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4977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10175920.1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程独立坐标系的多源三维模型融合处理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当前项目工程的工程独立坐标系,计算坐标范围,根据坐标范围计算顶层瓦片;基于顶层瓦片,构建地形瓦片格网;获取当前项目工程的DEM数据和DOM数据,基于地形瓦片格网坐标范围,确定DEM数据和DOM数据所在瓦片的层级,得到影像瓦片格网;根据影像瓦片格网得到三维地形纹理数据;获取当前项目工程的倾斜摄影数据,根据工程独立坐标系对倾斜摄影数据坐标转换,得到倾斜瓦片格网以及倾斜纹理坐标;根据倾斜瓦片格网以及影像瓦片格网的瓦片层级关系,对三维地形纹理数据与倾斜纹理坐标进行融合。本发明为利用倾斜模型和DEMDOM进行场景整合提供了一种高效智能处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70841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12058.1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三维地形数据切割融合方法及系统,包括:计算原始三维地形格网数据的层级关系,并基于层级关系提取视相关地块数据,获取工程设计成果,基于工程设计成果对视相关地块进行切割,完成工程设计成果与视相关地块的的无损切割与补齐,本方法只对视口内的地形块进行局部切割补齐操作,从而减少了建模过程中所需要处理的数据量,节约了内存的开销;本方法基于帧前临时数据,并未修改原有地形模型,减少了计算量,缩减了刷新所需要的时间,实现了实时更新;有效解决现有铁路线路三维设计中地形切割与线路模型拼合内存消耗大、计算量大和修改时出现卡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3241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68213.8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1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顾及比例尺的三维模型数据抽稀简化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原始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数据,根据三维模型节点间的层级关系形成层级树,并抽取层级树的过渡型中间节点,获取精简后的层级树的各级叶节点的数量及顶点坐标,根据每个层级中叶节点的顶点数量及坐标计算每个层级的顶点密度;以及,分别根据每个层级的顶点密度将每个所述层级划分为格网,根据每个层级对应的格网计算每个层级的比例尺;根据每个层级对应的顶点密度和比例尺,对所述第二层级树进行简化,得到简化后的三维模型数据。采用本方法可快捷稳健地实现倾斜模型的比例简化,为倾斜模型的内业比例制图应用提供了有效方法,且方法简单、容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248769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73639.6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环境铁路多目标智能综合选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复杂环境下泥石流、滑坡、崩塌三类典型地质灾害对于铁路线路危险性的量化计算模型,并将车线动力学引入线路优化,提出了铁路乘车舒适度量化评估模型,进而构建综合考虑线路工程费用、线路地质灾害危险性、线路乘车舒适度的铁路线路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粒子群算法搜索多目标优化模型的解,并结合边界效益法和拥挤度算法构建粒子群的多目标迭代进化机制,得到铁路线路多目标综合优化解,即优选的线路方案。本发明能提升铁路线路设计效率及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70841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412058.1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三维地形数据切割融合方法及系统,包括:计算原始三维地形格网数据的层级关系,并基于层级关系提取视相关地块数据,获取工程设计成果,基于工程设计成果对视相关地块进行切割,完成工程设计成果与视相关地块的的无损切割与补齐,本方法只对视口内的地形块进行局部切割补齐操作,从而减少了建模过程中所需要处理的数据量,节约了内存的开销;本方法基于帧前临时数据,并未修改原有地形模型,减少了计算量,缩减了刷新所需要的时间,实现了实时更新;有效解决现有铁路线路三维设计中地形切割与线路模型拼合内存消耗大、计算量大和修改时出现卡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4971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75229.6
申请日:2022-01-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线路三维快速建模与动态更新方法,包括模型快速构建、最小影响域的确定和模型动态更新三个步骤;其中,模型快速构建过程中将模型进行解耦处理,利用离散的横断面数据,构建离散的线路基元模型,并在线路基元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引入几何着色器和并行计算,快速对几何数据进行扩展,并同时处理构建多个基元模型;之后,通过铁路线路三维模型场景树来管理线路基元模型,并利用哈希表完成线路基于模型名称和其存储位置的映射关系,修改线路空间位置时,根据最小影响域准则更新铁路线路三维模型。该方法采用并行计算、GPU协同建模和自适应三维模型局部更新等技术手段,实现了铁路线路三维模型的快速构建,而且当线路数据发生变更时,三维模型可快速响应,实现动态刷新。
-
公开(公告)号:CN11398781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75137.4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从汇集机制出发,可以提高计算准确性的河流漂木总量的计算方法,涉及漂木灾害技术领域。一种河流漂木总量的计算方法,所述计算方法包括:来自河岸侵蚀的体积输入量LWin,FC的计算和来自河岸坡面的体积输入量LWin,HS的计算;所述LWin,HS的计算包括:坡面林木的死亡砍伐量Im的计算,外界因素作用导致的林木倾倒量If的计算以及滑坡崩塌泥石流引起的物源补充量Is的计算;所述LWin,FC的计算包括:洪水诱发的河岸侵蚀量Ibe的计算以及洪水运动过程中对堆积木材的挟带量Ie的计算。该计算方法对于准确估计山区小流域内漂木储量,构建漂木在桥涵处的堆积堵塞预测分析模型,量化漂木堵塞桥涵诱发的回水上升高度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677458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811556889.6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轨机车行驶辅助系统,该系统包括监控平台、行驶辅助控制子系统、测距传感器和图像采集模块;其中,测距传感器将其检测机车前端与机车行驶方向上障碍物的距离信号传输给行驶辅助控制子系统,行驶辅助控制子系统根据机车前端与障碍物的距离与设定的距离阈值的大小关系,控制机车的行驶速度;图像采集模块将其采集的齿轨的图像信息上传至监控平台,行驶辅助控制子系统通过与监控平台通信,获取机车行驶方向前方的齿轨的图像信息,确定机车行驶方向前方的齿轨上是否有障碍物。因此,本发明能够准确及时地判断出齿轨上是否有障碍物,当发现齿轨上有障碍物,机车及时制动,从而避免引发脱轨、倾覆等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4332412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668213.8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1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顾及比例尺的三维模型数据抽稀简化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原始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数据,根据三维模型节点间的层级关系形成层级树,并抽取层级树的过渡型中间节点,获取精简后的层级树的各级叶节点的数量及顶点坐标,根据每个层级中叶节点的顶点数量及坐标计算每个层级的顶点密度;以及,分别根据每个层级的顶点密度将每个所述层级划分为格网,根据每个层级对应的格网计算每个层级的比例尺;根据每个层级对应的顶点密度和比例尺,对所述第二层级树进行简化,得到简化后的三维模型数据。采用本方法可快捷稳健地实现倾斜模型的比例简化,为倾斜模型的内业比例制图应用提供了有效方法,且方法简单、容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454971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075229.6
申请日:2022-01-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线路三维快速建模与动态更新方法,包括模型快速构建、最小影响域的确定和模型动态更新三个步骤;其中,模型快速构建过程中将模型进行解耦处理,利用离散的横断面数据,构建离散的线路基元模型,并在线路基元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引入几何着色器和并行计算,快速对几何数据进行扩展,并同时处理构建多个基元模型;之后,通过铁路线路三维模型场景树来管理线路基元模型,并利用哈希表完成线路基于模型名称和其存储位置的映射关系,修改线路空间位置时,根据最小影响域准则更新铁路线路三维模型。该方法采用并行计算、GPU协同建模和自适应三维模型局部更新等技术手段,实现了铁路线路三维模型的快速构建,而且当线路数据发生变更时,三维模型可快速响应,实现动态刷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