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47070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50045.4
申请日:2020-05-25
申请人: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B61B1/02
摘要: 本申请属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站台屏蔽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套叠式活动单元的高铁站台门,列车进站时,一方面可以通过人工控制每个活动门体在对应的站台门组区间内沿站台长度方向移动,使得区间内相应的活动门体到达对应进站列车进入停车位时车门的位置,并且活动门体之间的间距也可以根据不同列车车型的开门宽度进行调整;另一方面,还可以结合自动控制系统,调度接收到列车进站信息并发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进站信息中的车型、停站位置等信息,调整相应的活动门体对应到位且间距与车门开门宽度对应,自动实现活动门体的停站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41370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317020.7
申请日:2020-04-21
申请人: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于受电弓滑板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受电弓滑板通过识别装置及受电弓滑板在线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支柱上用于识别受电弓滑板通过的高速激光测距传感器Ⅰ,以及设置在支柱用于识别列车车头通过的高速激光测距传感器Ⅱ,所述高速激光测距传感器Ⅰ和高速激光测距传感器Ⅱ与控制单元数据相连,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高速激光测距传感器Ⅱ监测到的列车车头通过的信号后又接收到所述高速激光测距传感器Ⅰ监测到的受电弓滑板通过的信号,则向受电弓滑板采样单元发出触发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51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92962.4
申请日:2024-08-09
申请人: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接触网特征数据的轨道交通数字孪生系统及方法,涉及轨道交通检测技术领域,轨道交通数字孪生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字孪生可视化模块、缺陷自动识别模块、数字孪生体算法拓展模块和数字孪生可视化操作平台。本发明系统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和可拓展性,通过综合多种针对不同接触网物理特征的仿真模型、结合图像采集技术、可视化仿真建模技术、接触网零部件缺陷智能识别技术,建立起一个能对接触网各零部件进行多物理特征实时检测的轨道交通数字孪生系统。本发明在实现实时的、可视化的接触网数字孪生仿真系统之外,保证系统数字孪生体的兼容性、可拓展性,从而实现该数字孪生系统对接触网物理特征数据较全面的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78149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240139.3
申请日:2024-09-05
申请人: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V20/10 , G06V10/25 , G06V10/44 , G06V10/766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变形采样的接触网鸟窝检测方法,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可变形采样方法,构建鸟窝检测网络模型;S2、利用接触网鸟窝缺陷样本集图像,对鸟窝检测网络模型进行支路辅助训练;S3、利用接触网鸟窝缺陷样本集图像,对辅助网络训练后的鸟窝检测网络模型进行主网络独立训练;S4、将接触网鸟窝待识别图像输入训练好的鸟窝检测网络模型中进行鸟窝检测。本发明设计了可变形降采样模型,在空间上实现了有偏降采样,同时输出坐标偏移特征和分类特征,实现了分类预测和回归预测的解耦;使用了辅助支路指导主网络的训练方法,在检测时不使用额外的网络便实现了鸟窝所在局部区域的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7868635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270943.X
申请日:2024-03-11
申请人: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15 , E05F15/70 , G06F30/20 , G06Q10/0637 , G06Q50/40
摘要: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站台门领域,公开了基于模块化的全活动自适应站台门系统及智能开门策略,模块化站台门单元包括双层错叠连续排布的n扇活动门、配置有双向驱动机构的基座,所述双向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门双向移动,所述双向驱动机构最大移动行程为6米;所述自适应站台门智能开门策略包括:根据列车与站台数据,构建站台门投影模型;所述站台门投影模型获取当前停靠列车车型数据后,得到该车型在投影模型中的车门分布;根据移动行程约束条件,站台门投影模型自动生成每组模块化自适应站台门中活动门开门策略,所述开门策略包括活动门的移动方向及移动行程。本发明通过上述自适应站台门智能开门策略,可实现最大开度12米的开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294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61529.4
申请日:2024-05-08
申请人: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钢轨焊缝超声波探伤传感器的自动耦合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自动化探伤平台和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用于实现自动化探伤平台在水平方向上传动;在自动化探伤平台上集成有立体视觉相机、喷淋装置、压力传感器、超声波探伤传感器和控制模块。通过立体视觉相机采集得到超声波探伤仪与钢轨的位置关系,喷淋耦合剂后,利用压力传感器得到的压力感应值调节步进电动机完成超声波探伤仪的高度调整,实现超声波探伤仪在全自动化条件下与钢轨的良好耦合并完成探伤灵敏度校准,提高了超声波信号传递效率,降低了探测信号传递过程中的干扰,有效延长了超声波探测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满足大规模、快速的检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87636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69942.3
申请日:2024-03-11
申请人: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接触轨集电靴碳滑板磨耗和裂纹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采用嵌入式2D相机采集高质量的接触轨图像数据,得到原始点云数据;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原始点云数据进行排序、分割和聚类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碳滑板区域点云数据;通过遍历每一条碳滑板区域点云数据,提取得到多组碳滑板关键特征点,其中多组碳滑板关键特征点包括起始位置关键特征点一和磨耗数据关键特征点二;根据多组碳滑板关键特征点,计算得到碳滑板磨耗值和/或碳滑板裂纹长度,从而判断碳滑板磨耗是否异常和/或所述碳滑板是否存在裂纹。本发明通过上述步骤实现对全线所有列车的集电靴碳滑板磨耗、裂纹进行识别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74561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36707.2
申请日:2023-10-31
申请人: 西南交通大学 ,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受电弓的动态跟踪比对缺陷判别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待识别车辆受电弓图片的附加信息对待识别车辆受电弓图片进行归档管理;从归档管理中寻找对应的受电弓基准图片;采用深度学习网络,从基准图片和待识别车辆受电弓图片中提取对应的受电弓区域图像;采用前向累加法,对以上受电弓区域图像进行对齐处理;利用同步滑动窗口法在对齐处理后的受电弓区域抽取两个小区域,计算两个小区域的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和结构相似性系数;结合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和结构相似性系数,定位受电弓缺陷区域;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受电弓缺陷区域提取受电弓缺陷类别信息。本发明对受电弓缺陷识别率较高,且能够精准定位到有缺陷受电弓的所属车辆。
-
公开(公告)号:CN117011781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797295.9
申请日:2023-06-30
申请人: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道岔室外设备监测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通过道岔室外设备监测装置获取道岔室外设备各监测点的监测数据,监测数据包括图像数据和数字数据;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图像数据进行定位分析,识别出道岔室外设备关键部件图像;采用图像处理算法对识别出的所述道岔室外设备关键部件图像进行处理,从道岔室外设备关键部件图像中提取出部件边缘;采用数据拟合算法对获取的数字数据进行数据拟合计算,进行道岔室外设备的内部异常监测。本发明旨在对道岔室外所有关键设备进行监测,并通过基于神经网络的监测技术实现了智能化监测,极大减少了人工消耗,并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63402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405508.9
申请日:2023-04-14
申请人: 西南交通大学 ,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V10/75 , G06V10/44 , G06V10/74 , G06V10/766 , G06F18/213 , G06F18/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特征匹配的检测数据波形对齐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轨道线路的接触网检测数据,构建全线的标准拉出值数据波形;根据标准拉出值数据波形中的标准拉出值数据,生成第一图像轮廓作为标准数据图像模板;对待对齐拉出值数据生成第二图像轮廓;将第二图像轮廓进行切割,得到图像切片;利用基于形态的模板匹配方法,将每个图像切片与标准数据图像模板进行图像匹配,得到每个图像切片的匹配结果;根据匹配结果,筛选出有效匹配序列;根据标准拉出值数据与待对齐拉出值数据的特征点位置及有效匹配序列,进行初次匹配,对初次匹配结果进行校准,得到最终匹配结果。本发明仅凭借接触网检测数据自身特征,实现检测数据的精准对齐。
-
-
-
-
-
-
-
-
-