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保持自水平的回转搬运式多AUV对接及转运装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4248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461127.3

    申请日:2024-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保持自水平的回转搬运式多AUV对接及转运装置、方法,属于水下作业机器人装备领域。包括对接模块、垂直搬运模块和回转搬运模块;对接模块包括带有导向框架的回转平台,回转平台顶面设有第一夹紧装置;对接模块一侧安装有垂直搬运模块;垂直搬运模块包括可升降的搬运平台,搬运平台上设有锁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对接模块的下方安装有回转搬运模块;回转搬运模块包括多分支转轴和安装在每组分支转轴上的水平板;水平板上布置有AUV充电及信息交互装置和第三夹紧装置。该装置提高AUV对接与转运数量且在转运时还可保持AUV自身的水平,为AUV后续出仓等动作做好准备,该发明还将对接部分进行单独的回转驱动降低了机构在海水中的回转阻力。

    一种利用齿形带进行姿态调整的多AUV对接及立式转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1722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42817.7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齿形带进行姿态调整的多AUV对接及立式转运系统,涉及长期驻留水下作业机器人装备技术领域,包括回转平台,回转平台上设置有翻转装置,翻转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升降装置和周向姿态调整装置,周向姿态调整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的外围,升降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夹抱装置,夹抱装置和周向姿态调整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导向框架,导向框架通过支撑柱连接在回转平台上。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利用齿形带进行姿态调整的多AUV对接及立式转运系统,降低了在海水中的回转阻力,具有机构简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

    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的自主更换电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16366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41311.0

    申请日:2024-03-04

    Abstract: 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的自主更换电池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水下航行器更换电池不方便且结构复杂、体积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电池更换模块、电池模块和水下无人航行器模块,所述水下无人航行器模块的电池舱与所述电池模块配合安装,所述电池模块位于所述电池更换模块的上部,并通过电池更换模块驱动电池模块从水下无人航行器模块中拆卸与安装。本发明通过楔形滑块与夹爪组件配合,通过推拉即可实现电池的安装与拆卸,操作便捷,可实现水下无人航行器电池的快速更换。本发明属于水下作业技术领域。

    一种基于区间观测器的X型舵AUV故障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759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111506098.4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间观测器的X型舵AUV故障检测方法,针对水下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中各参数存在较大建模误差的问题进行研究,使用RBF神经网络对系统建模误差进行在线辨识,直接通过区间观测器与实际系统输出的残差信号来判断系统是否出现故障,该方法适用于水下机器人故障诊断领域,不仅解决了传统观测器故障阈值选取困难的问题,而且对故障有较高的敏感度,也因此具有更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中心对称多胞体的自主式水下机器人故障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8678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36093.9

    申请日:2022-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中心对称多胞体的自主式水下机器人故障检测方法,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自主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线性模型,并利用中心对称多胞体来表示初始估计误差、未知干扰、测量噪声等不确定性的范围。(2)设计观测器,根据对干扰的鲁棒性条件和对故障的敏感性条件,求出待设计观测器的增益矩阵。(3)结合中心对称多胞体的性质递推得到每一时刻的残差所处的中心对称多胞体。(4)建立故障检测逻辑:通过观测零点是否脱离残差生成的中心对称多胞体的范围,判断故障是否发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同时考虑了对干扰的鲁棒性条件和对故障的敏感性条件,给出了一种系统、简单、有效的自主式水下机器人的故障检测方法。

    一种基于改进等距特征映射算法ISOMAP的水下机器人推进器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30218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810622232.9

    申请日:2018-06-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机器人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改进等距特征映射算法ISOMAP的水下机器人推进器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数据融合算法,将AUV运行过程中状态量和控制量进行融合,基于等距特征映射算法对融合后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基于人工免疫算法对提取到的特征点进行故障检测,基于改进支持向量域算法对检测到的故障点进行故障程度辨识。本发明不仅能判断AUV推进器故障的有无,而且能从故障特征提取、故障检测、故障程度辨识方面全面地实现AUV推进器故障诊断,判断AUV推进器故障严重程度,提高了故障诊断的精度,特别适合应用于自主式水下机器人推进器的状态监测。

    一种深海海水原位取样器

    公开(公告)号:CN11248506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85215.4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海海水原位取样器,属于海洋技术仪器设备领域。所述取样器特征在于:包括取样筒组件、电磁铁组件和连接框架组件。所述取样器以取样筒、筒内活塞、筒外活塞进行海水取样,并在筒外活塞上反向安装Y型密封圈,既能起到密封作用又能进行压力释放。所述取样器以恒力发条作为取样动力源,以失电电磁铁作为采样控制信号以减少对载体能源的消耗。本发明可在任意时刻对任意海域的海水进行无污染原位取样,尤其将其搭载在全海深自主式水下机器人(AUV)上,可在水下11000m处对压力高达110MPa的海水进行无污染原位取样。所述取样器在南海海试时于1546.97m处成功取回水样,同时在实验室130MPa静水压力试验时成功从压力罐中取出水样。

    一种全海深电磁铁结构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26136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97524.X

    申请日:2020-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海深电磁铁结构,其主要由导磁壳体、密封环、线圈骨架、漆包线和支撑筒组成。导磁壳体为导磁材料,密封环和焊接材料为非导磁材料。导磁壳体包括中心铁芯和密封导磁外壳,缠绕在线圈骨架上的漆包线套在铁芯上,由支撑筒支撑并在导磁壳体内部留出盘线的空间。密封环套在导磁壳体的凸台上,利用焊接密封的方法完成电磁铁吸合面端的密封。该电磁铁结构在工作时由接线端通电,吸合物在吸合面与电磁吸盘吸合,导磁壳体和吸合物形成磁路。该结构在完成全海深高压密封的同时,结构简单可靠,由于中心铁芯和密封导磁外壳为一体结构,其内部磁路没有间隙,可以完美输出磁吸力,适用于全海深驱动源。

    一种高压气体喷射浮力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329425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510834838.5

    申请日:2015-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气体喷射浮力球装置,包括缸体,端盖,稳压阀,安全阀,工字形连杆活塞,高压气瓶,浮力球,当水下运载器正常作业时,本发明能保持浮力球的未释放状态;当水下运载器完成作业浮上水面时,控制系统通过施加信号,打开稳压阀,使高压气体进入缸体内;当缸内气体达到一定压力时,安全阀打开,气体充满缸体,利用活塞两端受力不平衡的方式使活塞运动,从而将处于密闭空间内的高压气体作用在浮力球上,并将其喷射到距运载器一定距离的水面处。回收人员就能够在与运载器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的前提下顺利回收运载器。本发明依靠高压气体喷射的方法,具有可靠性高、冲击力强、可调节范围大等优点。

    一种作业型水下机器人重心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773272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169648.6

    申请日:2015-0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业型水下机器人重心调节装置,涉及水下机器人应用领域,旨在为水下机器人系统提供一种可靠的有效的重心调节装置,以平衡水下机器人系统作业时因机械手展开而产生的倾覆力矩或调节水下机器人的运动姿态,通过步进电机经一级锥齿轮传动,利用丝杠螺母传动原理调节重块的位置,位置检测传感器随重块一同运动,可以实时检测重块在密封筒体内的位置。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水下机器人本体内部的有效空间,可以用于控制水下机器人的作业平衡与运动姿态,实现水下机器人的俯仰姿态控制或横滚姿态控制,且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可靠,调节精度高的优点,适用于作业型水下机器人作业平衡与姿态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