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隧道巡检与动态管养一体化机器人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5211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1910285169.9

    申请日:2019-04-1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公路隧道巡检与动态管养一体化机器人及其方法。其中,公路隧道巡检与动态管养一体化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底部连接有行走部;所述行走部还与定位部相连,所述定位部用于实时检测机器人本体的位置并传送至信号处理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还安装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末端安装有感知部和养护部,所述感知部用于获取公路隧道预设区域的巡检数据并传送至信号处理部;所述养护部用于在信号处理部的控制作用下对公路隧道进行养护操作;所述信号处理部,还用于根据接收的机器人本体的位置以及公路隧道预设区域的巡检数据,构建三维BIM可视化模型、生成巡检报告以及生成公路隧道故障预警信息。

    一种公路旧路改造无机介质热管道路融雪系统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11950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448096.6

    申请日:2018-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11/26

    Abstract: 一种公路旧路改造无机介质热管道路融雪系统及施工方法,包括公路,由公路表面竖向向下设有若干钻孔;若干个无机介质热管,所述无机介质热管竖向设置在公路内的钻孔内,所述无机介质热管的吸热段伸入到公路的地层恒温层,无机介质热管的散热段位于公路的路面层和路基层;热管保护框架,所述热管保护框架由外向里依次设置保护层外壳、绝热橡胶层、导热树脂层,所述无机介质热管的散热段位于所述导热树脂层的包裹之中;所述热管保护框架的导热树脂层的上部端面在水平方向上设有保护钢板。本发明为高速公路旧路改造地温热管道路融雪系统并设计了热管散热段的保护框架,能有效的将散热段热量集中中路面,实现持续性融雪化冰。

    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震配重体系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89513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1810769888.3

    申请日:2018-07-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桥梁的减震配重体系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沿顺桥向及横桥向固定于桥梁的箱梁底板的多个凹形的配重底座,所述配重底座上安装配重块结构,所述配重块结构包括由上至下分布的立方体形状的配重块及多个凹形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底座及凹形的配重块上设有凹槽,上方的配重块放入其下方配重块的凹槽中,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有缓冲件,最底层的凹形的配重块与配重底座之间、相邻的凹形的配重块之间及最顶层的立方体的配重块与其下方的凹形的配重块之间设有弹性件,本发明的配重体系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有效降低了桥梁结构的抗震需求。

    一种公路旧路改造无机介质热管道路融雪系统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11950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1810448096.6

    申请日:2018-05-11

    Abstract: 一种公路旧路改造无机介质热管道路融雪系统及施工方法,包括公路,由公路表面竖向向下设有若干钻孔;若干个无机介质热管,所述无机介质热管竖向设置在公路内的钻孔内,所述无机介质热管的吸热段伸入到公路的地层恒温层,无机介质热管的散热段位于公路的路面层和路基层;热管保护框架,所述热管保护框架由外向里依次设置保护层外壳、绝热橡胶层、导热树脂层,所述无机介质热管的散热段位于所述导热树脂层的包裹之中;所述热管保护框架的导热树脂层的上部端面在水平方向上设有保护钢板。本发明为高速公路旧路改造地温热管道路融雪系统并设计了热管散热段的保护框架,能有效的将散热段热量集中中路面,实现持续性融雪化冰。

    一种跨河桥面的泵水式无机介质热管融雪系统及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55854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810051178.7

    申请日:2018-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河桥面的泵水式无机介质热管融雪系统及布置方法,包括桥面路面垫层、桥梁侧壁版,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路面垫层上设有无机介质热管,所述桥梁侧壁版上设有水泵循环机和水流循环换能腔,所述无机介质热管与水流循环换能腔相连,所述水流循环换能腔通过水管与水泵循环机相连,所述水泵循环机下方设有插入河水恒温层中的水管。本发明利用无机介质热管的工作原理及高效的导热效率,充分的利用了跨河大桥的地理位置特点,将河水作为热管热源,实现无机介质热管的有效工作;通过合理的热管吸热段的布置,优化了热管的融雪效果,充分的利用了河水的对流换热,具有环保节能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