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提高胞内辅酶水平加强2,3-丁二醇合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4456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510524310.8

    申请日:2015-08-24

    Abstract: 2,3‑丁二醇的合成最后一步是乙偶姻还原酶催化还原乙偶姻合成2,3‑丁二醇,此反应需要还原型辅酶NADH的参与,因此,胞内辅酶NADH水平的高低是影响乙偶姻向2,3‑丁二醇转化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该菌株2,3‑丁二醇合成能力,并减少副产物乙偶姻的积累,发明人将HpaII‑fdh片段插入到基因nox内部,获得片段nox::HpaII‑fdh,并将该片段导入解淀粉芽孢杆菌B10‑127中,通过同源重组原理获得染色体组上基因nox内部被fdh基因插入的重组解淀粉芽孢杆菌(重新命名为N△F)。并对原始菌及重组菌N△F进行2,3‑丁二醇发酵性能检测,结果表明,与原始菌株相比,重组菌2,3‑丁二醇产量提高了18.9%,副产物乙偶姻产量降低70.8%。说明该策略能够提高2,3‑丁二醇产量,降低副产物乙偶姻的积累。

    一种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突变体及其生物法合成L-甘氨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106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64968.7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突变体及其生物法合成L‑甘氨酸的方法。本发明在宿主菌中过表达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glyA,全细胞催化生产L‑甘氨酸;通过定点突变,改变该酶的催化方向,使催化有利于向生产L‑甘氨酸的方向进行;突变酶glyAA292V‑D392N催化生成L‑甘氨酸的比酶活提高到1.52U/mg,比原始酶提高了204%;突变酶glyAA292V‑D392N全细胞转化生产L‑甘氨酸转化率可达61.8%,比原始酶glyA提高了2.8倍;在全细胞催化体系中将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与四氢叶酸循环偶联后,仅添加5mM~10mM的四氢叶酸,12h时L‑甘氨酸产量为14.03g/L,底物转化率提高到93.2%,有效减少底物四氢叶酸的添加量,降低催化成本,大大提高L‑甘氨酸的生产效率。本发明对于生物法合成L‑甘氨酸具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