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97261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611024000.0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C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双自由度操纵面,包括:T形转轴、轴向摇臂、横向舵机、横向支撑轴承、操纵面、舵机电缆、横向摇臂、轴向支撑轴承、基座和轴向舵机;其中,所述T形转轴包括横向转轴和纵向转轴,其中,横向转轴和纵向转轴相连接,其中,所述纵向转轴位于所述基座内;所述纵向转轴通过轴向支撑轴承与基座相连接;所述操纵面通过所述横向支撑轴承与所述横向转轴相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操纵面控制力矩单一的问题,实现操纵面绕着飞行器轴向和横向双自由度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09772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10164344.0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曹晶莹 , 张宁宁 , 肖文 , 唐毛 , 谢佳 , 杨明 , 刘明 , 杨丁 , 胡东飞 , 葛亚杰 , 张敏刚 , 王兰松 , 高兴 , 秦小丽 , 陈默 , 余卓阳 , 赵良 , 孙精华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主感知与智能机动飞行试验的自适应弹道设计方法,属于武器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雷达感知装置/光学感知装置的安装位置,确定各探测距离及探测角度的求解模型,明确探测器坐标系定义,通过分析试验飞行器搭载的感知装置与地面雷达/目标火箭的时空关系,确定探测距离及探测角度的求解模型;飞行试验按照先雷达感知试验、后光学感知机动试验的顺序开展,将试验飞行器弹道分为两段:雷达感知飞行段和光学感知机动飞行段;根据飞行试验目的,设计试验飞行器的飞行程序及程序角,在总射程的约束条件下,通过优化求解得到试验飞行器的弹道程序角剖面参数。实现了一发飞行试验同时满足对地面雷达及目标火箭的探测需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226199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610170148.9
申请日:2016-03-23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25/10 , B64C1/14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平起降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平起降飞行器起落架舱门/体襟翼一体化装置。本发明包括机体、前舱门体襟翼、后舱门体襟翼和主起落架。主起落架布置在飞行器机体质心附近,将飞行器主起落架舱门横开,前、后舱门开启后作为前舱门体襟翼和后舱门体襟翼。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水平起降高超声速飞行器难以同时保障良好的高速飞行性能和良好的低速飞行性能的技术问题,实现利用舱门对飞行器进行辅助控制的功能,提升了飞行器的控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697261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024000.0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C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双自由度操纵面,包括:T形转轴、轴向摇臂、横向舵机、横向支撑轴承、操纵面、舵机电缆、横向摇臂、轴向支撑轴承、基座和轴向舵机;其中,所述T形转轴包括横向转轴和纵向转轴,其中,横向转轴和纵向转轴相连接,其中,所述纵向转轴位于所述基座内;所述纵向转轴通过轴向支撑轴承与基座相连接;所述操纵面通过所述横向支撑轴承与所述横向转轴相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操纵面控制力矩单一的问题,实现操纵面绕着飞行器轴向和横向双自由度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81733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0061684.6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敏刚 , 巩英辉 , 刘建辉 , 刘明 , 杨明 , 陈志刚 , 姜智超 , 闫颖鑫 , 张宁宁 , 李欣 , 秦小丽 , 葛亚杰 , 胡东飞 , 王兰松 , 高兴 , 曹晶莹 , 刘辉 , 杨丁 , 余亚晖 , 徐春铃 , 曹轶 , 林萌 , 韩天宇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滑翔飞行器的弹道设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传统弹道设计法存在弹道倾角不可控的问题。本申请公开的滑翔飞行器的弹道设计方法包括:确定飞行动力学模型;确定终端约束条件;根据所述飞行动力学模型和所述终端约束条件,确定优化变量参数模型;根据所述优化变量参数模型,确定优化求解参数模型;根据所述优化求解参数模型,得到弹道的最优攻角参数剖面和倾侧角参数剖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滑翔飞行器的弹道设计装置及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281733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061684.6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敏刚 , 巩英辉 , 刘建辉 , 刘明 , 杨明 , 陈志刚 , 姜智超 , 闫颖鑫 , 张宁宁 , 李欣 , 秦小丽 , 葛亚杰 , 胡东飞 , 王兰松 , 高兴 , 曹晶莹 , 刘辉 , 杨丁 , 余亚晖 , 徐春铃 , 曹轶 , 林萌 , 韩天宇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滑翔飞行器的弹道设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传统弹道设计法存在弹道倾角不可控的问题。本申请公开的滑翔飞行器的弹道设计方法包括:确定飞行动力学模型;确定终端约束条件;根据所述飞行动力学模型和所述终端约束条件,确定优化变量参数模型;根据所述优化变量参数模型,确定优化求解参数模型;根据所述优化求解参数模型,得到弹道的最优攻角参数剖面和倾侧角参数剖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滑翔飞行器的弹道设计装置及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509772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164344.0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曹晶莹 , 张宁宁 , 肖文 , 唐毛 , 谢佳 , 杨明 , 刘明 , 杨丁 , 胡东飞 , 葛亚杰 , 张敏刚 , 王兰松 , 高兴 , 秦小丽 , 陈默 , 余卓阳 , 赵良 , 孙精华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主感知与智能机动飞行试验的自适应弹道设计方法,属于武器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雷达感知装置/光学感知装置的安装位置,确定各探测距离及探测角度的求解模型,明确探测器坐标系定义,通过分析试验飞行器搭载的感知装置与地面雷达/目标火箭的时空关系,确定探测距离及探测角度的求解模型;飞行试验按照先雷达感知试验、后光学感知机动试验的顺序开展,将试验飞行器弹道分为两段:雷达感知飞行段和光学感知机动飞行段;根据飞行试验目的,设计试验飞行器的飞行程序及程序角,在总射程的约束条件下,通过优化求解得到试验飞行器的弹道程序角剖面参数。实现了一发飞行试验同时满足对地面雷达及目标火箭的探测需求问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