧固轨道车辆钢轨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985050A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200580023602.8

    申请日:2005-0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9/303 E01B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紧固钢轨(S)的系统,包括:轨枕(1)、角形导板(20、21)、弹性部件(100、101)和夹紧部件(P),所述轨枕具有确定用于支承钢轨(S)轨底(Sf)的支承面(3),该支承面(3)在其平行于待固定在其上的钢轨(S)的纵长(L)延伸的侧面上相应地过渡到相对于支承面(3)位于更高的整平面(7、8),所述角形导板分别具有中心段(22)和在中心段(22)上成形的、从其底面(23)向下指向的支承段(25),在中心段的底面(23)上构成支撑面(24),通过该支撑面可以将角形导板(20、21)安置到配属于它的轨枕(1)整平面(7、8)上,该支承段在系统完成装配时跨接钢轨(S)轨底(Sf)与整平面(7、8)之间的自由空间,所述弹性部件可以安置到角形板(20、21)上并且具有两个固定臂(105、106),在系统完成装配时通过固定臂将固定力(H)施加到钢轨(S)上,所述夹紧部件在系统完成装配时将夹紧力(F)施加到弹性部件(100、101)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