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3402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33124.1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7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离安全性设计的一箭多星布局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星箭分离时刻入轨姿态偏差,设置初始分离状态;设置在初始分离状态下的M组各卫星相对于箭体的质心坐标以及各卫星的分离能源,完成种群初始化;以两颗卫星在分离后半个周期到五个周期内最小的远场距离、分离后各卫星的姿态角速度总和为优化指标建立适应度函数;计算每个粒子的适应度函数值;更新个体极值和全局极值;更新粒子速度和粒子位置;满足预设结束条件时输出一箭多星布局优化结果。本发明解决了一箭多星任务随着分离体数量增加,由结构布局与远场分离耦合带来的布局难题,通过在结构布局初始即考虑远场安全性预示,对结构布局提出指导,提高结构总体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298831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410572973.2
申请日:2014-10-2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弹簧生产和装配的三维挠性建模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基于参数驱动的建模方法,通过建立弹簧的一个三维模型,同时实现弹簧自由状态和压缩状态的控制,与传统技术上零件模型和装配模型作为两个分离的模型相比,本发明能够更清晰地指导生产和装配,为运载火箭分离弹簧组件的机构运动学仿真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944571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11006879.7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F02K9/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溢流阀的POGO主动抑制方法及系统,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溢流阀;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安装于发动机泵后高压管路,用于感知泵后高压管路内流体压力脉动情况,感知的压力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压力信号,生成激励信号,用于控制溢流阀的开度;所述溢流阀用于根据控制器发出的激励信号,调整开度和溢流溢流量,进而削减发动机泵后高压管路的压力脉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94457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006879.7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F02K9/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溢流阀的POGO主动抑制方法及系统,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溢流阀;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安装于发动机泵后高压管路,用于感知泵后高压管路内流体压力脉动情况,感知的压力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压力信号,生成激励信号,用于控制溢流阀的开度;所述溢流阀用于根据控制器发出的激励信号,调整开度和溢流溢流量,进而削减发动机泵后高压管路的压力脉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37829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524490.5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舱段试验获取火箭模态振型斜率及其偏差的方法,属于火箭动力学特性仿真与试验技术领域,主要涉及到运载火箭模态振型斜率试验与仿真计算的方法。本发明将舱段试验与仿真计算结果的偏差和局部安装位置的偏差二者叠加,即可作为振型斜率标准值的偏差,以百分比形式给出。采用舱段试验的方法,进行惯性器件对安装位置的优选,无需通过全箭模态试验进行惯性器件选位。
-
公开(公告)号:CN113378292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0524490.5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舱段试验获取火箭模态振型斜率及其偏差的方法,属于火箭动力学特性仿真与试验技术领域,主要涉及到运载火箭模态振型斜率试验与仿真计算的方法。本发明将舱段试验与仿真计算结果的偏差和局部安装位置的偏差二者叠加,即可作为振型斜率标准值的偏差,以百分比形式给出。采用舱段试验的方法,进行惯性器件对安装位置的优选,无需通过全箭模态试验进行惯性器件选位。
-
公开(公告)号:CN113885308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27313.7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黄晨 , 常武权 , 荆木春 , 容易 , 张智 , 刘烽 , 顾名坤 , 刘巧珍 , 马利 , 李文清 , 程兴 , 王俊峰 , 王海涛 , 秦曈 , 徐喆垚 , 宋晶 , 王之平 , 岳玮 , 马宗瑞 , 苏小峰 , 钱航 , 杨楠 , 孟庆丰 , 岳晓飞 , 徐珊珊 , 王晓鹏 , 崔赢午 , 韩雨桐 , 郝金杰
IPC: G05B9/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载人逃逸飞行器低空风场检测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航天发射技术领域,检测控制系统包括地面测试发控设备、故障检测处理子系统、逃逸控制子系统和逃逸系统火工品,地面测试发控设备和故障检测处理子系统与逃逸控制子系统之间通过脱插连接,脱插内包括T供电信号、箭地RS422通讯数据线和B供电信号,T供电信号连接到逃逸控制子系统,箭地RS422通讯数据线同时连接到故障检测处理子系统和逃逸控制子系统,B供电信号连接到故障检测处理子系统,故障检测处理子系统和逃逸控制子系统之间传递指令信号和RS422逃逸参数,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载人逃逸飞行器不能在发射前针对低空风场情况进行调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298831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72973.2
申请日:2014-10-2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弹簧生产和装配的三维挠性建模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基于参数驱动的建模方法,通过建立弹簧的一个三维模型,同时实现弹簧自由状态和压缩状态的控制,与传统技术上零件模型和装配模型作为两个分离的模型相比,本发明能够更清晰地指导生产和装配,为运载火箭分离弹簧组件的机构运动学仿真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54048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311579.9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重复使用火箭的级间非火工分离设计方法,包括:根据任务顶层需求,形成分离方案评判准则;确定重复使用火箭的级间非火工分离输入条件和设计约束,作为设计依据;根据评判准则和设计依据,确定分离方式、连接解锁方式、分离导向需求和分离能源形式;建立初步分离仿真模型,确定分离总体设计指标;确定分离装置技术指标;在分离装置技术指标的设计参数下,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和分离原理样机试验进行设计指标校核和分离仿真模型修正;迭代完成分离装置技术指标和分离总体设计指标的闭环性设计。本发明解决了级间非火工分离在协调分离速度、分离偏差、结构承载能力、分离弹性问题及偏差干扰下,分离过程均不发生结构干涉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8530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111227313.7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黄晨 , 常武权 , 荆木春 , 容易 , 张智 , 刘烽 , 顾名坤 , 刘巧珍 , 马利 , 李文清 , 程兴 , 王俊峰 , 王海涛 , 秦曈 , 徐喆垚 , 宋晶 , 王之平 , 岳玮 , 马宗瑞 , 苏小峰 , 钱航 , 杨楠 , 孟庆丰 , 岳晓飞 , 徐珊珊 , 王晓鹏 , 崔赢午 , 韩雨桐 , 郝金杰
IPC: G05B9/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载人逃逸飞行器低空风场检测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航天发射技术领域,检测控制系统包括地面测试发控设备、故障检测处理子系统、逃逸控制子系统和逃逸系统火工品,地面测试发控设备和故障检测处理子系统与逃逸控制子系统之间通过脱插连接,脱插内包括T供电信号、箭地RS422通讯数据线和B供电信号,T供电信号连接到逃逸控制子系统,箭地RS422通讯数据线同时连接到故障检测处理子系统和逃逸控制子系统,B供电信号连接到故障检测处理子系统,故障检测处理子系统和逃逸控制子系统之间传递指令信号和RS422逃逸参数,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载人逃逸飞行器不能在发射前针对低空风场情况进行调整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